基本信息
书名:供家长教师辅导儿童、少年自学:教孩子学围棋(新版)
定价:15.00元
作者:邱鑫,陆永和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500927037
字数:
页码:261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围棋入门书,包括入门知识、吃子技巧、围地的知识和对杀的基本技巧等内容。
目录
章 入门知识
节 什么是围棋
第二节 规则
第三节 棋子的活力和提子
第四节 不能下子的地方
第五节 连接
第六节 断
第七节 眼和假眼
第八节 活棋和死棋
第九节 回提和打劫
第十节 胜负计算法
第二章 吃子技巧
节 双打
第二节 征子
第三节 关门吃和枷
第四节 扑
第五节 追杀和接不归
第六节 挖
第七节 滚打
第八节 金鸡独立和倒脱靴
第九节 要子与废子
第三章 围地的知识
节 利用盘沿
第二节 三线和四线
第三节 布子的效率
第四节 拆的常识
第五节 各种守角与挂角的形式
第六节 角上常用的应接手法
第四章 死活初步
节 死活的基本形状
第二节 眼位大小与死活的关系
第三节 眼形与死活的关系
第四节 扑、装倒扑、挖在破眼中的应用
第五章 对杀的基本技巧
节 对杀和双活
第二节 计算对杀的气数和紧气的方法
第三节 大眼的气数
第四节 对杀的技巧
第六章 常用布局法
第七章 基本定式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特色,色彩搭配既活泼又不失沉稳,一看就知道是为少儿学习准备的。拿到手里感觉厚实,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图文排版舒服,这一点对于长时间阅读和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我特别喜欢它在引导性上的用心,不是那种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手把手地教你。从最基础的棋盘认识、棋子提拿,到简单的禁入点和打吃,每一步的讲解都配有非常直观的图例,即便是完全没有接触过围棋的孩子,也能很快抓住要点。特别是书中对于“气”的概念的解释,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让抽象的围棋规则变得具体可感。这套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有层次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让人感到每学完一小节都有实实在在的进步,这种成就感是保持学习兴趣的关键。它不仅仅是一本教学书,更像是一个陪伴孩子成长的学习伙伴,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
评分说实话,我刚开始还担心市面上这么多围棋启蒙书,这本书会不会又是什么老生常谈、缺乏亮点的重复制作。然而,深入阅读后发现,编者的教学理念相当与时俱进。他们似乎非常理解现代家长和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痛点——比如如何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有趣的实践。书中穿插的“小贴士”和“常见错误分析”部分,简直是雪中送炭。很多时候,孩子在学棋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往往不是因为学不会,而是因为对某个细微规则的误解。这本书恰恰能提前预判到这些误区并加以澄清,这种前瞻性的辅导设计,极大地节省了家长在复盘和纠正错误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此外,它对棋局的分析不像专业棋谱那样深奥难懂,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为什么这里要这么走”,着重培养的是孩子的思考习惯而非死记硬背招法,这对于建立正确的围棋观至关重要。
评分作为一位希望孩子能通过围棋培养逻辑思维的家长,我更看重教材中关于“思考过程”的强调。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教孩子如何下围棋本身。它在介绍一些基础定式时,不仅仅告诉我们“这样走是标准答案”,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这个走法在当前的局势下是最优的,它背后蕴含的取舍和效率原则是什么。这种对“为什么”的深入挖掘,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训练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书中对一些实战案例的分析,选取得非常贴近初学者的水平,既有启发性又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它成功地将围棋这种看似古老又深奥的智力活动,转化成了一种现代人可以轻松入门并从中获益良多的思维训练工具,这一点,才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
评分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对于“自学”这块的支撑力度。很多教材只适合在老师指导下使用,一旦脱离了专业人士的讲解,家长自己就容易陷入“教不下去”的尴尬境地。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棋谱,更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论。比如,书中会建议家长在特定阶段应该如何提问孩子,如何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种“授人以渔”的理念,让家长在辅导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者,而是成了孩子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激发者。我尤其欣赏它在初级阶段就引入了对“目”和“地盘”的初步概念的引导,这比许多只教“提子”和“围杀”的教材要高明得多,它为孩子未来向中高级阶段过渡打下了坚实的战略基础。这种对全局观的早期培养,是很多业余教材常常忽略的环节。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排版给我的感觉是充满了一种内敛的专业性。它没有采用那种花里胡哨的卡通形象来吸引眼球,而是选择了清晰、简洁的黑白线条图,这使得棋盘上的形势一目了然,不会因为过多的装饰元素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在学习效率方面,我给它打高分。每课时的知识点密度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学习的充实感,又避免了内容过于庞杂带来的学习疲劳。更难得的是,它在每一个小节的末尾都设置了“练习与回顾”环节,这些练习题的设计非常巧妙,从简单的判断题到需要动手模拟的实战小题,种类丰富,确保了知识的巩固性。我发现孩子做完这些练习后,对前一页刚刚学到的知识点掌握得非常牢固,这种即时反馈的学习回路,对于巩固记忆非常有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