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学做中国结:简而易学篇
定价:22.80元
作者:李莘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2-01
ISBN:97875064423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结流传广泛,是深受广大手工爱好者欢迎的艺术。作者集数十年数学积累的经验,集中了许多中国结爱好者们的意见,编写了这套中国结编结范本。
本书由简入繁,循序渐进,以实际操作图示的方法展现给读者,如同手把手地进行教学,您只要一起做就可以学会。
本书内容详实,书中涉及到的中国结,都有制作方法。
在附赠的光盘中,还将以更直观的视频教学方式展现很多难以用文字和图片表达的操作技巧,相信您会得到更大的惊喜。
目录
材料与配件
编结前的准备
耳套和耳翼
双联结
纽扣结
双耳酢浆草结
单线酢浆草结
主线酢浆草结
如意结
绣球结
戟结
寿字结
单色线六耳团锦结
双色线六耳团绵结
八耳团绵结
八耳实心团锦结
复酢浆草结Aa型
复酢浆草结Bc型
漂亮的胸花
幸福蝴蝶
安装管芯流苏
立体蝴蝶
立体蝴蝶欣赏
杯垫
酢浆草结的变化
欣赏图
作者介绍
李莘女士,1943年生,自幼爱好美术及手工。1957年开始中国结的编制工作。 1986年,先后受聘于南开科技学校、华夏学校、河西文化馆艺术部、河西老年大学等教学机构,从事中国结、剌绣、布贴、布艺等教学工作至今。 1999年,在天津市教委举办的小巧手比赛中,其学生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在手工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爱好者,我接触过不少关于中国结的教程,但很少有能像这本书一样,让我感受到如此纯粹的学习乐趣。作者李莘老师在编织技法上的讲解,可谓是入木三分,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她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编织,更是在传递一种编织的理念和精神。书中的每一个作品都设计得非常巧妙,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时尚感。我尝试着编织了一个书签,送给朋友,收到的反馈非常棒。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结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完的速成手册,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慢慢实践,才能真正领略到中国结的魅力所在。
评分初次接触中国结,我完全是个门外汉。之前也曾被那些精美绝伦的中国结作品所吸引,但总觉得它们遥不可及,似乎需要极高的天赋和技巧才能掌握。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这种想法才彻底改变。作者李莘老师用一种极其耐心、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复杂的中国结编织过程分解成一个个简单易懂的步骤。从最基础的绳结开始,每一步都有清晰的图示和文字说明,让我这个零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每一个绳结的起源和寓意都有简要的介绍,这让我在学习编织技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手工教程,更像是一次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对话。编织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看着手中的绳子在指尖幻化成精美的图案,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书中的各种作品,也相信通过这本书,我一定能掌握这门古老而迷人的手艺。
评分对于一个对中国结编织怀有浓厚兴趣,但苦于找不到合适入门书籍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雪中送炭!作者李莘老师的讲解方式非常贴合初学者的需求,语言生动有趣,毫不枯燥。书中选取了最经典、最实用的中国结款式,从最基础的平结、纽扣结,到稍有难度的酢浆草结、万字结,每一个都讲解得十分到位。我尤其欣赏书中在每一个编织步骤都提供了不同角度的清晰图片,并且对每一个动作的关键点都做了强调,这对于新手来说至关重要。我尝试着跟着书里的步骤编织了一个小小的如意结,虽然还有些生涩,但整个过程非常顺畅,没有遇到太大的障碍。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适,纸质也很好,拿在手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我感觉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将一根普通的绳子变成艺术品。
评分购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我一直认为,中国结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美德的体现。这本书,李莘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解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将中国结的编织艺术娓娓道来。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每一个结的讲解都非常细致,从起步的绳子处理,到每一个转折,每一个收尾,都标注得非常清楚。这让我这个完全没有接触过中国结的人,也能毫无压力地跟着学习。我尝试着编织了一个小小的中国结挂饰,虽然过程有些笨拙,但看着它慢慢成型,内心充满了喜悦。这本书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并体验到中国结的魅力,感觉它不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一种能够安抚心灵,寄托情感的文化载体。
评分我一直觉得中国结是一种充满智慧和美学的艺术形式,但很多时候,市面上的教程要么过于深奥,要么图片模糊不清,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顾虑。李莘老师的编织教程,其精髓在于“简而易学”,这一点在全书贯穿始终。她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直观的图示,将每一个复杂的绳结都化繁为简。我注意到书中的例子都是非常实用的,比如手机挂饰、钥匙链、小摆件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轻松应用的中国结作品。在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那些曾经让我感到畏惧的绳结,现在在我手中似乎变得温顺起来。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技巧,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中国结的创作热情,让我看到了将中国结融入生活的无限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