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文化自白書
定價:25.00元
售價:17.0元,便宜8.0元,摺扣68
作者:張者
齣版社:中國傳媒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10-01
ISBN:9787810853972
字數:
頁碼:19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心靈的工具書,它能照亮我們心中的黑暗。
內容提要
《文化自由書》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一份“自供狀”,牢騷滿腹,故而“不打自招”。所收巴金、楊峰,馮亦代、周汝昌、黃苗子、張中行等名愛的文化訪談錄,其中張岱年和賈蘭坡兩位先生未及本書齣版,溘然長逝。這或許是他們麵對媒體的“後一次訪談”,更見緬懷之意,談談所涉及的人生際遇、生活態度、治學經曆、愛情婚姻、興趣收藏,無不浸潤著中國知識分子的性情涵養與文化理想,編者冀此來展現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心路曆程。
目錄
作者介紹
張者,本名張波,男,1967年齣生。曾就讀於西南師範大學中文係、北京大學法律係、獲法律學碩士學位。曾任多傢新聞單位記者。先後在《收獲》、《人民文學》、《十月》等文學刊物發錶中篇小說多部,齣版長篇小說《桃李》,長篇經濟學訪談錄《諫言》,中篇小說集《朝著鮮
文摘
序言
這絕對是我近期讀過最讓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書籍之一。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也不是泛泛而談的宏大敘事,而是以一種非常個人化、卻又極具普遍性的方式,展開瞭對文化現象的探討。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有時候像一個老友在跟你促膝長談,分享他的經曆和看法;有時候又像一位敏銳的觀察者,犀利地剖析著社會現象背後隱藏的文化邏輯。我尤其喜歡它那種不迴避爭議、敢於直麵復雜性的態度。很多時候,我們對文化的理解都停留在錶層,而這本書卻能深入到那些被忽視的角落,去挖掘那些構成我們文化基因的深層原因。我讀的時候,常常會停下來,對照自己的生活經驗,發現原來很多自己曾經睏惑不解的現象,在這本書裏都有瞭閤理解釋。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理解許多文化現象的新大門。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那種沉靜而富有思考的色調,還有那獨特的字體,讓我第一眼就覺得它不一般。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很好,帶著一種淡淡的書香,讓人忍不住想翻開它。我一直以來都對一些關於文化思考的書籍很感興趣,特彆是那些能夠觸及內心深處,引發共鳴的作品。這本書的標題《文化自白書》本身就帶著一種坦誠和深刻的意味,仿佛作者要嚮讀者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分享他對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些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我們所處的這個文化環境,去理解那些我們習以為常卻又常常忽略的東西。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似乎越來越少有機會停下來,真正地去思考“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我們要到哪裏去?”這樣的終極問題。而一本能夠引導我們進行這種深刻自我對話的書,無疑是寶貴的。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那些能夠點亮我思維的火花,讓我對文化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也更瞭解自己在這個文化洪流中的位置。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幅徐徐展開的畫捲,細膩地描繪瞭作者對文化世界的觀察與感悟。從細小的生活細節,到宏大的社會變遷,作者都以一種極其敏銳的觸角捕捉到瞭其中的文化密碼。我特彆喜歡他描述那些日常場景的筆法,仿佛我置身其中,親眼看到瞭那些畫麵,感受到瞭那種氛圍。這些看似瑣碎的描寫,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意義,引人深思。這本書並沒有給我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種思考的方式,一種審視文化的新視角。它鼓勵我獨立思考,去發現隱藏在現象背後的本質。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探索那些關於“我們是誰”的謎題,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也在重新認識自己。
評分我一直認為,能夠觸動人心、引發思考的書,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書。《文化自白書》恰恰就是這樣一本。它的文字中充滿瞭作者對自身文化根源的追溯,以及對當下文化變遷的深刻反思。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和一個智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他分享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智慧和對人生的洞察。我尤其欣賞作者那種坦誠而略帶憂鬱的筆觸,他沒有試圖去粉飾太平,而是將那些文化轉型期中的陣痛、迷茫和失落,都真實地展現在讀者麵前。這種真實感,反而讓我覺得更加親切和可信。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是文化的載體,同時也在塑造著文化。它提醒我,在追逐現代化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那些滋養我們的精神土壤。
評分《文化自白書》給我帶來的衝擊,遠不止於對其內容的理解,更在於它引發瞭我對自身文化身份的深刻審視。作者的文字,時而如涓涓細流,溫潤人心;時而又如驚濤駭浪,拍打著我固有的認知。我驚訝於他能夠將如此宏大的文化命題,用如此個人化的、充滿情感的語言錶達齣來。它讓我看到瞭文化的雙重性:既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根基,也是我們必須麵對的挑戰。我不再僅僅是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理解文化,而是開始反思自己在這個文化結構中的角色和責任。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對文化認同的焦慮,也給瞭我一種探索和構建自身文化價值的力量。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文化自信,並非盲目自大,而是建立在深刻理解和理性反思之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