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
定价:298.00元
售价:202.6元,便宜95.4元,折扣67
作者:金红云,胡效刚,孙艳艳,吴继宗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11625267
字数:
页码:8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对180余种常见杂草的全生育期进行跟踪拍摄,每一种杂草筛选出其各个时期的典型照片20-30幅,并详细说明了其识别特征,每种杂草的种子、芽、幼苗、苗、成株、花、花序、根、群体、为害情况等均有质量很高的图片。此外,还对杂草的防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上篇 主要杂草系统识别
木贼科
1.问荆
2.节节草
星接藻科
3.水绵
桑科
4.
5.萑草
蓼科
6.篇蓄
7.两栖蓼
8.水蓼
9.杠板归
10.酸模叶蓼
11.绵毛酸模叶蓼
12.红蓼
13.柳叶刺蓼
14.巴天酸模
15.长刺酸模
藜科
16.尖头叶藜
17.藜
18.灰绿藜
19.小藜
20.地肤
21.猪毛菜
苋科
22.反枝苋
23.刺苋
24.皱果苋
25.凹头苋
26.长芒苋
27.合被苋
28.苋
29.空心莲子草
马齿苋科
30.马齿苋
石竹科
31.繁缕
32.牛繁缕
金鱼藻科
33.金鱼藻
毛茛科
34.茴茴蒜
35.石龙芮
下篇 化学除草技术
附录
索引
参考文献
拿到这本《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我首先被它的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种写实的植物插画风格,让我立刻感受到一种专业和严谨。我一直对家里的庭院里那些“不速之客”感到头疼,它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冒出来,和我精心照料的花草争夺养分和空间。我最期待这本书能在“识别”部分提供清晰、准确的图文对照,能够详细介绍不同杂草的关键特征,比如叶片形态、茎秆颜色、生长习性,甚至包括它们的花期和果实特点,这样我才能更准确地辨认它们。而“防治”部分,我则希望它能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简单的拔除,而是能深入讲解针对不同杂草的生态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在必要时使用的化学防治,并强调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尤其关注那些针对家庭环境的、操作简便且对生态友好的防治方法。这本书的“系统”二字,让我期待它能更深入地探讨杂草的发生规律和传播机制,让我能够从更根本的层面上理解并解决杂草问题。
评分我拿到这本《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的时候,首先就被它那丰富的图文并茂的设计所吸引。厚实的书页,精美的印刷,还有那些栩栩如生的植物插画,都让我觉得物超所值。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很有条理,似乎是按照杂草的科属或者生长习性来分类的,这一点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杂草特性的人来说,非常方便。我特别关注它在“防治”部分的内容,因为识别只是一方面,关键是如何能有效且安全地解决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多种防治方案,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一些环境友好的化学防治方法,并且详细说明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我还需要了解不同防治方法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毕竟在家中使用,安全是第一位的。这本书的“系统”二字让我觉得它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会深入探讨杂草的生命周期、传播途径以及它们为何会成为“杂草”的生态学原因,这对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和管理杂草非常有帮助。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书名中的“图谱”二字吸引了。我对植物的识别能力一直不太强,尤其是一些形态相似的杂草,经常让我头疼不已。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高质量、高清晰度的图片,能够准确地展示每种杂草的关键识别特征,比如叶片的形状、边缘,茎的粗细、颜色,以及它们的花、果实形态等等。如果能配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图片,那就更完美了,因为很多时候,幼苗期的杂草很难分辨。而且,我希望这本书的图片能够清晰地展示杂草的根系形态,这对区分它们和某些有益植物(比如一些香草幼苗)非常重要。当然,“防治”部分也是我非常看重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真正有效、易于操作的防治方法,不仅仅是简单的拔除,还包括一些长效的预防措施,比如如何改善土壤环境,如何通过种植其他植物来抑制杂草生长等等。这本书的“系统”二字也让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杂草发生、发展的理论知识,让我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并识别身边的植物,是一种生活的情趣,而《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这本书,恰好能满足我这种好奇心。我对于那些悄悄侵占我花坛、菜园的“不请自来者”,一直充满着研究的兴趣。这本书的图谱性质,预示着它会用大量直观的图片来帮助我认识这些杂草,我希望这些图片能够非常写实,能够捕捉到它们最真实的形态,而且最好能包含不同生长期的样子,毕竟,它们刚冒出来的时候,往往是最难认的时候。更重要的是,“防治”部分。我迫切需要知道,如何才能有效地“请走”它们,而不损伤我的“正规军”。我希望书中能给出详细的步骤,并且最好能分类介绍,比如针对不同种类的杂草,有哪些独特的防治技巧。我还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环保、安全的防治方法,毕竟我家的宠物也经常在院子里活动,我不希望使用过于刺激的化学药剂。这本书的“系统”二字,让我觉得它可能会从根源上分析杂草的生长习性,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蓝绿渐变,配上几株形态各异的植物剪影,很有画面感。我一直对家里的花盆里总是不请自来的“小客人”感到好奇,它们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总是在那里冒出来?这本书的标题《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让我觉得它可能会解答我的很多疑问。我期待它能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将那些“不速之客”一一呈现,并给出有效的“驱逐”方法。毕竟,看着心爱的绿植被抢占了阳光和养分,心里总不是滋味。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不同生长阶段的杂草图片,那就更好了,因为有时候刚冒出来的小芽,真的很难分辨。而且,我希望它能涵盖一些家庭环境中常见的杂草,不仅仅是农田里那种。如果能配上一些生活化的防治小贴士,而不是那些听起来就很复杂的化学药剂,那对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就太友好了。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它成为我打理花园和阳台的得力助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