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

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红云,胡效刚,孙艳艳,吴继宗 著
图书标签:
  • 杂草
  • 植物识别
  • 农业防治
  • 图谱
  • 植物学
  • 农业技术
  • 田间管理
  • 除草
  • 农作物保护
  • 植物病虫害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25267
商品编码:2969219359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

定价:298.00元

售价:202.6元,便宜95.4元,折扣67

作者:金红云,胡效刚,孙艳艳,吴继宗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11625267

字数

页码:8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对180余种常见杂草的全生育期进行跟踪拍摄,每一种杂草筛选出其各个时期的典型照片20-30幅,并详细说明了其识别特征,每种杂草的种子、芽、幼苗、苗、成株、花、花序、根、群体、为害情况等均有质量很高的图片。此外,还对杂草的防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目录

上篇 主要杂草系统识别
木贼科
1.问荆
2.节节草
星接藻科
3.水绵
桑科
4.
5.萑草
蓼科
6.篇蓄
7.两栖蓼
8.水蓼
9.杠板归
10.酸模叶蓼
11.绵毛酸模叶蓼
12.红蓼
13.柳叶刺蓼
14.巴天酸模
15.长刺酸模
藜科
16.尖头叶藜
17.藜
18.灰绿藜
19.小藜
20.地肤
21.猪毛菜
苋科
22.反枝苋
23.刺苋
24.皱果苋
25.凹头苋
26.长芒苋
27.合被苋
28.苋
29.空心莲子草
马齿苋科
30.马齿苋
石竹科
31.繁缕
32.牛繁缕
金鱼藻科
33.金鱼藻
毛茛科
34.茴茴蒜
35.石龙芮

下篇 化学除草技术
附录
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田间地头的绿色卫士:一份实用杂草识别与综合治理指南》 在广袤的农田、整洁的庭院,乃至城市角落的缝隙中,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访客”,它们以顽强的生命力、惊人的繁殖速度,悄然争夺着本应属于作物、花卉乃至我们精心维护的绿地的阳光、水分和养分。这些“访客”,便是我们常说的杂草。它们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也给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带来不容忽视的挑战。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面对这些形态各异、习性多端的“绿色敌人”,往往感到束手无策。究竟哪些是常见的杂草?它们有着怎样的生长规律?又该如何有效地将它们“请出”我们的地盘?《田间地头的绿色卫士》正是为了解答这些疑问而生,它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学术专著,也不是一本仅限于专业人士阅读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本面向广大农民、园艺爱好者、城市绿化工作者,乃至每一个关心身边环境的人们,提供切实可行、简单易懂的杂草识别与防治指导的实用工具书。 本书的编写初衷,源于对现实需求的深刻洞察。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杂草管理一直是农民朋友们面临的头等难题之一。许多经验丰富的农民,凭借长年的田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杂草识别和处理技巧,但这些宝贵的知识往往分散在口传心授之中,难以系统化、标准化。而对于新入行的农人,或是希望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从业者,缺乏一个清晰、直观的学习平台。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要求的提高,家庭园艺、社区绿化、公园景观等对杂草的控制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市面上充其量不过是一些零散的介绍,缺乏一个整合性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 《田间地头的绿色卫士》正是弥合了这一鸿沟。它将目光聚焦于那些最常见、最容易造成危害的杂草种类,力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识别”与“防治”并重的理念。首先,在“识别”层面,本书摒弃了繁复的植物学术语,而是采用了一种更为直观、易于理解的方式。我们选取了数百种在中国广泛分布的常见杂草,对每一种杂草,都进行了详尽的图文并茂的描述。这意味着,当您在田间、菜地、花坛或路边看到不认识的植物时,只需翻开本书,通过其清晰的形态特征描述,配合高清晰度的实景照片,就能迅速辨认出它的身份。本书中的图片,不仅展示了杂草在不同生长阶段(幼苗期、营养生长中期、开花结实期)的典型形态,还特别标注了其容易与作物或其他植物混淆的关键鉴别点,例如叶片形状、边缘特征、茎干是否有毛、花色花型、果实形态等。我们力求让每一个普通读者,都能像识别熟悉的家人朋友一样,轻松辨认出这些“绿色敌人”。 更进一步,对于每一种被介绍的杂草,本书都提供了其详细的“生长习性”信息。这包括它的繁殖方式(种子繁殖、无性繁殖,如根茎、匍匐茎等)、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土壤类型、水分需求、光照偏好)、以及最重要的——它的生命周期。了解杂草的生命周期,是制定有效防治策略的基础。例如,某些杂草在萌发初期生命力最弱,此时进行物理清除或化学抑制效果最佳;而另一些杂草,可能在地下埋藏有大量的休眠种子,即使地面部分被清除,来年仍会继续萌发。本书将这些信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呈现,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杂草的“弱点”和“优势”。 在“识别”的基础上,本书的重点便自然而然地转向了“防治”。我们深知,杂草防治并非单一方法所能解决的“一劳永逸”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因此,本书提倡“综合防治”的理念,即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目的。 在物理防治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并结合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给出了操作建议。例如,对于幼苗期的小型杂草,手工拔除或使用工具(如锄头、除草耙)刮除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本书会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以及在何种土壤湿度下进行操作效率最高。对于较大面积的农田,机械耕作、耙地、旋耕等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破坏杂草的生长环境,本书将分析不同机械操作对不同杂草的抑制效果。此外,覆盖(mulching)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物理防治手段,本书将详细介绍有机覆盖物(如秸秆、稻草、树叶)和无机覆盖物(如地膜)在不同作物种植模式下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抑制杂草萌发、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结构等多重效益。 在农业防治方面,本书强调通过调整农业生产措施来抑制杂草的生长。例如,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可以打乱某些杂草的生长周期,降低其种群密度。选择优质的种子,避免杂草种子混入,也是源头控制的重要环节。科学的施肥和灌溉,能够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增强其对杂草的竞争能力。本书将针对不同作物和不同杂草的特点,提供具体的农业防治策略。 在生物防治方面,虽然相对来说在杂草管理中的应用不如前两者广泛,但其环境友好性和长效性不容忽视。本书会介绍一些利用天敌(如某些昆虫、微生物)来控制特定杂草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特定场景下的可行性。 最后,在化学防治部分,本书的态度是审慎而负责任的。我们深知化学农药是一把双刃剑,虽然高效,但若使用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本书不会简单地罗列各种除草剂,而是着重于“科学合理使用”的指导。我们会介绍不同类型除草剂的作用机理、选择依据(如选择性除草剂、触杀型、内吸型等),以及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剂量、以何种方式施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本书会强调“对症下药”,即根据所识别的杂草种类、作物种类、生长阶段以及目标防治效果,选择最适合的除草剂。同时,会详细阐述安全使用除草剂的注意事项,包括个人防护、施药时间、风力影响、残留问题等,并鼓励读者尽可能采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并遵循严格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本书的结构设计,力求条理清晰,便于查找。每一章节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开篇会对杂草的普遍性、危害性以及学习识别与防治的重要性进行概论。随后,主体部分将以杂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为索引,辅以详细的防治方法。本书的特色还在于其“图谱”式的呈现方式,大量的精美插图和实拍照片,是本书最直观、最有价值的部分,它们将帮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植物世界中,拨开迷雾,锁定目标。 《田间地头的绿色卫士》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循循善诱的田间导师,一位默默奉献的绿色守护者。它旨在赋能每一个热爱土地、珍视绿色的人们,让他们掌握识别杂草的“火眼金睛”,掌握控制杂草的“金刚之法”。无论您是辛勤耕耘的农民,是精心打理庭院的园丁,还是负责城市绿化美化的工作人员,翻开这本书,您将获得一套系统、实用、易于掌握的杂草管理解决方案。它将帮助您,将那些不速之客,从您的花园、田野、绿地中请离,让绿色生机盎然,让生活更加美好。本书希望通过其详实的内容和直观的呈现,成为您在与杂草“斗智斗勇”过程中,最值得信赖的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我首先被它的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种写实的植物插画风格,让我立刻感受到一种专业和严谨。我一直对家里的庭院里那些“不速之客”感到头疼,它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冒出来,和我精心照料的花草争夺养分和空间。我最期待这本书能在“识别”部分提供清晰、准确的图文对照,能够详细介绍不同杂草的关键特征,比如叶片形态、茎秆颜色、生长习性,甚至包括它们的花期和果实特点,这样我才能更准确地辨认它们。而“防治”部分,我则希望它能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不仅仅是简单的拔除,而是能深入讲解针对不同杂草的生态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在必要时使用的化学防治,并强调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尤其关注那些针对家庭环境的、操作简便且对生态友好的防治方法。这本书的“系统”二字,让我期待它能更深入地探讨杂草的发生规律和传播机制,让我能够从更根本的层面上理解并解决杂草问题。

评分

我拿到这本《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的时候,首先就被它那丰富的图文并茂的设计所吸引。厚实的书页,精美的印刷,还有那些栩栩如生的植物插画,都让我觉得物超所值。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很有条理,似乎是按照杂草的科属或者生长习性来分类的,这一点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杂草特性的人来说,非常方便。我特别关注它在“防治”部分的内容,因为识别只是一方面,关键是如何能有效且安全地解决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多种防治方案,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一些环境友好的化学防治方法,并且详细说明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我还需要了解不同防治方法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毕竟在家中使用,安全是第一位的。这本书的“系统”二字让我觉得它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会深入探讨杂草的生命周期、传播途径以及它们为何会成为“杂草”的生态学原因,这对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和管理杂草非常有帮助。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书名中的“图谱”二字吸引了。我对植物的识别能力一直不太强,尤其是一些形态相似的杂草,经常让我头疼不已。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高质量、高清晰度的图片,能够准确地展示每种杂草的关键识别特征,比如叶片的形状、边缘,茎的粗细、颜色,以及它们的花、果实形态等等。如果能配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图片,那就更完美了,因为很多时候,幼苗期的杂草很难分辨。而且,我希望这本书的图片能够清晰地展示杂草的根系形态,这对区分它们和某些有益植物(比如一些香草幼苗)非常重要。当然,“防治”部分也是我非常看重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真正有效、易于操作的防治方法,不仅仅是简单的拔除,还包括一些长效的预防措施,比如如何改善土壤环境,如何通过种植其他植物来抑制杂草生长等等。这本书的“系统”二字也让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杂草发生、发展的理论知识,让我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了解并识别身边的植物,是一种生活的情趣,而《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这本书,恰好能满足我这种好奇心。我对于那些悄悄侵占我花坛、菜园的“不请自来者”,一直充满着研究的兴趣。这本书的图谱性质,预示着它会用大量直观的图片来帮助我认识这些杂草,我希望这些图片能够非常写实,能够捕捉到它们最真实的形态,而且最好能包含不同生长期的样子,毕竟,它们刚冒出来的时候,往往是最难认的时候。更重要的是,“防治”部分。我迫切需要知道,如何才能有效地“请走”它们,而不损伤我的“正规军”。我希望书中能给出详细的步骤,并且最好能分类介绍,比如针对不同种类的杂草,有哪些独特的防治技巧。我还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环保、安全的防治方法,毕竟我家的宠物也经常在院子里活动,我不希望使用过于刺激的化学药剂。这本书的“系统”二字,让我觉得它可能会从根源上分析杂草的生长习性,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蓝绿渐变,配上几株形态各异的植物剪影,很有画面感。我一直对家里的花盆里总是不请自来的“小客人”感到好奇,它们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总是在那里冒出来?这本书的标题《主要杂草系统识别与防治图谱》让我觉得它可能会解答我的很多疑问。我期待它能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将那些“不速之客”一一呈现,并给出有效的“驱逐”方法。毕竟,看着心爱的绿植被抢占了阳光和养分,心里总不是滋味。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不同生长阶段的杂草图片,那就更好了,因为有时候刚冒出来的小芽,真的很难分辨。而且,我希望它能涵盖一些家庭环境中常见的杂草,不仅仅是农田里那种。如果能配上一些生活化的防治小贴士,而不是那些听起来就很复杂的化学药剂,那对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就太友好了。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它成为我打理花园和阳台的得力助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