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移動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s:第二版(影印版)
:31.00元
售價:21.1元,便宜9.9元,摺扣68
作者:(德)席勒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03-01
ISBN:978704010897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咎捉萄в檬櫚奶氐悖
本書是移動通信領域的導論,主要討論數字數據傳輸。適用於選修計算機網絡或通信課程的電子工程或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本書從計算機科學的角度涵蓋移動通信的各個方麵,還指齣瞭不同技術解決方案的共同屬性,並闡明眾所周知的從固定網絡到支持終端移動性和無綫接入網絡的各種業務和應用的集成。本書主要內容有:移動和無綫通信概述;通信係統信號的傳播、復用和調製;通信介質接入方案;全球移動通信係統(GSM)、無繩電話技術、集群通信以及通用移動電信係統(UMTS)未來的發展;衛星係統;數字廣播係統;被看做建築物中綫纜替代者的無綫局域網。
作者簡介:
Jochen Schiller is head of the Computer Systems and Telematics Working Group in the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Freie Universitat Berlin,and a sultant to several panies in the working and mmunications business.His research inclueds mobile and wireless munications,munication architectures and operating systems systems for embedded devices,and QoS aspects of munication systems.
About the author
Prefcae
Acknowledgements
1 Introduction
1.1 Applications
1.2 A short history of wieless munication
1.3 Amarket for wireless munication
1.4 Some open research topics
1.5 A simplified referch model
1.6 Overview
1.7 Review exercises
1.8 Reference
2 Wireless transmission
2.1 Frequencies for radio transmisson
2.2 Signals
2.3 Antennas
2.4 Signal propagation
2.5 Multiplexing
2.6 Modulation
2.7 Spread spectrun
2.8 Cellular systems
2.9 Summary
2.10 Review exercises
2.11 References
3 Medium access control
3.1 Motivation for a specialized MAC
3.2 SDMA
3.3 FDMA
3.4 TDMA
3.5 CDMA
3.6 Comparison of S/T/F/CDMA
3.7 Review exercises
3.8 References
4 Telemunications systems
5 Satellite systems
6 Broadcast systems
7 Wlreless LAN
8 Mobile work layer
9 Mobile transport layer
10 Support for mobility
11 Outlook
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標示的價格,它更像是一張通往深度學習的門票。我發現它不僅是課堂教學的優秀補充材料,對於已經工作多年、需要進行知識更新和技術迴顧的工程師而言,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參考價值。它沒有過多糾纏於那些已經被淘汰的過時技術細節,而是聚焦於那些具有長久生命力的核心原理,確保讀者打下的基礎是堅實且麵嚮未來的。特彆是當我對某個新興技術領域産生興趣時,我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與之相關的、經過時間檢驗的基礎理論支撐點,這極大地幫助我快速定位和理解新知識的本質。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具體的通信協議,更是一種嚴謹的、係統性的問題分析和解決思路,這種思維模式的訓練,纔是任何一本優秀技術書籍最寶貴的饋贈。
評分初次接觸這類專業書籍時,我常常會被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所震懾,心生畏懼。然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的處理方式堪稱教科書級彆的典範。作者似乎深諳“授人以漁”的道理,對於每一個關鍵公式的引入,都會先用清晰的物理意義進行鋪墊和解釋,而不是直接將它們當作天書拋給我們。每當齣現一個復雜的推導過程時,它都會細心地給齣每一步轉化的理由,有時候甚至會附帶一個簡短的“側注”,來提醒讀者這個步驟在整個理論體係中的核心作用。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極大地增強瞭我的自信心,讓我能夠從容地麵對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數學模型。更重要的是,它強調瞭這些模型的實際局限性,提醒我們理論的優美並非萬能藥,需要結閤工程實踐的約束條件去靈活運用,這種務實的態度非常值得稱道。
評分作為一本影印版,我原本對接排版質量和翻譯的準確性有所擔憂,畢竟跨語言的專業術語翻譯是最大的難點之一。但事實證明,我的顧慮是多餘的。這本影印版的清晰度和印刷質量達到瞭令人驚喜的水平,即便是那些極其微小的腳注和圖例文字,也銳利無比,完全沒有齣現模糊或重影的現象,這對於需要核對特定術語的專業人士來說至關重要。至於內容的準確性,雖然是外文原版影印,但其術語的專業性和一緻性保持得非常好,閱讀過程中幾乎沒有遇到因為翻譯理解偏差而造成的睏惑。它保持瞭原著作者最原始的錶達意圖和專業腔調,這比任何精雕細琢但可能失真的中文譯本都要來得可靠,它提供瞭一種直接與國際前沿知識對話的通道。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盛宴,色彩的運用大膽而又不失穩重,那種深邃的藍色背景仿佛將人瞬間拉入瞭高科技的殿堂。紙張的質感也相當齣色,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露齣一種專業書籍應有的分量感。我尤其欣賞它排版的細膩之處,字體大小適中,行距和字間距的把握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書中的圖錶和插圖繪製得極為精美,那些復雜的係統架構圖和波形示意圖,僅僅是看圖就能大緻領會其精髓,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它避免瞭文字描述的枯燥和晦澀,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可感。裝幀工藝也看得齣是用心製作的,即便是頻繁翻閱,書脊也沒有齣現任何鬆動的跡象,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在書上做大量筆記的讀者來說至關重要,我希望我的工具書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這本影印版在這方麵錶現得非常令人滿意,它的物理形態本身就是一種對知識尊重的體現。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組織邏輯嚴密得像一颱瑞士製造的精密儀器,章節間的銜接流暢自然,沒有絲毫的生硬跳轉。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引導讀者的思維,從最基礎的理論框架開始,層層遞進,將復雜的通信原理如同剝洋蔥般一層層剖開,直到核心的調製解調技術和信道編碼策略。我特彆贊賞它對曆史背景和技術演進的穿插描述,這使得我們不隻是學習瞭“是什麼”,更理解瞭“為什麼會是這樣”,這種深度挖掘為我對整個通信領域的宏觀把握提供瞭堅實的基石。例如,在討論頻譜效率優化時,它沒有停留在公式推導上,而是巧妙地結閤瞭實際應用場景的需求變化,讓人豁然開朗,體會到技術發展背後的驅動力。相比於一些隻會堆砌公式和生硬定義的教材,這本書的敘事性更強,讀起來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耳邊娓娓道來,充滿瞭洞察力與智慧的火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