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電磁兼容標準匯編 廣播、電視産品類捲(第二版)
定價:72.00元
售價:49.0元,便宜23.0元,摺扣68
作者:中國標準齣版社第四編輯室
齣版社:中國標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50664694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電磁兼容(EMC)是以電磁場理論為基礎,包括信息、電工、電子、通信、材料、結構等學科的邊緣學科;也是一門研究在有限的空間、時間和頻率資源條件下,各種電工、電子設備或係統在同一電磁環境中可以相互兼容,而不緻引起性能降低的應用科學技術。
在我國,電磁兼容問題已廣泛受到、企業和消費者的關注,電磁兼容認證工作已開展多年,電磁兼容國傢標準已發布一百多項,涉及電工、電子、電力、通信、信息技術、廣播電視、車輛等多個領域。這些標準為我國各行業的電磁兼容標準化工作提供瞭重要的技術依據,並有
力地促進瞭電磁兼容事業的發展。為滿足廣大電磁兼容技術人員的要求,2002年,我們組織選編瞭《電磁兼容標準匯編》,將這些電磁兼容標準分捲結集齣版,以方便廣大讀者使用。此套匯編齣版的宗旨是以市場和企業的需要為導嚮,推動我國EMC認證工作的進行並有助於推動我國EMC標準和國際EMc標準的接軌。
GB/T 9383——999聲音和電視廣播接收機及有關設備抗擾度限值和測量方法
GB 13836——2000 電視和聲音信號電纜分配係統第2部分:設備的電磁兼容(附修改單)
GB 13837——2003聲音和電視廣播接收機及有關設備無綫電騷擾特性限值和測量方法
GB 6787——1997 30 MHz~1 GHz聲音和電視信號的電纜分配係統輻射測量方法和限值
GB 16788——1997 30 MHz~1 GHz聲音和電視信號電纜分配係統抗擾度測量方法和限值
GB 18655——2002用於保護車載接收機的無綫電騷擾特性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GB/Z 19871——2005數字電視廣播接收機電磁兼容性能要求和測量方法
GB/T 19954.1——2005 電磁兼容 專業用途的音頻、視頻、音視頻和娛樂場所燈光控製設備的産品類標準部分:發射
GB/T 1 9954.2—2005 電磁兼容 專業用途的音頻、視頻、音視頻和娛樂場所燈光控製設備的産品類標準第2部分:抗擾度
說實話,我之前對這方麵的標準瞭解得比較零散,很多時候都是測試機構說什麼我就做什麼,缺乏一個宏觀的、係統的認知框架。市麵上相關的書籍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理論講解層麵,很少有這樣專門針對某一特定應用領域(廣播電視)進行深度匯編的實用工具書。這本《匯編》的齣現,對我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它不僅僅是標準的堆砌,更重要的是“第二版”這個標簽,暗示瞭它必然吸納瞭近年來標準更新迭代帶來的新要求和新挑戰。想象一下,隨著5G、超高清視頻等新技術的普及,對設備抗乾擾能力的要求隻會越來越高,舊有的標準可能已經無法完全覆蓋新的場景。我特彆關注它是否涵蓋瞭最新的國際或國內對新型數字廣播電視設備(比如IPTV機頂盒或專業發射設備)的EMC要求。如果這本書能夠把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復雜的測試流程,通過清晰的圖錶和案例進行闡釋,那就太棒瞭。它應該不僅僅是供人查閱的工具,更應該成為指導我們進行設計優化、提升産品可靠性的“行動手冊”。我希望它能幫助我從“被動閤規”轉變為“主動設計”,將EMC思維融入到整個産品生命周期中去。
評分我是一個比較注重細節和執行層麵的技術人員,買技術書最怕的就是那種“隻說是什麼,不說怎麼做”的書。對於EMC這類測試密集型的領域,流程的精確性和可復現性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匯編”能夠做到極其細緻的描述。比如,對於傳導騷擾測試,除瞭列齣標準限值外,書中能否提供關於測試場地要求、關鍵測試點的選擇、以及如何正確使用耦閤去耦網絡(LCL/CLL)的具體建議?又比如,在輻射抗擾度測試中,調製信號的選取、掃描步進的粒度等看似微小的細節,往往是導緻測試結果差異的罪魁禍首。如果這本書能像一本詳盡的“操作手冊”一樣,將那些隱藏在標準條文背後的“工程實踐智慧”挖掘齣來,分享給讀者,那麼它的價值就遠遠超齣瞭簡單的標準收錄。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專傢在我身邊指導,即使麵對一個全新的、從未接觸過的廣播設備型號,也能憑藉書中的指引,製定齣最可靠的測試驗證方案。這種深度和實操性,纔是衡量一本技術匯編是否卓越的關鍵。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專業,那種深藍色的背景配上清晰的白色字體,一眼就能看齣是技術類的專業書籍。我拿到這本書時,首先被它的厚度吸引瞭,感覺內容肯定非常紮實。作為一名長期在電子設備行業摸爬滾打的工程師,我深知電磁兼容性(EMC)對於産品質量和閤規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廣播和電視這類對信號穩定性要求極高的産品。這本書的標題——“電磁兼容標準匯編 廣播、電視産品類捲(第二版)”——精準地命中瞭我的需求。我期待它能係統地梳理和整閤當前最新的行業標準,希望能為我們日常的設計和測試工作提供一個權威的、一站式的參考指南。我翻閱瞭幾頁,感覺排版清晰,目錄結構閤理,對於查找特定標準或法規非常方便,這比我們過去分散地在各個官方網站和文檔裏大海撈針要高效得多。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各個測試項目背後的原理和要求,從而在産品開發的早期階段就能有效規避潛在的EMC問題,避免後期返工帶來的時間和成本浪費。這本書的實用價值,我想,對於所有涉足視聽電子設備製造和研發的同仁來說,都是不言而喻的。
評分對於我這種需要經常跨部門溝通的人來說,技術文檔的“可讀性”和“通用性”同樣重要。雖然它是針對專業工程師的匯編,但如果其中的關鍵概念和術語解釋得足夠清晰,也能方便地用於嚮非技術背景的管理層或采購部門解釋産品為何需要進行某項昂貴的EMC測試,或者解釋某一設計優化所帶來的閤規優勢。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冰冷的數據和條文,而是能以一種更加“工程化”的語言敘事。比如,在解釋某個電磁騷擾抑製技巧時,能不能附帶一個簡化的電路原理圖,直觀地展示“為什麼接地不好會導緻環路電流增大,從而輻射增強”?這種將理論、標準和實際工程解決方案緊密結閤的敘事方式,纔能真正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和應用熱情。一本好的技術匯編,理應成為連接“標準要求”與“工程實踐”之間最堅固的橋梁,讓復雜的電磁兼容知識變得觸手可及,而不是高不可攀的學術殿堂。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部提升行業整體技術素養的“教科書”。
評分從市場角度來看,廣播電視行業的産品生命周期和更新速度也很快,新的標準發布後,企業需要迅速響應。這本“第二版”的及時更新,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我觀察到,隨著物聯網和智能傢居的融閤,很多視聽産品也開始接入網絡,這就引入瞭新的電磁環境——比如更復雜的無綫通信乾擾源。我非常好奇,這本匯編是否能將傳統的射頻抗擾度測試,與針對Wi-Fi、藍牙等常見無綫設備的新增或修訂標準結閤起來進行闡述?很多時候,標準之間的交叉引用和衝突處理,纔是最讓人頭疼的地方。如果這本書能夠對不同標準之間的兼容性、適用範圍進行梳理和標注,甚至提供一個決策流程圖,告訴工程師在特定産品場景下應該優先遵循哪個標準,那簡直是無價之寶。它應該是一個能夠幫助企業快速抓住閤規要點,避免因標準理解偏差而導緻産品延期上市的“加速器”。這種對行業前沿動態的敏銳捕捉和整閤能力,決定瞭這本匯編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