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36.90元
售价:25.1元,便宜11.8元,折扣68
作者:胡锦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0402879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p> 本书在如下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作者:胡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数字电路的理论知识,精减了分立器件电路的理论描述和相似的例题,文字做了进一步提炼、适当删减了冗余内容;增补了部分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重点突出了集成数字器件的应用等。下篇整合了基本数字逻辑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数字电路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技能,数字单元电路的制作与测试,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制作,EWB虚拟实验平台及CPLD/FPGA开发工具——QuartusⅡ开发环境等实用性技能内容,强化了数字电路单元技能训练和数字逻辑系统的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选取与工程实际相关的项目,吸收了有关新技术、新器件、新工具的内容;突出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
本书是晋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在前两版教材的基础上,对“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优化,从应用角度出发介绍了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逻辑分析的基本方法及数字电路设计制作的基本技能,并关注了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全书分上、下两篇,主要内容包括:逻辑代数基础、集成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数模及模数转换器、大规模集成数字电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数字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EWB应用简介、CPLD/FPGA开发环境QuartusⅡ应用简介、数字电路单元实验、数字系统综合设计。其中数字电路单元实验、数字系统综合设计以及CPLD/FPGA开发应用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通信专业、电子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或作为自学用书。
上篇 理论篇章 逻辑代数基础 1.1 数制与编码 1.1.1 数制 1.1.2 数制转换 1.1.3 编码 1.2 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1.2.1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1.2.2 基本公式、定理和常用规则 1.3 逻辑函数的化简 1.3.1 逻辑函数的标准与或式和 1.3.2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1.3.3 逻辑函数的图形化简法 1.3.4 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的化 1.4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 1.4.1 几种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1.4.2 逻辑函数几种表示方法之间 转换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2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第4章 集成触发器第5章 时序逻辑电路第6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第7章 数模及模数转换器第8章 大规模集成数字电路下篇 实践篇第9章 常用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0章 数字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1章 EWB应用简介2章 CPLD/FPGA开发环境Quartus 11应用简介3章 数字电路单元实验4章 数字系统综合设计部分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
这本书在处理抽象的代数基础和实际的硬件实现之间的桥梁搭建上,做得非常到位。它非常强调布尔代数的简化规则,并将其与逻辑门电路的最小化直接挂钩。书中有一个非常棒的章节,专门讲解了如何从一个布尔表达式直接推导出最优的门级电路结构,并细致对比了使用与非门(NAND)或或非门(NOR)作为通用逻辑单元时的设计异同,以及它们在物理实现上的功耗和延迟差异。这种对“物理层面的效率”的关注,是很多纯理论教材所欠缺的。更进一步,书中还涉及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设计的一些前沿概念,比如阈值逻辑和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基本结构,这使得读者在掌握了基础理论后,能够窥见现代数字芯片制造的脉络,为后续学习FPGA或ASIC设计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设计电路”,更是“如何用最经济、最高效的方式去实现一个逻辑功能”,这是一种工程师的思维定势。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正式且学术化,用词精确,几乎没有口语化的表达,这在初次接触时可能会显得有些“硬核”。但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保证了概念定义的准确无误。我发现,书中对于“逻辑功能”与“物理实现”的区分非常清晰,例如,它会明确指出一个全加器的逻辑功能是固定的,但其由不同芯片组合而成的实现方式,在速度和功耗上可能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对抽象模型和具体电路之间界限的清晰界定,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层次化的知识结构。它没有过多地卷入特定集成电路系列的细节(比如74LS系列或CMOS系列),而是聚焦于背后的通用设计原理,这种“去品牌化”的处理方式,使得这本书的知识体系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不会因为几年后某个特定芯片停产而被淘汰。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数字世界“物理定律”的教科书,而非工具手册。
评分这本《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教材,我个人感觉它在理论深度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在介绍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的基本原理时,讲解得非常透彻。比如,它对于卡诺图(K-map)的化简步骤,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结合大量的实例,一步步引导读者去理解“圈”的意义以及如何保证覆盖的最小化,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再比如,在讨论触发器(Flip-Flop)的特性和转换时,书中详细对比了D、T、JK以及RS触发器在不同时钟边沿和输入条件下的状态变化,甚至还专门辟了一个章节来讨论竞争与冒险现象的产生机理和消除方法,配图清晰,让我这个在其他教材上感到困惑的点豁然开朗。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同步与异步电路设计,它采用了一种模块化的思路,先搭建基础单元,再逐步堆叠成系统级电路,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状态机设计的部分,书里用了一个经典的交通灯控制实例,从需求分析到状态转移图的绘制,再到状态编码和最终逻辑表达式的推导,整个流程规范得像一个工程项目管理手册,让人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书本知识,而是在进行一次真正的电路设计实践。总的来说,它奠定了我对数字系统底层逻辑的坚实基础。
评分这本书在排版和视觉呈现上,确实透露着一种“老派”的严谨,少了一些花哨的色彩和过度的动画效果,这让它更专注于知识本身的传达。我个人偏爱这种风格,因为它能帮助我更专注于电路图和布尔表达式本身。插图虽然不多,但每一张都极其精准,特别是那些描述时序波形图的部分,纵坐标的电压等级、横坐标的时间轴刻度,都标注得一清二楚,使得分析时序关系变得非常直观。例如,在讲解锁存器到触发器的转变时,波形图清晰地展示了“透明性”是如何被时钟边沿约束所消除的。不过,对于那些更习惯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年轻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点适应时间,毕竟它没有太多二维码链接到在线仿真软件或者配套视频。但这恰恰也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徒手分析电路的能力,这在没有工具的现场调试中是无可替代的宝贵技能。整本书的纸张质量和装订都很扎实,翻阅多年也不会出现散页或模糊的情况,这一点对于经常需要翻阅参考的教材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习题设计绝对是它的一个亮点,很多习题的难度和深度,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期末考试要求,更像是工程师入职前需要通过的“技术门槛”。我特别喜欢它在每章末尾设置的“设计挑战”环节。这些挑战往往不是直接套用课本公式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求读者综合运用本章甚至前几章的知识去解决一个稍微贴近实际应用的小问题。比如,有一个挑战是设计一个带有奇偶校验功能的串行加法器,这不仅考察了对全加器和寄存器的理解,还涉及到如何巧妙地利用有限状态机控制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时序,光是这个习题,我就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才跑通逻辑验证。而且,书里在讲解复杂逻辑芯片(如译码器、多路复用器)的应用时,不仅仅停留在“如何连接”的层面,更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这些标准器件去构建更高级的运算单元,比如用74系列芯片的逻辑门级别去搭建一个简单的算术逻辑单元(ALU)原型。这种“用积木搭积木”的思维方式,让抽象的数字系统概念变得非常具体和可操作,培养了一种实干精神,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理论推导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