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奇妙的溫度(第2版)
定價:32.00元
作者:張九慶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6409543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套叢書,選擇長度、質量、時間、溫度為主題,通過對自然科學中大到宇宙星係、小到亞原子粒子的各種事物所涉及到的數量及其相關知識進行描述,形成瞭《奇妙的長度》《奇妙的質量》《奇妙的時間》《奇妙的溫度》四本書。本套叢書對所納入的數量的選擇,首先考慮的是這個數量的典型性或特殊性,關注這個數量所能涵蓋的科學知識及所涉及的科學事件、人物和*的科學進展。在關注科學層麵的量值的同時,也適當地介紹一些社會、經濟等層麵的相關知識,而且輔以相應的插圖(照片、圖畫和錶格等),使這些科學數量變得豐富、生動和簡潔。
目錄
1032℃ 宇宙大爆炸時的初始溫度
1.5萬億℃ 歐洲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大能量
1萬億℃ 科學傢製造“誇剋-膠子等離子體”物質時的溫度
5.1億℃ 托卡馬剋裝置的加熱溫度
1億℃ 美國國傢點火裝置激光加熱的溫度
1500萬℃ 太陽中心溫度
7000℃ 世界上颱激光器達到的溫度
6600℃ 地核中心溫度
6000℃ 光學高溫計測溫上限
3500℃ 地球外核與地幔交界處的溫度
3500℃ 世界座超大型太陽爐高溫
30OO℃ 磁流體發電機工質溫度
2700℃ 宇宙“大爆炸”後氫原子形成時的溫度
2500℃ 充氣白熾燈的工作溫度
2000℃ 美國“深度撞擊”號飛船撞擊“坦普爾1號”彗星時的瞬時溫度
1728℃ 氧化矽高溫陶瓷熔點
1150℃ 煉鐵溫度
1000℃ 火山噴發熔岩的平均溫度
900℃ 流化床燃燒溫度
760℃ 磁鐵失掉磁性的居裏溫度
700℃ 新石器時代早期陶器的燒成溫度
600℃ 生物質快速分解溫度
500℃ 閤成氨反應溫度
485℃ 金星錶麵溫度
329.8℃ 西藏羊八井地熱田地熱流體溫度
178.5℃ 膽甾醇苯甲酸脂轉化為液晶的溫度
127℃ 月球白天陽光垂直照射地方的溫度
101.42℃ 重水的沸點
100℃ 水沸騰並汽化
90℃ 聚閤酶鏈式反應中DNA變性溫度
60℃ 夏季沙漠地區常見溫差
50℃ 彗星接近太陽時的錶麵溫度
41℃ 鳥的平均體溫
37℃ 人的平均體溫
28℃ 中生代地球赤道附近的年平均氣溫
24℃ 人在室內感覺舒適的溫度
21℃ 中國南海錶層水溫與800米深層水溫之間溫差
20℃ 鼕季黑潮錶層水溫
20℃ 火星赤道地區白天地錶高溫度
9℃ 冰期氣溫平均氣溫與現在平均氣溫的差值
6℃ 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時熱帶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增幅
5.5℃ 對流層每升高1000m氣溫的降幅
5℃ 近一次冰期至今全球平均溫度升幅
4℃水在此時密度大
0.6℃ 20世紀地球平均氣溫升幅
1015℃ COBE衛星探測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極微小輻射溫度變化
0℃ 水的冰點
0℃ 蔬菜水果儲存適宜溫度
零下29.8℃氟利昂-12的沸點
零下43℃ 榖神星錶麵的平均溫度
零下70℃ 北極低氣溫
零下94.5℃ 南極極點的低氣溫
零下140℃ 土星的錶麵溫度
零下180℃ 土衛六錶麵的日平均溫度
零下233℃ 冥王星的錶麵溫度
零下248℃ 柯伊伯帶天體“2003UB313”的錶麵溫度
零下260℃ 星際塵埃的溫度,
零下265.93℃ 鉛變成超導體的臨界溫度
零下269℃ 氦的液化溫度
零下270.15℃ (2.7K)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溫度
零下270.9℃ 液氦變為超流體
零下272.66℃ 歐洲核子中心製造反氫原子時的溫度
零下273.16℃ 零度
作者介紹
張九慶,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科研辦副主任。研究領域:科學共同體、學術不端、科普。著有《自牛頓以來的科學傢》(安徽教育齣版社),主編《數量中的科學》(黑白版)(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自然界中那些看似平凡卻蘊含深刻道理的現象特彆著迷,而“溫度”無疑就是其中之一。它無處不在,卻又常常被我們忽略。當我在書店看到《奇妙的溫度(第2版)》這本書時,我immediately就被它的書名吸引住瞭。張九慶這個名字,我雖然不熟悉,但“奇妙的溫度”這個主題,就足以讓我産生濃厚的興趣。我設想,這本書會不會像一本偵探小說,帶領我們一層層剝開溫度背後的奧秘?會不會從最基礎的物理學原理講起,解釋什麼是熱量,什麼是能量,以及它們是如何影響我們周圍的一切?我腦海裏浮現齣各種畫麵:夏天冰鎮飲料的清涼,鼕天爐火的溫暖,還有那些需要特定溫度纔能生長的植物,以及那些隻能在極低或極高溫度下存在的生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這個我們習以為常卻又充滿神奇的世界。特彆是“第2版”這個字眼,似乎暗示著這次的解讀會更加深入,更加完善,可能會包含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更詳盡的解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顛覆我對於“溫度”這個概念的認知,又會帶來多少意想不到的驚喜。
評分《奇妙的溫度(第2版)》——這個書名,光是聽著就充滿瞭一種探索未知、發現新大陸的召喚感。張九慶,這個名字雖然我不太熟悉,但卻有一種令人安心的沉穩感,仿佛他是一位值得信賴的嚮導,將帶領我們走進一個充滿驚喜的世界。我對“溫度”這個概念一直以來都充滿瞭好奇,它既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存在,又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奧秘。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技藝精湛的魔術師,變幻齣各種與溫度相關的奇妙現象,讓我大開眼界。也許,它會從我們最熟悉的體溫入手,講解身體內部的精密調控,再將視野拓展到更廣闊的天地,比如地球氣候的變化,或者宇宙中的溫度分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將那些復雜的科學原理呈現齣來,讓我們這些非專業讀者也能輕鬆理解,並且從中獲得啓迪。9787564095437這個ISBN號,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個標識,更像是一扇通往知識殿堂的金鑰匙,預示著一段精彩絕倫的閱讀旅程的開始。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奇妙的溫度(第2版)》,就像一個充滿誘惑的引子,立刻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張九慶,這個作者的名字,雖然對我來說有些陌生,但我相信,一個能夠觸及“奇妙的溫度”這樣既宏大又貼近生活的主題的作者,一定有著非凡的洞察力。我對於那些能夠將科學知識用一種詩意或者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的書籍,總是情有獨鍾。《奇妙的溫度》這個書名,在我腦海中勾勒齣瞭一幅幅畫麵:從極地冰川的嚴寒,到赤道雨林的酷暑,從滾燙的岩漿,到冰冷深海的極限;從我們身體內部的體溫調節,到宇宙深處恒星的能量釋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破我對溫度的綫性認知,讓我看到它在宇宙萬物中的交織與變幻,理解它如何驅動著物理世界的運行,又如何在生命演化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猜測,這本書或許會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將復雜的科學原理融入到生動的故事和有趣的例子中,讓我即使是初次接觸相關知識,也能輕鬆理解,並沉醉其中。9787564095437這個ISBN,對我而言,更像是開啓一段知識探索的通行證。
評分當我在書店的貨架上瞥見《奇妙的溫度(第2版)》這本書時,我幾乎是立刻就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張九慶,這個名字給我一種踏實、嚴謹的感覺,我猜測這會是一本內容紮實、條理清晰的書籍。而“奇妙的溫度”這個主題,則充滿瞭想象空間。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將如何解讀“溫度”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是會從物理學的基本原理齣發,解釋熱力學定律,還是會探討溫度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抑或是會深入研究生物體如何感知和適應溫度的變化,比如鼕眠的動物,或者生活在極端環境下的微生物?我尤其期待“第2版”所帶來的更新和完善,或許它會包含一些最新的科學發現,或者對某些概念進行更深入的闡釋。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一個等待被開啓的寶箱,裏麵可能蘊藏著關於我們生存環境,關於生命本質的深刻見解。我希望它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科學的嚴謹與人文的關懷結閤起來,讓我不僅能學到知識,更能體會到科學的魅力。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奇妙的溫度(第2版)",光是聽起來就充滿瞭吸引力,仿佛預示著一段關於那些看不見摸不著,卻又深刻影響我們生活方方麵麵的“溫度”的探索之旅。張九慶老師,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沉穩和智慧的感覺,讓人聯想到他對某個領域深入的鑽研和獨到的見解。而9787564095437這個ISBN號,雖然隻是一個數字標識,但在我看來,它承載的不僅僅是這本書的身份信息,更可能是一扇通往知識寶藏的大門。我個人對那些能夠將抽象概念具象化,或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解釋復雜科學原理的書籍,總是充滿好奇。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打破我對“溫度”固有的認知,讓我看到它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痕跡,以及它在更廣闊的科學世界中扮演的角色。也許,它會從物理學的角度,為我們揭示熱量的傳遞和物質狀態的變化;又或許,它會從生物學的角度,闡述生命體如何感知和適應溫度的變化;甚至,它可能會觸及心理學或社會學層麵,探討“溫度”在人際關係和情感中的象徵意義。總之,這本書給我留下瞭一種“待發掘”的神秘感,一種迫切想要翻開扉頁,跟隨作者一起去領略那“奇妙的溫度”的衝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