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舊物的新生
定價:58.00元
售價:43.5元,便宜14.5元,摺扣75
作者:吉京杭 江靜 金曉芳 倪曉春著
齣版社: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100973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當前,垃圾圍城已成為一大難題。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一直緻力於低碳宣傳和科學普及工作,通過一雙雙靈巧的手和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來變廢為寶。本書以圖文形式一步步介紹垃圾如何獲得重生,普及低碳節能的知識,從而引發讀者動手創造的欲望,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目標。在書中那些平日被丟棄的垃圾在創意和手工下,變為生活品,被賦予瞭新的生命。人們在改造過程中也充滿瞭喜悅與感動。本書可以為讀者帶來生活便利,節約開支,從而參與到低碳節能生活、保護地球的行動中。
目錄
動手之前
認識手工新秀 01-10
認識手工達人 11-42
後記
作者介紹
吉京杭,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館長,畢業於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係金屬材料專業。1985年10月起在杭州市科協工作,2006年9月起任杭州市科協科技館籌建辦公室副主任,初期負責部分籌建前期工作,整個建設過程主要負責科技館建設的展示部分。創辦《低碳信息快報》,並組織簽發140餘期,取得瞭良好的社會反響。中國清潔發展機製基金贈款項目(2014113)《浙江省青少年低碳宣傳教育行動》項目負責人。此外,還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並執筆瞭《中國科協發展戰略研究》(已於2003年齣版),作為負責人參與瞭《杭州及周邊城市霧霾期間大氣汙染特徵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課題研究,作為主編齣版著作《延緩後天的腳步——走嚮低碳發展》、《搶在“後天”之前——從低碳齣發》、《第三屆東亞氣候論壇文集》,撰寫並齣版瞭《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數字化建設實踐研究》、《數字技術在科技館中的幾個應用》、《杭州市公眾科學素養的現狀與對策研究》等論文。2017年,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中國科協授予全國科協係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文摘
序言
《舊物的新生》這本書,光是聽名字就充滿瞭故事感。它似乎在邀請我去探索那些被時間遺忘的角落,去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麗。我設想著,書中的作者們,一定是一群對生活充滿熱愛,對物品有著獨特情感的人。他們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件能夠喚起迴憶、承載情感的“舊物”。我非常好奇,他們會如何將這些“舊物”與現代生活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是賦予它們全新的實用價值,還是讓它們成為點綴空間,提升格調的藝術品?也許,他們會通過細緻的修復,讓一件古董傢具重煥光彩;也許,他們會用充滿創意的拼貼,讓一件舊衣裳變成獨一無二的時尚單品;又或許,他們會從一件舊物的故事中汲取靈感,創作齣全新的藝術作品。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有大量的實例,詳細地闡述每一個“新生”的過程。每一個步驟,每一次嘗試,每一次的靈感閃現,都能被清晰地記錄下來,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親眼見證一件舊物如何擺脫沉寂,擁抱新生。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一堂關於“變廢為寶”的藝術課,更像是一場關於“珍惜”的哲學思考,它鼓勵我們用一種全新的眼光去審視生活中的一切,去發現那些看似普通物件背後所蘊藏的無限可能,去感受那些穿越時光而來的溫度。
評分《舊物的新生》這個書名,給我一種濃厚的懷舊感,但同時又帶著一股充滿活力的創新氣息。它不僅僅是對“舊”的留戀,更重要的是對“新”的探索。我很好奇,作者們會選擇哪些類型的“舊物”來作為他們創作的對象?是祖輩留下的老傢具?是充滿時代印記的器皿?抑或是那些承載著特殊記憶的衣物?不同材質、不同年代的舊物,在“新生”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不同的挑戰,也必然會激發齣不同的火花。我期待看到作者們是如何打破常規思維,用他們獨特的視角和巧妙的手法,將這些沉睡的物品重新激活。也許是賦予它們全新的功能,比如將一個老舊的縫紉機改造成一個彆緻的書架;也許是賦予它們新的藝術生命,比如用碎布頭和舊報紙創作齣一幅充滿張力的拼貼畫。更讓我著迷的是,這本書是否會探討“新生”的哲學意義?在這個快節奏、追求更新換代的時代,我們似乎越來越容易丟棄舊物,擁抱新品。而《舊物的新生》,或許是在提醒我們,每一個舊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有其值得被珍視的故事,我們不應該輕易將它們視為垃圾,而是應該用一種更具創造性和人性化的方式來對待它們。這種“新生”,或許也是一種對生活態度的升華,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一種實踐。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舊物的新生》。它似乎在暗示著一種視角,一種看待尋常之物的方式,而不僅僅是物質的堆砌。我一直對那些承載著歲月痕跡的老物件情有獨鍾,它們仿佛藏著無數的故事,每一個劃痕,每一處磨損,都可能是過去時光的低語。想象一下,那些曾經被遺忘在角落裏的老物件,可能是一件老式衣裳,一把褪色的搖椅,抑或是一本泛黃的書籍,在作者們的手中,它們不再是沉默的遺物,而是被賦予瞭新的生命,新的意義,新的價值。這讓我不禁聯想到,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許多被忽視的“舊物”,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它們是否也渴望著被重新發現,被重新賦予溫暖和光彩?這本書,或許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全新的觀察角度,引導我們去發掘生活中的詩意,去感受那些被時間沉澱下來的美好。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展現一些具體的“新生”過程,比如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或是注入新的功能,讓一件老物件煥發青春,甚至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創造性的轉化,不僅是對物品的拯救,更是對過往的迴溯與尊重,以及對未來的大膽想象。它似乎在傳遞一種理念:珍惜,是賦予生命最溫柔的方式。
評分讀到《舊物的新生》這個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些畫麵。我想象著在某個寜靜的午後,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一間充滿生活氣息的房間,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木頭和紙張的香氣。書中的作者們,會不會就像這些光綫一樣,溫柔地撫摸那些被歲月洗禮過的物品?他們會如何去理解一件舊物的“前世今生”?是深入研究它的材質,它的工藝,它的曆史背景,還是通過與它的互動,去感受它所蘊含的情感和記憶?我尤其好奇,作者們會以怎樣的方式來“喚醒”這些舊物。是徹底的改造,讓它們麵目全非,煥然一新,還是在保留其原有風貌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巧妙的點綴和提升?前者或許能帶來驚喜,後者則更能體現一種“修舊如舊”的智慧。我希望書中能夠有大量的圖片,清晰地展示這些“新生”的過程和最終的成果。一張張充滿質感的照片,能夠讓我更直觀地感受到舊物在不同人手中所呈現齣的獨特魅力。它們或許會變成充滿藝術感的擺件,或許會成為功能性極強的傢居用品,甚至可能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某種象徵。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一場穿越時光的旅行,帶我們去遇見那些被遺忘的美麗,去重新審視我們與物品之間的關係,去領略匠心獨運的創造力。
評分《舊物的新生》這個書名,像一首悠揚的詩,又像一個充滿智慧的哲學命題。它所描繪的,不僅僅是對物質的再利用,更是一種對生命、對時光、對情感的重新審視。我無法想象,作者們會以怎樣一種細膩而又充滿力量的方式,去喚醒那些沉睡在時光深處的舊物。是它們本身所蘊含的曆史痕跡,是它們所承載的傢族記憶,還是它們在某種不經意的瞬間所透露齣的某種獨特的美學韻味?這些,都可能成為“新生”的起點。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展現一些令人驚嘆的“蛻變”案例,比如,一件老舊的木箱,在作者手中,可能變成瞭極具藝術感的茶幾;一堆看似無用的舊報紙,經過巧手,或許能編織成一件充滿生活氣息的籃子。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探討“新生”的深層含義。在這個崇尚“快消”和“更新”的時代,我們是否正在悄然丟失那些寶貴的情感和記憶?《舊物的新生》,或許是在提醒我們,每一個生命,無論是以何種形式存在,都值得被溫柔對待,都可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第二次生命。這種“新生”,不隻是對物的改造,更是對我們內心的一種洗滌,一種對生活價值的重新定義,一種對過往的尊重和對未來的期許。它讓我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能獲得一種與眾不同的感悟,一種更加深刻地理解“珍惜”的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