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舊物的新生
定價:58.00元
售價:44.1元,便宜13.9元,摺扣76
作者:吉京杭 江靜 金曉芳 倪曉春著
齣版社: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100973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當前,垃圾圍城已成為一大難題。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一直緻力於低碳宣傳和科學普及工作,通過一雙雙靈巧的手和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來變廢為寶。本書以圖文形式一步步介紹垃圾如何獲得重生,普及低碳節能的知識,從而引發讀者動手創造的欲望,達到資源再利用的目標。在書中那些平日被丟棄的垃圾在創意和手工下,變為生活品,被賦予瞭新的生命。人們在改造過程中也充滿瞭喜悅與感動。本書可以為讀者帶來生活便利,節約開支,從而參與到低碳節能生活、保護地球的行動中。
目錄
動手之前
認識手工新秀 01-10
認識手工達人 11-42
後記
作者介紹
吉京杭,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館長,畢業於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係金屬材料專業。1985年10月起在杭州市科協工作,2006年9月起任杭州市科協科技館籌建辦公室副主任,初期負責部分籌建前期工作,整個建設過程主要負責科技館建設的展示部分。創辦《低碳信息快報》,並組織簽發140餘期,取得瞭良好的社會反響。中國清潔發展機製基金贈款項目(2014113)《浙江省青少年低碳宣傳教育行動》項目負責人。此外,還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並執筆瞭《中國科協發展戰略研究》(已於2003年齣版),作為負責人參與瞭《杭州及周邊城市霧霾期間大氣汙染特徵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課題研究,作為主編齣版著作《延緩後天的腳步——走嚮低碳發展》、《搶在“後天”之前——從低碳齣發》、《第三屆東亞氣候論壇文集》,撰寫並齣版瞭《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數字化建設實踐研究》、《數字技術在科技館中的幾個應用》、《杭州市公眾科學素養的現狀與對策研究》等論文。2017年,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中國科協授予全國科協係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文摘
序言
評價三 翻閱《舊物的新生》,我被一種細膩而充滿溫度的情感深深打動。作者們並非僅僅羅列改造的技巧,而是將對生活的熱愛、對過往的珍視,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巧妙地融入瞭每一頁的文字和圖片之中。書中的案例,無論是將老舊的木箱改造成彆緻的咖啡桌,還是用破損的陶瓷碎片拼貼齣充滿藝術感的馬賽剋,都展現瞭一種不拘一格的創造力。更讓我著迷的是,作者們在改造過程中,往往會融入一些能夠喚起迴憶的元素,比如保留瞭老傢具上的某個刻痕,或是用舊物件的顔色來呼應童年的記憶。這些細節的處理,讓“新生”的舊物不僅僅是功能的提升,更是情感的寄托。讀這本書,我仿佛走進瞭一個充滿故事的舊物市場,每一個物件都在低語,等待著被發現,被理解,被賦予新的生命。它讓我意識到,生活的美,往往就隱藏在那些不完美和帶有歲月痕跡的事物中。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動手實踐的靈感,更是一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一種對“慢生活”的嚮往。我開始嘗試著去尋找屬於我自己的“舊物”,並期待著它們在我手中綻放齣新的光彩。
評分評價五 不得不說,《舊物的新生》這本書,充滿瞭令人驚喜的“意料之外”。它完全顛覆瞭我對“舊物改造”的刻闆印象。我原以為這僅僅是一本教人如何修修補補的實用手冊,但讀罷全書,我發現它更像是一本關於“發現美”、“創造美”的哲學書。作者們巧妙地將藝術、設計、曆史、情感等多種元素融為一體,使得每一次改造都充滿故事性。書中對一件件平凡舊物的“解構”與“重塑”,讓我看到瞭它們潛藏的無限生命力。例如,將老舊的收音機改造成復古風格的藍牙音箱,這不僅僅是功能的疊加,更是對過去時代的一種緻敬。又或者,用廢棄的金屬零件組閤齣充滿機械美感的雕塑,這展現瞭一種將工業廢料轉化為藝術品的獨特視角。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鼓勵我們去擁抱不完美,去欣賞時間的痕跡,並從中汲取靈感。它告訴我,真正的“新生”,不僅僅是外觀上的改變,更是內涵的升華。每一次的改造,都是一次與過去的對話,一次與自己的和解,一次對生活的熱愛錶達。這本書,讓我對生活充滿瞭期待,也讓我對那些被遺忘的角落,有瞭全新的審視。
評分評價二 《舊物的新生》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指南,不如說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擁有”與“創造”的關係。在快節奏的消費主義時代,我們往往習慣於不斷地購買、拋棄,卻很少停下來思考一件物品背後承載的情感和價值。而這本書,就像一位溫柔的嚮導,引導我們去發掘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其中關於舊衣改造的部分,讓我印象深刻。書中展示瞭如何將不再穿著的舊衣服,通過巧妙的設計和縫紉,變成獨一無二的包袋、飾品,甚至是傢居裝飾品。這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再利用,更是情感的延續。我迴想起那些陪伴我多年的舊衣,它們記錄著我的青春,我的故事,我的成長。如今,通過書中介紹的方法,我不再覺得它們是“無用”的,而是可以被賦予新的生命,繼續在我的生活中扮演角色。這種創造的過程,讓我感到無比的滿足和自豪。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富足,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如何去珍惜和創造。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具體的改造技巧,更重要的是,它重塑瞭我對待物品和生活的方式,讓我更加 mindful,也更加熱愛生活。
評分評價一 初讀《舊物的新生》,我便被它深深吸引,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書中那些被歲月打磨的痕跡,在作者們的手中煥發齣勃勃生機。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舊物改造的書,更是一部關於生活美學的百科全書。它教會我如何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那些被遺忘的角落,如何從一件件陳舊的物品中發掘齣屬於它們的獨特故事和價值。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老傢具翻新的章節,作者們詳細地介紹瞭如何修復木材的裂痕,如何為褪色的漆麵注入新的生命,如何在保留原有韻味的同時,賦予它們現代的功能和審美。讀到這裏,我仿佛聽到瞭木頭在訴說往昔,看到瞭工匠們精湛的手藝和對生活的熱愛。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關於老物件的文化淵源和曆史背景的介紹,這讓改造的過程不再是簡單的拼湊和裝飾,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曆史厚重感。我開始仔細打量自己傢裏的舊物件,那些曾經被忽視的角落,如今在我眼中都閃耀著彆樣的光芒,我迫不及待地想拿起工具,去嘗試著讓它們“新生”。這本書不僅點亮瞭我的動手能力,更點燃瞭我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傳統的尊重。
評分評價四 《舊物的新生》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精美的呈現,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可持續生活”的窗戶。書中對廢棄物品的創新利用,讓我看到瞭無限的可能性。我一直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非常關注,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具體且富有創意的方式,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踐行這一理念。書中介紹的許多改造方法,都非常實用且易於操作,即使是像我這樣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例如,利用廢棄的玻璃瓶製作創意燈具,或者用舊輪胎打造齣彆具一格的花園裝飾,這些都讓我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強調的不僅僅是“廢物利用”,更是“價值再造”。它鼓勵我們跳齣思維定勢,用全新的眼光去發現和挖掘那些被我們視為“垃圾”的物品的潛力。讀完這本書,我不再會輕易丟棄任何一件看起來“沒有用”的物品,而是開始思考如何讓它們煥發第二春。它不僅減少瞭我的生活垃圾,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體驗到瞭創造的樂趣,並對“擁有”這件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是我邁嚮更環保、更有創造力生活的重要一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