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自然养育之道:不一样的挪威教养
定价:35.00元
作者:李濠仲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054392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生平均素质评鉴中,挪威学习常常名列前茅。
◎挪威教养中有哪些可以参考和借鉴之处?国际教育观察系列之挪威篇,打开父母的国际视野。
◎看似“放任”的教育方式、重视独立人格养成的背后,挪威教育理念其实具备着开阔的眼光和心胸。
◎有助于国内的家长重新理解为人父母的职责,以及教育的意义,帮助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自信、独立、幸福的人。
内容提要
挪威,一个经常将报纸头版让位给亲子新闻的国家,有着完善的育儿福利。为了培养儿童健康的学习态度,挪威实行“快乐童年”的教育政策。这看上去与“赢在起跑线”的教养理念很不相同,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生平均素质评鉴上,挪威的学生却常名列前茅。
作者在女儿娜拉出生后,从一开始的不解,到真正理解、赞许挪威人的“快乐童年”养育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发现在看似“放任”的教育方式、重视独立人格养成的背后,挪威教育理念其实具备着开阔的眼光和心胸。本书以挪威教育为镜,介绍了挪威教育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国内的家长重新理解为人父母的职责,以及教育的意义,帮助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成为一个身心健康、自信、独立、幸福的人。
目录
作者介绍
李濠仲:新闻系毕业后从事记者工作,2009年辞去记者工作,随妻子远赴挪威,于异国开始从事写作。持续通过阅读、观察、采访,延续记者工作未尽之事。著有《挪威缩影:奥斯陆观察笔记》《挪威,绿色惊叹号!》《安然无恙不比遗憾好》《北欧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小国的灵魂》《挪威人教我,比工作更重要的事》等书。
文摘
序言
《自然养育之道:不一样的挪威教养》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独立”的真正含义。我们常常将独立等同于孩子独自完成某件事情,或者独自解决某个问题。然而,这本书所倡导的“自然养育”,将独立看作是一种内在品质的养成,它不仅仅是技能上的独立,更是思维上的独立,情感上的独立,以及人格上的独立。书中的许多例子,都生动地展示了家长如何通过各种方式,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例如,在生活中,鼓励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吃饭,尽管过程可能缓慢且不完美;在学习中,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在社交中,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立即介入。这种“放手”式的教育,并非意味着家长不管不顾,而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在关键时刻给予引导,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独立。它培养的不是一个依赖于父母的“温室花朵”,而是一个拥有自主能力、能够独立判断、勇于承担责任的个体。这种“不一样的”独立培养方式,其核心在于信任孩子内在的成长力量,相信他们有能力去学习,去适应,去独立。
评分读完《自然养育之道:不一样的挪威教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从一个“焦虑型”家长,逐渐转向一个“平静型”家长。书中的育儿理念,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它鼓励我们放下对孩子“完美”的执念,拥抱他们的“不完美”,并在这种不完美中,看到成长的无限可能。书中的许多描述,都让我感同身受,例如,孩子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而沮丧,家长如何去安慰和鼓励;孩子在探索中犯下一些“小错误”,家长如何去引导和纠正。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成不变的“育儿秘籍”,而是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看待孩子、看待成长的视角。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不是去“塑造”一个符合我们期望的孩子,而是去“发现”和“滋养”那个独一无二的孩子。这种“不一样的”养育之道,最终带来的不仅仅是孩子更健康的成长,更是家长内心的宁静和幸福。它让我们明白,育儿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人上人”,而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快乐、自信、有爱、有担当的独立个体。
评分这本书,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更是孩子品格塑造的基石。在《自然养育之道》中,我看到了一个更加注重“生活化教育”的模式。书中的很多例子,都将教育融入到日常的生活点滴之中,例如,一起做家务、一起参与家庭决策、一起进行户外活动等等。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它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责任感,在协作中学习团队精神,在与家人的互动中学习沟通和理解。与那些刻意设计的“教育课程”相比,这种自然而然的生活化教育,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将学到的道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强调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榜样作用。它鼓励家长们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教。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其力量是无穷的,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评分《自然养育之道:不一样的挪威教养》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对于“规则”与“自由”之间平衡的独到见解。在传统的育儿模式中,我们往往倾向于用僵化的规则来约束孩子,担心一旦失去控制,孩子就会变得“野蛮”或“失控”。然而,这本书却提出了一种更为灵活和人性化的方式。它并非反对规则,而是强调规则的建立应该基于对孩子发展阶段的理解,并且应该是能够帮助孩子理解世界、学会与人相处、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书中的例子,往往不是严厉的惩罚,而是通过引导和沟通,让孩子自己体会到行为的后果,或者是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和摸索。例如,当孩子想要做一些家长认为危险的事情时,书中倡导的不是立即制止,而是先评估风险,然后以一种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尝试,或者通过讲解,让他们理解其中的危险性。这种方式,培养的不是一个被动的服从者,而是一个能够自主判断、有责任感的个体。它教会家长们,与其用“命令”和“禁止”来管理孩子,不如用“理解”和“沟通”来建立有效的互动。这种“不一样的”教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承担责任,并且在规则的框架内,依然能够保持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性。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教育智慧,它关注的是孩子的内在成长,而非表面的行为控制。
评分《自然养育之道:不一样的挪威教养》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耐心”在育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一切都讲求效率和速度,这种焦虑感也常常渗透到育儿中,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尽早学会各种技能,尽早达到某个“标准”。然而,这本书却像一泓清泉,涤荡着我们内心的浮躁。它所倡导的“自然养育”,核心就是“顺应天性,静待花开”。书中的例子,无不体现着家长们对孩子成长节奏的尊重。孩子们在探索中犯错,在尝试中学习,这个过程可能并不高效,甚至看起来有些“缓慢”,但正是这种“缓慢”,给予了孩子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去理解、去内化。它不再是“催熟”的教育,而是“滋养”的教育。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等待”的描述,它不仅仅是时间的等待,更是心灵的等待。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是立即上前代劳,而是给予他们空间和时间去自己解决;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习惯时,也不是严厉批评,而是耐心引导,等待他们自我修正。这种耐心,是一种对生命过程的深刻理解,也是对孩子内在潜能的信任。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这种不追求立竿见影效果的教育方式,最终培养出的孩子,往往更加沉稳、自信,并且拥有更强的韧性,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在阅读《自然养育之道:不一样的挪威教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对于“错误”的看法,与我以往的认知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常常将错误视为洪水猛兽,一旦孩子犯错,就会感到焦虑、沮丧,甚至会进行严厉的惩罚。然而,这本书却将错误视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它鼓励家长们以一种开放和接纳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错误,认为每一次的错误,都是孩子探索世界、认识边界、修正认知的重要一步。书中的描述,并没有回避孩子可能犯的错,反而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了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如何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的原因,以及如何鼓励他们下次做得更好。这种“不责备,重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在犯错时,不会感到羞耻和恐惧,而是能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去反思,去改进。更重要的是,这种对错误的包容,也在孩子心中播下了“敢于尝试”的种子。他们不再因为害怕犯错而畏手畏脚,而是愿意去探索未知,去挑战极限,去创造新的可能。这种“将错误视为礼物”的育儿观,不仅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加自信和勇敢,也让家长们能够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育儿的挑战,从而建立起更加健康、积极的亲子关系。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对于“玩耍”在儿童成长中的核心地位的强调。我们常常将玩耍视为一种消遣,甚至是浪费时间的行为,而将学习和知识的灌输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然而,《自然养育之道》却颠覆了这一认知,它将玩耍定义为孩子学习和探索世界最重要的方式。书里描述了大量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由玩耍的场景,孩子们捡拾树叶,堆砌石块,观察小虫,甚至只是在草地上打滚,这些看似“无意义”的行为,却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再是枯燥的填鸭式教育,而是通过亲身体验,让孩子在玩乐中习得知识,在探索中激发好奇。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户外时间”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呼吸新鲜空气,更是孩子与自然建立深层连接的关键。在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的对错,也没有标准的答案,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去创新,这种自主性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书中提出的“玩耍即学习”的理念,让家长们能够更轻松地看待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再为孩子“落后”而焦虑,而是看到了他们在玩耍中蕴含的无限可能。这种育儿观,不仅减轻了家长的压力,更让孩子在童年时期,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和自由,这种快乐和自由,将成为他们一生宝贵的财富,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评分《自然养育之道:不一样的挪威教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之一,就是关于“界限”的设定。在许多传统的育儿观念中,“界限”往往被理解为严格的规矩和限制,而这本书则提出了一个更加灵活和人性化的视角。它认为,界限的设定,并非是为了束缚孩子,而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学会尊重他人,保护自己,以及发展自我控制的能力。书中描述的界限,往往不是僵化的命令,而是通过清晰的沟通、合理的解释,以及适度的后果来建立。例如,关于“物权”的界限,不是简单地禁止孩子碰触某些物品,而是教导孩子理解物品的归属,以及如何尊重他人的所有权。关于“时间”的界限,不是强制孩子在某个时间点完成某件事情,而是引导他们学会规划时间,理解时间的价值。这种“有温度的界限”,既能够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和保护,又能够保留他们的自由和探索空间。它不是一种强制的服从,而是一种合作的默契,它让孩子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责任感,最终成为一个既有原则又不失灵活的独立个体。
评分读了《自然养育之道:不一样的挪威教养》这本书,我仿佛站在一座高山之巅,俯瞰着育儿这片广阔的领域,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书中所强调的“情感连接”和“尊重”,是我最为看重的部分。在当下许多育儿理念中,似乎更侧重于技能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孩子最基本的情感需求。这本书却将情感的滋养放在了首位,它告诉我们,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是孩子建立安全感、自信心以及未来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书中的文字,充满了对孩子纯粹的爱和无条件的接纳,它鼓励家长们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去理解他们的情绪,去陪伴他们走过成长的每一个阶段,而不是简单地用“道理”去说服或者用“奖励”去驱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看见”孩子的论述,它意味着不仅仅是看到孩子的行为,更是要看到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情感。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听话”的行为时,这本书鼓励家长去探究原因,而不是急于评判。这种“看见”,是一种深刻的理解和 empathetically 的陪伴,它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被爱和被重视,从而更愿意去与父母沟通,也更愿意去学习和成长。这种不带评判的爱,是孩子心灵最坚实的后盾,也是他们勇敢探索世界的基石。
评分读完《自然养育之道:不一样的挪威教养》,我感觉就像开启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它并非宣扬某种激进的教条,而是以一种温和而又坚定的力量,重新审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育儿观念。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放手”的深刻解读。在我们的文化中,父母总习惯于为孩子规划好一切,担心他们摔跤、担心他们吃亏、担心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挪威的养育方式,或者说这本书所倡导的“自然养育”,却鼓励家长们相信孩子的内在力量。它并非意味着漠不关心,而是意味着相信孩子有能力去探索、去尝试、去犯错,并且从中学习。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对孩子个体差异的尊重之上,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发展轨迹。书里描绘的场景,比如孩子在泥泞里尽情玩耍,或者在户外独自探索,并没有伴随着父母焦虑的目光,而是充满了鼓励和支持。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这种“不一样的”养育方式,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种方法论,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教会我们放下不必要的控制欲,用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孩子的成长,最终收获的是一个更自信、更独立、更快乐的孩子,以及一个更轻松、更和谐的家庭氛围。这本书的文字并不艰深,但字里行间蕴含的智慧却能引发长久的思考,它提醒着我们,真正的爱,有时恰恰是给予空间,让生命自行舒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