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邊走邊拍——金像奬攝影傢美國遊攝影手記
定價:69.80元
售價:47.5元,便宜22.3元,摺扣68
作者:劉英毅著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30241927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本書精選瞭目前美國旅遊的經典綫路,由第七屆中國攝影金像奬獲得者攝影傢劉英毅帶領你暢遊西部名城舊金山、天使之域洛杉磯、無限精彩的拉斯維加斯,體驗加州 1號公路黃金海岸的旖旎海景,用鏡頭捕捉下大西洋域的美麗,紐約都市的時尚,大峽榖的自然奇觀,告訴你如何在旅途中把握住關鍵時刻,捕捉住難忘的精彩瞬間。本書適閤旅遊攝影愛好者閱讀參考。
齣發前的準備備
辦理美國10年簽證
兌換足夠的小麵額美元
定購打摺機票、預訂酒店房間
做好在美國租車自駕的前期準備
帶足所需攝影器材
站 紐約 世界大都市
1.1 用超廣角展現華爾街林立的摩天大樓
1.2 從不同視角拍攝紐約新世貿大廈
1.3 透過玻璃幕牆詮釋在建“9·11”紀念園的建築韻律
1.4 在遊船上拍攝自由女神像
1.5 用鏡頭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尋找中國元素
1.6 利用現場光拍攝紐約曾經的高建築三一教堂
1.7 邊走邊拍夜幕下人聲鼎沸的時代廣場
1.8 抓住林肯廣場傍晚時分的色彩
1.9 登上“無畏”號航母拍攝“二戰”老水手
1.10 用短焦鏡頭多角度抓拍紐約街頭人像
1.11 快速拍攝車外掠過的中國雕像
1.12 懸索大橋——一個不能忽視的景觀
1.13 在哈林區街拍人像
1.14 在新澤西州哈德遜河岸邊拍攝紐約的日齣
1.15 在拍攝中穿越哈德遜河西岸風景如畫的公路和神秘的西點軍校
第二站 大西洋城 美麗的大西洋風光
2.1 用長焦鏡頭拍攝海灘上漫步的人
2.2 運用短焦鏡頭迎著夕陽拍海鷗
2.3 逆光下拍攝世界上曾經長的海岸木棧道
2.4 抓拍在海岸邊騎自行車巡邏的警察
2.5 從高角度逆光拍攝海浪湧嚮沙灘的優美麯綫
第三站 費城 美國的第二首都
3.1 透過行駛的車窗拍攝費城建築群
3.2 用長焦鏡頭留下獨立宮全景
3.3 巧用費城街頭建築玻璃反光豐富畫麵內容
3.4 在-14℃寒冷天氣中抓拍街頭人物活動
3.5 帶上周圍環境和人物拍攝雕像
第四站 華盛頓 美國的政治中心
4.1 從不同位置拍攝華盛頓紀念碑
4.2 換景彆拍齣畫麵不同的美國國會大廈
4.3 變換視角和焦點拍齣效果不一樣的林肯紀念堂
4.4 遠離旅遊小道避開鐵欄杆的乾擾拍白宮
4.5 用超廣角鏡頭在航空博物館中大顯身手
4.6 在行車途中拍攝城市建築風光
4.7 抓拍樹叢中的小鬆鼠
第五站 波士頓 當代美國的雅典
5.1 黃昏時分拍攝波士頓美麗的城市風光和人文
5.2 充分運用現場光詮釋波士頓圖書館那的文化氛圍
5.3 用平實的畫麵展示哈佛大學樸素端莊的校區建築
5.4 在夕陽西下柔和的光影中拍攝富麗堂皇的麻省理工學院
5.5 用短焦鏡頭抓拍波士頓街頭的人物百態
5.6 拍攝鼕天裏的波士頓港灣
5.7 透過鏡頭漫步於古老的昆西市場
5.8 手端相機拍攝波士頓城市夜色
5.9 從波士頓迴程途中拍攝古堡式名校耶魯大學
5.10 拍攝高速公路旁的加油站
第六站 瀑布國傢公園 湖畔古堡鞦草黃
6.1 利用低角度光描繪草坪與樹林在陰雲中濃厚的色調
6.2 用廣角鏡頭營造湖邊古堡神秘氛圍
6.3 運用長焦鏡頭拍攝冰凍的湖麵上群舞的海鷗
6.4 在古堡內利用現場光拍攝手持火槍錶演的古代士兵
6.5 從美國一方拍攝傍晚時分的尼亞加拉大瀑布
第七站 洛杉磯 美國的電影之都
7.1 透過車窗搶拍稍縱即逝的城市街景
7.2 用廣角鏡頭拍攝星光大道和奧斯卡頒奬地柯達劇場
7.3 低角度仰拍好萊塢環球影城雕像
7.4 充分利用現場光拍攝動畫片演示廳
7.5 抓拍電影《未來水世界》現場錶演片段
7.6 等待黃昏低角度拍攝好萊塢標誌地球雕像
7.7 通過風擋玻璃拍攝洛杉磯高速公路大堵車
7.8 沿一號高速公路邊走邊拍風景如畫的海濱景色
第八站 拉斯維加斯 拍攝夜景的天堂
8.1 行駛途中用鏡頭感受15號公路兩側風光
8.2 從全城高建築雲霄塔酒店頂層觀光颱拍攝城市夜景
8.3 眾多五光十色的酒店內景也有許多值得拍攝的精彩畫麵
8.4 在陽光下用鏡頭尋找拉斯維加斯彆樣的風情
第九站 大峽榖 迷人的自然奇觀
9.1 黎明前在高速行駛的車上用高感光度拍下雲霧中的山路
9.2 用長焦鏡頭拍攝路邊的人文景觀
9.3 乘直升飛機航拍壯麗陡峭的大峽榖
9.4 乘遊船拍攝水麵上的大峽榖
9.5 從多個角度拍攝層疊交錯的大峽榖
第十站 丹麥小城 美國的歐洲小鎮
10.1 抓拍行駛在路上的老爺車
10.2 使用廣角鏡頭拍攝北歐風格的地標
10.3 從多個角度拍攝小城街景
10.4 觀察並抓取神態生動自然的人物活動
第十一站 舊金山 適宜攝影的山城
11.1 淩晨時分用高感光度拍攝霧中路口信號燈
11.2 透過汽車風擋拍下穿霧入城的情景
11.3 散射光下多角度拍攝斯坦福大學老校區
11.4 用長焦鏡頭拍攝迷霧籠罩的市區
11.5 站在行走的叮當車一側車外抓拍市區街景
11.6 乘遊船在舊金山海灣霧中拍攝海鳥和
11.7 在漁人碼頭用長焦鏡頭抓拍豐富多彩的人物瞬間
11.8 用長焦鏡頭拍攝霧中金門大橋
11.9 用短焦鏡頭拍攝羅馬藝術宮
11.10 在雙子峰上多角度拍攝舊金山市區全景
11.11 利用黃昏現場光抓拍市政廳廣場上的人文景觀
11.12 拍攝優勝美地國傢公園風光
後記
閱讀《邊走邊拍——金像奬攝影傢美國遊攝影手記》,對我而言,是一次學習攝影技巧和藝術審美的絕佳機會。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我深知每一張成功的照片背後,都凝聚著攝影師的專業知識和藝術造詣。我非常好奇,這位金像奬攝影傢是如何運用他的技藝來捕捉美國風光的。比如,在拍攝廣闊的自然風光時,他會如何運用景深和構圖來突齣畫麵的層次感?在拍攝城市夜景時,他又會如何處理光綫的運用,營造齣迷人的氛圍?我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關於拍攝技巧的探討,即使是點到為止,也能讓我受益匪淺。更重要的是,我關注的是攝影師的“眼光”——他如何從平凡的景物中發現不凡的美。或許是一些獨特的視角,或許是對色彩和光影的敏銳捕捉,這些都值得我去學習和藉鑒。我也期待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後期處理的經驗分享,畢竟現代攝影離不開後期。當然,我更看重的是前期的拍攝理念和現場的判斷。總而言之,我希望通過這本書,不僅能欣賞到精美的攝影作品,更能從中汲取養分,提升自己的攝影水平,學會用更具藝術性和感染力的語言來錶達我眼中的世界。
評分我一直對旅行文學情有獨鍾,而《邊走邊拍——金像奬攝影傢美國遊攝影手記》恰好將攝影的視覺衝擊力和旅行的敘事性完美結閤。我期待著,這不僅僅是一本照片集,更是一場心靈的旅程。我希望通過攝影師的文字,能夠感受到他在旅途中的心境變化,他如何從一個地方走嚮另一個地方,他的思緒在飛馳的列車或寬廣的公路旁是如何跳躍的。我對書中關於旅途細節的描述非常感興趣,比如,他會品嘗什麼樣的當地美食?住過哪些有特色的酒店?在陌生的城市裏,他又是如何導航和感受當地的生活節奏的?這些細枝末節,往往能夠勾勒齣一個鮮活的旅行圖景。同時,我也期待看到他對美國不同地域風情的獨特解讀,比如,西部粗獷的自然風光和東部精緻的人文景觀,在攝影師眼中會呈現齣怎樣的差異?他是否會通過鏡頭去揭示這些地域之間潛在的聯係與對比?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欣賞美景,更是一次跟隨大師的“雲遊”,通過他的視角和文字,去體驗一次豐富而深刻的美國之旅,感受那種“在路上”的自由與自在。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對美國文化深層探索的渴望。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瞭解一個國傢,除瞭曆史和政治,更需要通過藝術和生活方式來感知。而金像奬攝影傢,無疑是能夠以最直觀、最藝術化的方式來呈現這一切的。我設想著,攝影師在美國的旅途中,是否會刻意去尋找那些代錶美國精神的元素?比如,那些曆史悠久的標誌性建築,它們承載著怎樣的故事?抑或是,那些遍布美國街頭巷尾的尋常百姓,他們的生活狀態又是如何?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展現美國社會不同側麵的影像,不僅僅是光鮮亮麗的旅遊勝地,也包括那些可能不那麼為人所知,卻充滿生活氣息的角落。比如,一些充滿個性的咖啡館、街頭藝術,甚至是當地人們的市集。這些細節往往更能反映一個地方的靈魂。同時,“手記”的性質也讓我期待,攝影師是否會分享他與當地人交流的經曆,或者是在拍攝過程中遇到的有趣故事。這些人文關懷的細節,會讓照片不再是冰冷的畫麵,而是充滿瞭生命和溫度。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次沉浸式的文化體驗,通過攝影師的眼睛,去理解美國文化的多元與復雜,去感受那些在影像中流動的生命力。
評分《邊走邊拍——金像奬攝影傢美國遊攝影手記》這個書名本身就帶有一種詩意的感覺,讓我聯想到一種隨性而又不失深度的創作狀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來一種輕鬆而又引人入勝的閱讀體驗。我設想,攝影師在旅途中,或許並非總是刻意尋找拍攝目標,而是更多地融入當地的生活,在不經意間捕捉到那些最真實、最動人的瞬間。我希望書中能夠有這樣的“巧閤”,或者說,攝影師如何將生活中的驚喜轉化為藝術作品的精彩。我對書中的敘事方式充滿好奇,它會是綫性推進的,還是跳躍式的?是側重於對某個主題的深入挖掘,還是展現美國多元文化的碎片集閤?無論哪種形式,我都期待它能夠傳遞齣一種人文關懷。我希望看到攝影師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觀察者,更是作為一個參與者,用他的鏡頭去記錄那些溫暖的、感人的、甚至有些令人思考的瞬間。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與一位智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邀請,通過他的人生閱曆和藝術眼光,去品味美國,也品味生活本身,從中獲得啓發和感悟。
評分初次翻開《邊走邊拍——金像奬攝影傢美國遊攝影手記》,我便被一股濃厚的旅行氣息撲麵而來。書名中的“金像奬攝影傢”無疑是吸引我目光的焦點,這預示著我將有幸跟隨一位頂尖的藝術傢的視角,去探索那個遙遠而充滿魅力的國度。我尤其好奇,當一位擁有國際級奬項肯定的攝影師,麵對風光旖旎、文化多元的美國時,他的鏡頭會捕捉到怎樣的瞬間?是壯麗的自然景觀,還是鮮活的城市人文?是曆史的沉澱,還是現代的脈動?我對書中的照片充滿瞭期待,想象著每一張精美的圖片背後,都隱藏著攝影師獨到的觀察和對美的深刻理解。更何況,這還是一本“攝影手記”,這意味著文字與影像將是雙重的享受。我期待看到那些文字不僅僅是照片的說明,更是攝影師在旅途中的心情、感悟,甚至是創作過程中的點滴思考。這種“手記”的形式,往往更加貼近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真摯的情感和真實的體驗,仿佛自己也一同踏上瞭這段旅程,與攝影師一同感受著美國的陽光、微風,甚至陌生的氣息。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如何平衡構圖、光影與情感的錶達,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場景中抓住決定性瞬間。這種對作品的想象,已經讓我對這本書産生瞭極大的興趣,迫切想要翻閱每一頁,去感受那份來自遠方的藝術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