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拍——金像奖摄影家美国游摄影手记

边走边拍——金像奖摄影家美国游摄影手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英毅著 著
图书标签:
  • 摄影
  • 旅行
  • 美国
  • 纪实
  • 金像奖
  • 摄影师
  • 手记
  • 电影
  • 文化
  • 风光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19273
商品编码:2970652140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边走边拍——金像奖摄影家美国游摄影手记

定价:69.80元

售价:47.5元,便宜22.3元,折扣68

作者:刘英毅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3024192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目前美国旅游的经典线路,由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摄影家刘英毅带领你畅游西部名城旧金山、天使之域洛杉矶、无限精彩的拉斯维加斯,体验加州 1号公路黄金海岸的旖旎海景,用镜头捕捉下大西洋域的美丽,纽约都市的时尚,大峡谷的自然奇观,告诉你如何在旅途中把握住关键时刻,捕捉住难忘的精彩瞬间。本书适合旅游摄影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出发前的准备备
办理美国10年签证
兑换足够的小面额美元
定购打折机票、预订酒店房间
做好在美国租车自驾的前期准备
带足所需摄影器材
站 纽约 世界大都市
1.1 用超广角展现华尔街林立的摩天大楼
1.2 从不同视角拍摄纽约新世贸大厦
1.3 透过玻璃幕墙诠释在建“9·11”纪念园的建筑韵律
1.4 在游船上拍摄自由女神像
1.5 用镜头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寻找中国元素
1.6 利用现场光拍摄纽约曾经的高建筑三一教堂
1.7 边走边拍夜幕下人声鼎沸的时代广场
1.8 抓住林肯广场傍晚时分的色彩
1.9 登上“无畏”号航母拍摄“二战”老水手
1.10 用短焦镜头多角度抓拍纽约街头人像
1.11 快速拍摄车外掠过的中国雕像
1.12 悬索大桥——一个不能忽视的景观
1.13 在哈林区街拍人像
1.14 在新泽西州哈德逊河岸边拍摄纽约的日出
1.15 在拍摄中穿越哈德逊河西岸风景如画的公路和神秘的西点军校
第二站 大西洋城 美丽的大西洋风光
2.1 用长焦镜头拍摄海滩上漫步的人
2.2 运用短焦镜头迎着夕阳拍海鸥
2.3 逆光下拍摄世界上曾经长的海岸木栈道
2.4 抓拍在海岸边骑自行车巡逻的警察
2.5 从高角度逆光拍摄海浪涌向沙滩的优美曲线
第三站 费城 美国的第二首都
3.1 透过行驶的车窗拍摄费城建筑群
3.2 用长焦镜头留下独立宫全景
3.3 巧用费城街头建筑玻璃反光丰富画面内容
3.4 在-14℃寒冷天气中抓拍街头人物活动
3.5 带上周围环境和人物拍摄雕像
第四站 华盛顿 美国的政治中心
4.1 从不同位置拍摄华盛顿纪念碑
4.2 换景别拍出画面不同的美国国会大厦
4.3 变换视角和焦点拍出效果不一样的林肯纪念堂
4.4 远离旅游小道避开铁栏杆的干扰拍白宫
4.5 用超广角镜头在航空博物馆中大显身手
4.6 在行车途中拍摄城市建筑风光
4.7 抓拍树丛中的小松鼠
第五站 波士顿 当代美国的雅典
5.1 黄昏时分拍摄波士顿美丽的城市风光和人文
5.2 充分运用现场光诠释波士顿图书馆那的文化氛围
5.3 用平实的画面展示哈佛大学朴素端庄的校区建筑
5.4 在夕阳西下柔和的光影中拍摄富丽堂皇的麻省理工学院
5.5 用短焦镜头抓拍波士顿街头的人物百态
5.6 拍摄冬天里的波士顿港湾
5.7 透过镜头漫步于古老的昆西市场
5.8 手端相机拍摄波士顿城市夜色
5.9 从波士顿回程途中拍摄古堡式名校耶鲁大学
5.10 拍摄高速公路旁的加油站
第六站 瀑布国家公园 湖畔古堡秋草黄
6.1 利用低角度光描绘草坪与树林在阴云中浓厚的色调
6.2 用广角镜头营造湖边古堡神秘氛围
6.3 运用长焦镜头拍摄冰冻的湖面上群舞的海鸥
6.4 在古堡内利用现场光拍摄手持火枪表演的古代士兵
6.5 从美国一方拍摄傍晚时分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第七站 洛杉矶 美国的电影之都
7.1 透过车窗抢拍稍纵即逝的城市街景
7.2 用广角镜头拍摄星光大道和奥斯卡颁奖地柯达剧场
7.3 低角度仰拍好莱坞环球影城雕像
7.4 充分利用现场光拍摄动画片演示厅
7.5 抓拍电影《未来水世界》现场表演片段
7.6 等待黄昏低角度拍摄好莱坞标志地球雕像
7.7 通过风挡玻璃拍摄洛杉矶高速公路大堵车
7.8 沿一号高速公路边走边拍风景如画的海滨景色
第八站 拉斯维加斯 拍摄夜景的天堂
8.1 行驶途中用镜头感受15号公路两侧风光
8.2 从全城高建筑云霄塔酒店顶层观光台拍摄城市夜景
8.3 众多五光十色的酒店内景也有许多值得拍摄的精彩画面
8.4 在阳光下用镜头寻找拉斯维加斯别样的风情
第九站 大峡谷 迷人的自然奇观
9.1 黎明前在高速行驶的车上用高感光度拍下云雾中的山路
9.2 用长焦镜头拍摄路边的人文景观
9.3 乘直升飞机航拍壮丽陡峭的大峡谷
9.4 乘游船拍摄水面上的大峡谷
9.5 从多个角度拍摄层叠交错的大峡谷
第十站 丹麦小城 美国的欧洲小镇
10.1 抓拍行驶在路上的老爷车
10.2 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北欧风格的地标
10.3 从多个角度拍摄小城街景
10.4 观察并抓取神态生动自然的人物活动
第十一站 旧金山 适宜摄影的山城
11.1 凌晨时分用高感光度拍摄雾中路口信号灯
11.2 透过汽车风挡拍下穿雾入城的情景
11.3 散射光下多角度拍摄斯坦福大学老校区
11.4 用长焦镜头拍摄迷雾笼罩的市区
11.5 站在行走的叮当车一侧车外抓拍市区街景
11.6 乘游船在旧金山海湾雾中拍摄海鸟和
11.7 在渔人码头用长焦镜头抓拍丰富多彩的人物瞬间
11.8 用长焦镜头拍摄雾中金门大桥
11.9 用短焦镜头拍摄罗马艺术宫
11.10 在双子峰上多角度拍摄旧金山市区全景
11.11 利用黄昏现场光抓拍市政厅广场上的人文景观
11.12 拍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风光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边走边拍——金像奖摄影家美国游摄影手记》 序言 当我第一次接到出版社的邀请,希望我将近几年在美国旅途中积累的摄影作品和点滴感悟集结成册时,内心涌起的并非全是欣喜,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摄影,于我而言,从来不只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它是观察,是思考,是对话,是与世界建立连接的独特方式。而每一次的行走,每一次的“边走边拍”,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对生命边界的拓展。 美国,这个广袤而多元的国度,以其令人目眩的自然风光、繁华喧嚣的都市景象、以及深邃厚重的人文历史,无数次地在我的镜头前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魅力。从巍峨的落基山脉到浩瀚的太平洋海岸,从古老的西部小镇到现代化的摩天大楼,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值得捕捉的故事。我并非以一个匆忙的游客身份游走,而是带着一颗渴望理解的心,试图通过我的镜头,去触碰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 这本书,便是这场漫长旅程的见证。它并非是一本简单的旅行指南,也不是对某个特定景点进行详尽介绍的百科全书。它更像是我与这个世界的一场私密对话,是心灵在行走中留下的印记。我希望通过这些画面,传达出我对光影的理解,对构图的追求,以及在按下快门那一刻,我所感受到的震撼、宁静、或是振奋。 金像奖的荣誉,固然是对我多年摄影生涯的肯定,但我深知,它只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真正的艺术,在于不断地探索与突破。而美国,恰恰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广阔的舞台,让我得以放下过往的光环,以一个纯粹的观察者和记录者的姿态,去发现那些未曾被充分讲述的故事。 在这本书的扉页,我想郑重地将它献给所有热爱生活、热爱行走、热爱用镜头去捕捉世界的朋友们。愿它能激发你们心中对未知的好奇,点燃你们探索世界的勇气,并在你们的阅读过程中,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感动与启迪。 美国,一段光影的跋涉 当飞机穿越云层,落地在陌生的土地上,我便知道,一场新的光影跋涉即将开始。美国,对于一个摄影师而言,是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宝库。它没有单一的标签,而是由无数种截然不同的风情交织而成。从东海岸的经典风韵到西海岸的自由奔放,从南部的热情奔放到北部的沉静内敛,每一个地域都散发着独特的吸引力,等待着被我的镜头所解读。 我并非刻意去寻找那些“标志性”的景观,而是更倾向于在日常的行走中,去捕捉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生命力。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城市的高楼缝隙,洒落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我便会拿起相机,记录下这份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时刻。那些在路边经营的小店,店主脸上淡淡的笑容,或者行人匆匆的脚步,都在我的镜头下,成为美国生活图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深入自然,更是我此行的一大主题。美国的国家公园,是造物主遗留下来的瑰宝,它们以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生态,提供了无数令人屏息的画面。我曾站在大峡谷的边缘,感受那跨越亿万年的地质变迁,看阳光在岩壁上投下变幻莫测的光影,那种宏大与渺小并存的震撼,是任何文字都难以描绘的。在黄石公园,我被那奔腾的间歇泉、漫步的野牛、以及层林尽染的山峦所吸引,每一次的拍摄,都像是在与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进行一场对话。 然而,美国不仅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那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城市,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灵魂。纽约的脉搏,跳动在时代广场的霓虹灯下,跳动在布鲁克林的街头艺术中,也跳动在曼哈顿繁忙的金融区。我试图捕捉的,不是那种表面的繁华,而是隐藏在其中的个体故事,是那些穿梭于人群中的眼神,是那些在角落里默默坚持的梦想。 洛杉矶,则是一座充满梦想与失落的城市。好莱坞的星光大道,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但也见证了无数的沉浮。我曾在海滩边,看着夕阳染红天际,海浪拍打着沙滩,那些独行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在晚霞中拉得很长,仿佛诉说着各自的故事。 西部,更是我摄影生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章节。那些广袤的荒漠,崎岖的山峦,以及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都充满了苍凉而壮美的气息。我曾走访那些已经沉寂的小镇,看着斑驳的招牌,陈旧的建筑,仿佛还能听到牛仔们策马扬鞭的呼唤。在这里,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原始的力量,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摄影,在我看来,是一种“慢”的艺术。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片充满变化的土地上,急于求成只会错过太多。我常常会花上几个小时,静静地等待一个最佳的光线,等待一个最恰当的瞬间。我喜欢记录下那些微小的细节:一片落叶在风中舞蹈,一只鸟儿在电线上休憩,或者是一个孩子在公园里奔跑的身影。这些看似平凡的画面,却蕴含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动人的生命力。 光影的语言:我的视角与思考 对于摄影师而言,器材是工具,但最终决定作品高度的,是观察者的眼睛和心灵。在这趟美国之行中,我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摄影哲学:用真实去打动人,用细节去诉说故事。 我尤其钟爱捕捉人与环境的互动。无论是穿着牛仔裤在街头弹奏吉他的流浪艺人,还是在国家公园里与野生动物擦肩而过的徒步者,他们的身影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生命叙事。我不会刻意去摆拍,而是选择用最自然的姿态去记录,让人物的情绪和环境的氛围自然流淌。 色彩,是我画面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美国的土地,本身就充满了丰富的色彩。从加州阳光下的金色麦浪,到秋季新英格兰地区的斑斓色彩,再到西南地区赭石与天空交织的壮阔,我都力求在画面中展现出色彩的张力。我理解色彩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情感的表达。暖色调能够传递温暖与活力,而冷色调则能营造静谧与深邃。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我常常会在日出或日落时分出动,因为此时的光线最为柔和,也最具戏剧性。金色的余晖洒在古老的建筑上,勾勒出迷人的轮廓;锐利的逆光划破浓雾,营造出神秘的氛围。我追求的,是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光影,是那些能够将平凡景物升华为艺术的瞬间。 构图,是我在按下快门前反复推敲的环节。我喜欢运用黄金分割、对称构图等经典手法,但更注重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并根据画面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整。有时,我会打破常规,采用低角度或高角度的视角,以获得更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寻找画面的引导线,让观众的视线自然地被吸引到主体上来,也是我常用的技巧。 我常常思考,摄影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我而言,它是一种记录,一种表达,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我与这个世界的一次交流,都是我对某个瞬间的深刻理解。我希望我的作品,不仅仅是停留在视觉上的美感,更能引发观者的思考,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体会到人生的丰富。 旅途的余音,与未来的期许 《边走边拍——金像奖摄影家美国游摄影手记》,不仅仅是一次影像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在整理这些照片和文字的过程中,我仿佛又重温了那些在美国度过的日日夜夜,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那些与陌生人短暂的交流,都如同珍珠一般,串联起我生命中闪耀的篇章。 这本书,也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视角。我并非试图去定义美国,因为这片土地的复杂性与多元性,远非一本摄影集所能涵盖。我所呈现的,只是我个人在行走中所感受到的,所捕捉到的,所思考到的。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成为一扇窗,让读者得以窥见美国更深层次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无限好奇。 摄影的道路,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行的探索。美国的旅程,为我带来了丰厚的灵感,也让我对未来的摄影创作充满了期待。我将继续行走,继续观察,继续用我的镜头去记录那些触动我心灵的瞬间,去讲述那些值得被看见的故事。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与你产生共鸣,能够在你阅读的时候,带给你一丝温暖,一丝启发。愿我们都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地“边走边拍”,留下属于自己的光影足迹。 感谢每一位曾与我擦肩而过的人,感谢每一处曾让我驻足的风景,感谢每一次按下快门的冲动。正是这些,构成了我眼中的美国,也构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色彩。

用户评价

评分

《边走边拍——金像奖摄影家美国游摄影手记》这个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诗意的感觉,让我联想到一种随性而又不失深度的创作状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种轻松而又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我设想,摄影师在旅途中,或许并非总是刻意寻找拍摄目标,而是更多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在不经意间捕捉到那些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我希望书中能够有这样的“巧合”,或者说,摄影师如何将生活中的惊喜转化为艺术作品的精彩。我对书中的叙事方式充满好奇,它会是线性推进的,还是跳跃式的?是侧重于对某个主题的深入挖掘,还是展现美国多元文化的碎片集合?无论哪种形式,我都期待它能够传递出一种人文关怀。我希望看到摄影师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观察者,更是作为一个参与者,用他的镜头去记录那些温暖的、感人的、甚至有些令人思考的瞬间。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与一位智者进行心灵对话的邀请,通过他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眼光,去品味美国,也品味生活本身,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美国文化深层探索的渴望。我一直觉得,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除了历史和政治,更需要通过艺术和生活方式来感知。而金像奖摄影家,无疑是能够以最直观、最艺术化的方式来呈现这一切的。我设想着,摄影师在美国的旅途中,是否会刻意去寻找那些代表美国精神的元素?比如,那些历史悠久的标志性建筑,它们承载着怎样的故事?抑或是,那些遍布美国街头巷尾的寻常百姓,他们的生活状态又是如何?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展现美国社会不同侧面的影像,不仅仅是光鲜亮丽的旅游胜地,也包括那些可能不那么为人所知,却充满生活气息的角落。比如,一些充满个性的咖啡馆、街头艺术,甚至是当地人们的市集。这些细节往往更能反映一个地方的灵魂。同时,“手记”的性质也让我期待,摄影师是否会分享他与当地人交流的经历,或者是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有趣故事。这些人文关怀的细节,会让照片不再是冰冷的画面,而是充满了生命和温度。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通过摄影师的眼睛,去理解美国文化的多元与复杂,去感受那些在影像中流动的生命力。

评分

初次翻开《边走边拍——金像奖摄影家美国游摄影手记》,我便被一股浓厚的旅行气息扑面而来。书名中的“金像奖摄影家”无疑是吸引我目光的焦点,这预示着我将有幸跟随一位顶尖的艺术家的视角,去探索那个遥远而充满魅力的国度。我尤其好奇,当一位拥有国际级奖项肯定的摄影师,面对风光旖旎、文化多元的美国时,他的镜头会捕捉到怎样的瞬间?是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是鲜活的城市人文?是历史的沉淀,还是现代的脉动?我对书中的照片充满了期待,想象着每一张精美的图片背后,都隐藏着摄影师独到的观察和对美的深刻理解。更何况,这还是一本“摄影手记”,这意味着文字与影像将是双重的享受。我期待看到那些文字不仅仅是照片的说明,更是摄影师在旅途中的心情、感悟,甚至是创作过程中的点滴思考。这种“手记”的形式,往往更加贴近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真挚的情感和真实的体验,仿佛自己也一同踏上了这段旅程,与摄影师一同感受着美国的阳光、微风,甚至陌生的气息。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如何平衡构图、光影与情感的表达,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场景中抓住决定性瞬间。这种对作品的想象,已经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迫切想要翻阅每一页,去感受那份来自远方的艺术魅力。

评分

我一直对旅行文学情有独钟,而《边走边拍——金像奖摄影家美国游摄影手记》恰好将摄影的视觉冲击力和旅行的叙事性完美结合。我期待着,这不仅仅是一本照片集,更是一场心灵的旅程。我希望通过摄影师的文字,能够感受到他在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他如何从一个地方走向另一个地方,他的思绪在飞驰的列车或宽广的公路旁是如何跳跃的。我对书中关于旅途细节的描述非常感兴趣,比如,他会品尝什么样的当地美食?住过哪些有特色的酒店?在陌生的城市里,他又是如何导航和感受当地的生活节奏的?这些细枝末节,往往能够勾勒出一个鲜活的旅行图景。同时,我也期待看到他对美国不同地域风情的独特解读,比如,西部粗犷的自然风光和东部精致的人文景观,在摄影师眼中会呈现出怎样的差异?他是否会通过镜头去揭示这些地域之间潜在的联系与对比?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欣赏美景,更是一次跟随大师的“云游”,通过他的视角和文字,去体验一次丰富而深刻的美国之旅,感受那种“在路上”的自由与自在。

评分

阅读《边走边拍——金像奖摄影家美国游摄影手记》,对我而言,是一次学习摄影技巧和艺术审美的绝佳机会。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深知每一张成功的照片背后,都凝聚着摄影师的专业知识和艺术造诣。我非常好奇,这位金像奖摄影家是如何运用他的技艺来捕捉美国风光的。比如,在拍摄广阔的自然风光时,他会如何运用景深和构图来突出画面的层次感?在拍摄城市夜景时,他又会如何处理光线的运用,营造出迷人的氛围?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关于拍摄技巧的探讨,即使是点到为止,也能让我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我关注的是摄影师的“眼光”——他如何从平凡的景物中发现不凡的美。或许是一些独特的视角,或许是对色彩和光影的敏锐捕捉,这些都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我也期待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后期处理的经验分享,毕竟现代摄影离不开后期。当然,我更看重的是前期的拍摄理念和现场的判断。总而言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摄影作品,更能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学会用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的语言来表达我眼中的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