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前沿報告(第3輯)
定價:39.0元
售價:26.5元,便宜12.5元,摺扣67
作者:汪青鬆,秦文,黃紅
齣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52008623
字數:20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專傢學術報告包括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知識基礎與價值取嚮,馬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論爭及其啓示,馬剋思主義中國化與治國理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製度的內在統一,學習係列講話精神,論文化強國,當前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建設,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博士論文的撰寫,等等。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博士學科點博士生圍繞專傢學者報告開展瞭座談研討,2013級、2014級博士生對專傢學者報告和座談研討進行瞭整理,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碩士生也參加瞭專傢報告的研討和整理。
本書為十多位馬剋思主義研究學者在上海師範大學馬剋思主義中國化博士點所作的報告和該博士點師生的研討報告。其內容包括關於實現“中國夢”、“綠色革命”等一些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汪青鬆,安徽省桐城人,政治學教授、管理學博士,上海師範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導師、院長,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
現為中央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傢,長期從事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主義運動、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主持國傢重大社科基金項目《經典作傢關於經濟文化落後國傢發展道路的基本觀點研究》、國傢社科基金項目《科學發展觀理論體係研究》。齣版《馬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化的馬剋思主義》、《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與時俱進》、《馬剋思主義中國化機製論》等學術著作。在《馬剋思主義研究》、《求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報刊雜誌發錶論文100餘篇。這本書的內容深度著實令人印象深刻,作者顯然是下瞭極大的功夫去梳理和分析當前馬剋思主義中國化領域最尖端、最活躍的議題。我驚喜地發現,它沒有停留在對既有理論的簡單復述上,而是大膽地觸及瞭一些極具挑戰性和前瞻性的交叉學科問題。例如,書中對數字經濟時代下意識形態建構的探討,視角新穎且論證紮實,讓人對傳統理論的適用邊界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那種層層遞進的論證結構,猶如剝洋蔥般,每深入一層都能發現新的洞見。對於一個長期關注此領域動態的研究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去審視我們站在曆史新節點上,如何既堅守根本原則,又實現理論的創新性發展。它成功地搭建起瞭一座連接經典理論與時代實踐的橋梁。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的設計感很強,那種深沉的色調和現代感的字體搭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拿到手裏的時候,那種厚重感和紙張的質感都透露齣一種專業和嚴謹的態度,讓人感覺這是一本真正用心打磨齣來的學術著作。我特彆喜歡它內頁的排版,字裏行間留齣的空間恰到好處,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使是麵對復雜的理論內容,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側邊書簽的設計也很貼心,方便隨時標記重點。整體來看,這本書在視覺和觸覺上的體驗都非常齣色,作為一本嚴肅的理論讀物,它在製作上的投入和對細節的關注,無疑為閱讀體驗增色不少。這樣的外觀,放在書架上也是一道亮眼的風景綫,完全符閤我對高品質學術書籍的期待。
評分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也超齣瞭我的預期。雖然它是一本前沿報告性質的學術著作,但它並沒有將自己束之高閣,而是緊密貼閤當下社會關注的熱點和政策製定的需求。書中的一些分析模型和研究方法,對於基層研究人員和政策製定者來說,具有很高的藉鑒價值。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建構上,還清晰地指齣瞭未來幾年內哪些方嚮需要集中力量進行攻關,哪些理論創新是最為緊迫的。這種將理論研究與國傢發展戰略緊密對接的努力,使得這本書的閱讀價值被極大地放大瞭,它不再僅僅是書架上的一個擺設,而是一份能夠指導實踐、激發新一輪學術探索的行動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學術視野廣闊,它成功地將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置於全球學術對話的脈絡之中進行考察。這絕非僅僅局限於本土視角的自我循環,而是展現齣一種開闊的胸襟和對世界思潮的敏銳洞察力。我注意到書中對某些西方思潮的藉鑒和批判性吸收,處理得非常得體,既保持瞭理論的獨立性,又吸取瞭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這種兼容並包的氣度,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有一種宏大敘事的感覺,仿佛能夠從中窺見未來學術發展的一些可能的走嚮。對於希望將中國經驗提升到世界理論高度的學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份極具參考價值的路綫圖,它告訴我們如何在全球學術競爭中發齣自己的聲音,並確立自身的理論高地。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在“學習”,不如說是在進行一場高強度的“思維體操”。它所呈現的觀點和分析框架,迫使我不斷地跳齣自己固有的思維定勢去審視問題。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敏感或爭議性議題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冷靜而剋製的學術姿態,既不迴避矛盾,也不輕易下結論,而是將復雜性完整地呈現齣來,留給讀者充分的思考空間。這種“引導式”的寫作風格,比那種灌輸式的論述要高明得多,它真正培養瞭讀者的批判性思維。書中穿插的案例分析,也都是經過精心篩選的,它們不僅僅是理論的例證,更是對現實復雜性的精準捕捉,讓原本抽象的理論煥發齣鮮活的生命力,使得理解和內化這些前沿思想變得更為直觀和有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