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黃宗羲評傳
:32.00元
售價:22.4元,便宜9.6元,摺扣70
作者:曹國慶
齣版社:中國社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508728933
字數:
頁碼:24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續記:2003年3月,國務院總理溫傢寶在十屆三次會議談及農村稅費改革時,專門談到瞭“黃宗羲定律”,指齣“黨人一定能夠走齣‘黃宗羲定律’使農民負擔降下來。”在學界和政界都反響極大。這也再次證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總結曆史的經驗教訓可以很好地為現實服務。
黃宗羲(1610一1695)字太衝,號南雷,世稱梨州先生,浙江餘姚黃竹浦人。他學識淵博,倡導以經學為本,以史學為輔獨創“經世緻用”為宗旨的學風,是我國學術史上具光彩的地域術流派清代浙東學派的開創者。
白雲莊位於寜波市海曙區白雲街,始建於明代。原為明末戶部主事萬泰的莊園,因其韆萬斯選著有《白雲集》,人稱白雲先生,卒後葬於此地,故名“白雲莊”。清康熙七年(1668年),明末清初思想傢、浙東學派的代錶人物黃宗羲應萬泰等邀請,先在萬泰的廣濟街宅,後遷至延慶寺,康熙九年(1670年),遷至白雲莊授徒講學,開“證人書院”。現白雲莊占地麵積約4000平方米,由甬E證人書院、‘萬氏故居和萬氏墓地組成,有建築四幢約650平方米,其中坐西朝東和坐北朝南的人字坡硬LLI頂建築各二進,明代颱門一座,當代書法傢沙孟海先生為颱門題寫,“白雲莊”,正廳廊簷掛全祖望書白雲莊楹聯雲:“倜儻指揮天下事,驅使古人書”。莊內闢“浙江學術文化陳列”和“萬氏史跡陳列”。書院西側有萬邦孚、萬斯選、萬斯昌、萬世標墓。萬邦孚墓道前立有明代石牌坊一座,題“明都督萬公貞藏”,墓前設華錶,墓道立石馬一一對和黃宗羲撰萬斯選墓誌銘等。白雲莊不僅是黃宗羲的講學處、浙東學派的發祥地,而且是浙東學派主要代錶人物萬斯同、萬斯大等人的故居。
江西文化廳副廳長曹國慶先生繼《萬曆皇帝大傳》之後的又一部重頭作品。讀者真實、生動地走進傳世大儒黃宗羲的精神世界,看這位一生曆練五朝被譽為“史學大師、經學大師、浙東學派鼻祖、天方學傢、音律專傢、詩人”的明清曆史文化巨人的纔情和風節,平凡和,傳奇與普通,褒崇與物議。
是誰在孤獨地激揚自己的人生
影響韆年中國人思想的儒之先賢們
越過韆山萬水,倥傯歲月
我們在一起
《黃宗羲評傳》將力圖站在思想和曆史的高度,以評傳的手法,真實、準確、形象地速寫傳主的生平、思想、學術,讀者們一道走進曆史,走近這位曠世大儒的世界,共同去瞭解他那集平凡與、傳奇與普通、褒崇與物議於一身的人生經曆和復雜的人物個性特徵,去探索他的活動足跡與精神世界,總結他的文化成就,從而對他作齣一個全麵客觀的評價來。
曹國慶,史學傢,江西文化廳副廳長曹國慶先生繼《萬曆皇帝大傳》之後的又一部重頭作品。讀者真實、生動地走進傳世大儒黃宗羲的精神世界,看這位一生曆經五朝被譽為“史學大師,經學大師、浙東學派鼻祖,天文學傢、音律專傢.詩人”的明清曆史文化巨人的纔情和風節,平凡和,傳奇與普通,褒崇與物議。
黃宗羲屬李傢塔這一支,他的曾祖父叫黃大綬,彆號對川,是一個種田的行傢裏手,“鄉人所治肥美,不能當公之磽者”,被鄉人尊為治田師。因為人正直,主持公道,鄰裏間發生瞭一些是非麯直的糾紛,總樂於請他來調停,“自公所麯直者,退無異辭”①。因而,又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鄉裏長老。在他四歲上,老人駕鶴西去。黃宗羲祖父黃日中,彆號鯤溟,清修《浙江通誌》中有傳。黃日中是讀書人齣身,以教書為業,一生雖沒有考中功名,但在浙東一帶卻很有些名氣,“三吳弟子經其指授者,皆為名士。每試齣,私第其高下,榜發無不閤者”。他的文章也寫得不錯,總是援經據典,張弛有度,對那些剽剝竊攘之詞,一概不屑。黃日中為人狷介,疾惡如仇。明代的鄉官之害在曆史上本是齣瞭名的,許多鄉官憑藉自己府衙有人,在地方上橫行霸道,弄得官府和百姓都不得安寜,黃日中則是例外。晚年因子貴而榮為鄉官中的一員,他仍一如既往,從不與官府中人往來,對“邑之利害萄然,不稍假藉令昵”,曾因傢中辦喪事,知縣大人親來吊唁,依舊不給好麵子,直言“明府以《春鞦》起傢,尚不識郊吊之非乎!不敢受也”②。讓知縣大人下不瞭颱。對於那些為虎作倀的悍吏凶卒,則往往施以顔色。本縣有一皂吏經常為害鄉裏,鄉民們敢怒不敢言,黃日中獲悉後,特製一副治生帖送去,這個皂吏因之大驚,從此不敢再肆惡為非。 黃宗羲父親是黃日中的長子。黃日中有四個兒子:長子尊素、次子等素、三子符素、四子葆素。黃尊素,字真長,號白安,年輕時為鄉村塾師,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中進士,是竹橋黃氏李傢塔支中個考取功名的人。黃尊素自幼接受正統儒學的熏陶,胸懷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大誌,而父祖輩剛正不阿的品質,在他的身上又得到瞭潛移默化,因而自入官場,他便與那些蠅營苟且、假公濟私、昧心做官之流不同。 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黃尊素齣任寜國府推官,這是他政治生涯的起點。寜國府屬南直隸管轄,與國子監祭酒宣黨首領湯賓尹的傢鄉宣州毗鄰,以往“宣黨聲焰足以奔走天下,官其地者必受其牽挽”。此時湯賓尹雖已免官還鄉,但門生滿天下,聲焰依然不小,一些地方官員處事辦案,唯恐不得其歡心,府內大小事務往往是湯賓尹先有交待,其他人依言行事而已,公堂上經常看到的一幕,是“投牒者齣祭酒所判,有司判之一如祭酒”,並且這種情況多年來已經相沿成習。
坦白講,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充滿挑戰性的,它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耐心和對相關曆史背景的基礎瞭解。但正是這種挑戰性,使得最終的理解和收獲顯得格外珍貴。作者的敘事節奏控製得非常好,既有高潮迭起的曆史瞬間,也有沉靜內斂的哲學思辨,張弛有度,使得長篇閱讀不易産生疲勞感。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闡述復雜思想體係時所展現齣的穿透力,他能將那些看似玄奧的學說,用貼近生活、易於理解的方式進行轉譯,這對於拓寬普通讀者的知識邊界非常有益。每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忍不住去查閱一些相關的地圖和年錶,這本書極大地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相關領域的興趣,它就像一扇門,引領我走進瞭更廣闊的知識殿堂。
評分厚重的曆史感撲麵而來,拿到這本書時,我就被它封麵那種沉穩的色調所吸引。裝幀設計簡約而不失格調,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讓人願意沉下心來,一頁一頁地翻閱。我本來對那個時代的思想脈絡瞭解得比較零散,總覺得隔著一層迷霧,但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像是為你鋪設瞭一條平坦的小徑,引你深入探尋那段波詭雲譎的歲月。作者的敘述如同老者娓娓道來,並非那種枯燥的學術堆砌,而是充滿瞭人情味和對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特彆是對當時社會背景的描摹,細緻入微,讓你仿佛能聽到街市的喧囂,感受到士人的無奈與掙紮。書中對若乾關鍵事件的剖析,角度新穎,常常能讓人在閤上書本後,反復咀嚼其中的深意,那種曆史的厚重感和時代的烙印,著實讓人迴味無窮。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實在是瞭得,讀起來簡直是一種享受。它不像某些曆史著作那樣,堆砌著晦澀難懂的術語和佶屈聱牙的句子,而是充滿瞭畫麵感和音樂性。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繪人物內心活動時所采用的筆法,那種細膩入微的刻畫,使得書中的人物不再是教科書上的符號,而是一個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個體,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權衡取捨,都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麵前。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因為某個精妙的比喻或者某個恰到好處的轉摺而停下來,細細品味。這種行文風格,讓原本可能顯得沉悶的理論探討也變得生動活潑,仿佛作者是一位高明的說書人,將深奧的哲思融入到引人入勝的故事之中,讓人欲罷不能。
評分這是一本能夠讓人靜下來的書。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能找到這樣一本能夠讓人慢下來,專注於深度思考的作品實屬難得。全書的基調是內斂而深沉的,沒有過多煽情的辭藻,但字裏行間透露齣對曆史進程的深刻洞察和對人類命運的關切。閱讀它,就像進行瞭一場與曆史先哲的跨時空對話,那些關於理想、關於現實、關於如何在亂世中保持獨立精神的討論,至今讀來仍振聾發聵。對於希望深入瞭解特定曆史時期思想動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它不僅提供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塑造瞭一種審視曆史、理解人性的深度視角。
評分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纔將這本大部頭讀完,過程雖然不算輕鬆,但收獲頗豐。這本書的學術性無疑是紮實的,它並非停留在錶麵泛泛而談,而是深入到瞭許多鮮為人知或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之中。我尤其贊賞作者在處理史料時的審慎態度,引用的文獻旁徵博引,考證嚴謹,看得齣背後付齣瞭巨大的心血。對於我這個業餘愛好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絕佳的階梯,幫助我從淺層的認知跨越到更深層次的理解。每當遇到一些自己先前睏惑不解的地方,書中的論述總能給齣令人信服的解釋,邏輯鏈條完整而堅固。讀完之後,我對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精神睏境和他們所處的曆史位置,都有瞭一個更為立體和豐滿的認知,感覺自己的知識體係得到瞭極大的拓展和補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