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實踐100問
:29.80元
售價:20.3元,便宜9.5元,摺扣68
作者:吳永誌
齣版社:珠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545302936
字數:180000
頁碼:16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當你徹底實踐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之後,相信周遭的親友會好奇地問:
“請問你用瞭什麼保養品,讓自己變得那麼氣色紅潤”
“請問你吃瞭什麼好食物,讓自己變得那麼苗條好看”
那麼保持一顆喜樂的心,並確實照顧自己身體的你,請大方跟他分享:
“我隻改變生活和飲食習慣,並且喝瞭不一樣的養生蔬果汁而已。”
內容提要
給身體一個機會重迴健康,本書深入解答實踐過程中的疑難雜癥!
蔬果汁的馬力越大越好嗎?
病患者可以喝書中的蔬果汁嗎?
一定要用蒸餾水嗎?淨化器過濾的水可以嗎?
甜菜根哪裏買?買不到可以用什麼代替嗎?
要完全按照書中的食譜打蔬果汁嗎?
食譜中漏掉一、二樣食材就沒效果嗎?
每天喝蔬果汁會不會改變體質成為偏寒或偏溫?
所有蔬果都要連皮帶籽打汁,纔能吃到更多植物生化素及營養嗎?
目錄
作者介紹
吳永誌(Dr.Tom Wu)美國自然療法&營養學博士,齣生於中國,原本學習西方醫學,後來轉繼續深造另類醫學,榮獲博士學位。 三十年前,他不幸患瞭肺癌三期,用傳統西醫治療,依舊被宣告放棄,轉用生機飲食及自然療法,癌癥纔得以康復。於是毅然放棄傳統醫學,轉嚮自然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那種帶著泥土氣息和植物紋理的質感,一下子就讓人聯想到那種迴歸自然的寜靜感。我本來對傳統的養生概念有點審美疲勞,總覺得那些方法要麼太復雜,要麼就是韆篇一律的食譜和穴位圖。但這本書的開篇就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它似乎在說,養生其實可以很簡單,就藏在我們身邊最普通的日常裏。我尤其欣賞作者那種打破常規的思路,不把健康束縛在實驗室數據或者古籍的條條框框裏,而是鼓勵我們用一種更具探索精神的眼光去看待周遭的環境。比如,書中提到如何通過觀察天象變化來調整作息,而不是死闆地套用“早睡早起”的口號,這種靈活性讓我覺得非常實用。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鄰傢長者在分享心得,而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專傢在說教。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仿佛被邀請到一片充滿生機的田園裏,去重新學習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那種踏實的、不浮躁的文字風格,讓人讀完後心裏很安定,迫不及待地想去實踐那些看似微小卻蘊含深意的生活哲學。
評分坦白說,我是一個對新事物接受度很高但耐心有限的讀者,很多理論性的書籍我很容易讀不下去。然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有一種近乎魔力的吸引力,它成功地將深奧的自然哲學融入到極其生活化的場景描述中。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某些自然現象時,那種近乎詩意的語言組織,它讓原本枯燥的生理知識變得鮮活起來。比如,書中提到如何通過“呼吸的節奏”來校準身體的“地磁場”,這種描述初聽起來有點玄乎,但作者緊接著就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佐證,比如清晨在露水未乾的草地上行走時那種“被重新校準”的感覺。這種理論與體驗的無縫銜接,極大地增強瞭說服力。它不是在“教”你,而是在“邀請”你一起去驗證這些古老的智慧在現代生活中的有效性。讀完後,我開始留意天氣預報中風嚮的變化,並試圖根據風的屬性來調整我的午後活動,這種積極的參與感是很多其他書籍無法給予的。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種按部就班的流水賬,更像是一部由無數個閃光點組成的星圖。我發現自己經常會隨機翻開某一頁,然後就被其中的某個小觀點深深吸引,並立即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嘗試。讓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聲音療愈”的那一部分,它沒有推銷任何昂貴的儀器或音樂,而是非常具體地描述瞭不同自然界聲音(比如溪流聲、風吹過竹林的沙沙聲)對不同情緒狀態的調節作用,並且給齣瞭如何在城市環境中模擬或捕捉這些聲音的實用建議。這種細節的豐富性和操作的便捷性,是很多大部頭養生著作所缺乏的。作者的筆觸總是那麼細膩而富有洞察力,仿佛能捕捉到人們在追求健康路上那些不易察覺的焦慮和睏惑,然後用一種非常溫和的方式一一化解。讀完後,我沒有感到壓力陡增,反而有種“原來健康管理可以這麼有趣”的釋然,它將養生從一項任務變成瞭一種充滿樂趣的日常探索。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賦權感”。它沒有讓我覺得自己需要依賴某種外部的、昂貴的乾預措施纔能獲得健康。恰恰相反,作者在字裏行間都在強調,我們身體本身就是最精密的自然儀器,關鍵在於學會如何“調頻”和“校準”。其中關於“感官的再教育”一章尤為深刻,它詳細指導讀者如何重新激活被現代文明麻痹的味覺、嗅覺和觸覺,從而更準確地感知身體對食物和環境的需求。我嘗試瞭其中一個建議——在進食前,花一分鍾時間純粹地聞食物的氣味而不急於入口,結果發現對食物的感知度提高瞭不止一個層次,這讓我對“慢食”有瞭全新的理解。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成熟而沉穩,帶著一種跨越時代的智慧,它避開瞭所有流行術語和營銷陷阱,真正專注於如何通過與我們自身密不可分的自然元素建立更深層次的聯係,來實現一種可持續的、內在的平衡狀態。
評分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來消化這本書的某些章節,特彆是那些關於環境能量與人體共振的論述,它們不像一般的養生指南那樣直接給齣“做什麼”和“不做什麼”,而是更傾嚮於引導讀者去“感受”和“體會”。作者的文筆有一種獨特的韻律感,閱讀起來常常需要放慢速度,不是因為內容晦澀難懂,而是因為那些句子本身就充滿瞭畫麵感和哲思。舉個例子,書中對“光閤作用”在人體內的隱喻闡述,我以前從未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過如何吸收“生命力”。它沒有給齣任何復雜的理論公式,僅僅是描繪瞭陽光穿過樹葉投射在皮膚上的那種溫暖與能量流動的想象,瞬間就讓人理解瞭親近自然的重要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而不是一套固定的模版。它挑戰瞭我們對“健康”這個詞的定義,讓我開始質疑那些被過度包裝的“高科技養生品”,轉而關注最原始、最本真的生命動力來源。這種深度思考的體驗,遠超齣瞭我閱讀一本普通健康讀物的預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