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实践100问
: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吴永志
出版社:珠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545302936
字数:180000
页码:16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当你彻底实践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之后,相信周遭的亲友会好奇地问:
“请问你用了什么保养品,让自己变得那么气色红润”
“请问你吃了什么好食物,让自己变得那么苗条好看”
那么保持一颗喜乐的心,并确实照顾自己身体的你,请大方跟他分享:
“我只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并且喝了不一样的养生蔬果汁而已。”
内容提要
给身体一个机会重回健康,本书深入解答实践过程中的疑难杂症!
蔬果汁的马力越大越好吗?
病患者可以喝书中的蔬果汁吗?
一定要用蒸馏水吗?净化器过滤的水可以吗?
甜菜根哪里买?买不到可以用什么代替吗?
要完全按照书中的食谱打蔬果汁吗?
食谱中漏掉一、二样食材就没效果吗?
每天喝蔬果汁会不会改变体质成为偏寒或偏温?
所有蔬果都要连皮带籽打汁,才能吃到更多植物生化素及营养吗?
目录
作者介绍
吴永志(Dr.Tom Wu)美国自然疗法&营养学博士,出生于中国,原本学习西方医学,后来转继续深造另类医学,荣获博士学位。 三十年前,他不幸患了肺癌三期,用传统西医治疗,依旧被宣告放弃,转用生机饮食及自然疗法,癌症才得以康复。于是毅然放弃传统医学,转向自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带着泥土气息和植物纹理的质感,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那种回归自然的宁静感。我本来对传统的养生概念有点审美疲劳,总觉得那些方法要么太复杂,要么就是千篇一律的食谱和穴位图。但这本书的开篇就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似乎在说,养生其实可以很简单,就藏在我们身边最普通的日常里。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打破常规的思路,不把健康束缚在实验室数据或者古籍的条条框框里,而是鼓励我们用一种更具探索精神的眼光去看待周遭的环境。比如,书中提到如何通过观察天象变化来调整作息,而不是死板地套用“早睡早起”的口号,这种灵活性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长者在分享心得,而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专家在说教。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被邀请到一片充满生机的田园里,去重新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那种踏实的、不浮躁的文字风格,让人读完后心里很安定,迫不及待地想去实践那些看似微小却蕴含深意的生活哲学。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对新事物接受度很高但耐心有限的读者,很多理论性的书籍我很容易读不下去。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有一种近乎魔力的吸引力,它成功地将深奥的自然哲学融入到极其生活化的场景描述中。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某些自然现象时,那种近乎诗意的语言组织,它让原本枯燥的生理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比如,书中提到如何通过“呼吸的节奏”来校准身体的“地磁场”,这种描述初听起来有点玄乎,但作者紧接着就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佐证,比如清晨在露水未干的草地上行走时那种“被重新校准”的感觉。这种理论与体验的无缝衔接,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它不是在“教”你,而是在“邀请”你一起去验证这些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有效性。读完后,我开始留意天气预报中风向的变化,并试图根据风的属性来调整我的午后活动,这种积极的参与感是很多其他书籍无法给予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赋权感”。它没有让我觉得自己需要依赖某种外部的、昂贵的干预措施才能获得健康。恰恰相反,作者在字里行间都在强调,我们身体本身就是最精密的自然仪器,关键在于学会如何“调频”和“校准”。其中关于“感官的再教育”一章尤为深刻,它详细指导读者如何重新激活被现代文明麻痹的味觉、嗅觉和触觉,从而更准确地感知身体对食物和环境的需求。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建议——在进食前,花一分钟时间纯粹地闻食物的气味而不急于入口,结果发现对食物的感知度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这让我对“慢食”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成熟而沉稳,带着一种跨越时代的智慧,它避开了所有流行术语和营销陷阱,真正专注于如何通过与我们自身密不可分的自然元素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来实现一种可持续的、内在的平衡状态。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流水账,更像是一部由无数个闪光点组成的星图。我发现自己经常会随机翻开某一页,然后就被其中的某个小观点深深吸引,并立即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尝试。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声音疗愈”的那一部分,它没有推销任何昂贵的仪器或音乐,而是非常具体地描述了不同自然界声音(比如溪流声、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调节作用,并且给出了如何在城市环境中模拟或捕捉这些声音的实用建议。这种细节的丰富性和操作的便捷性,是很多大部头养生著作所缺乏的。作者的笔触总是那么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仿佛能捕捉到人们在追求健康路上那些不易察觉的焦虑和困惑,然后用一种非常温和的方式一一化解。读完后,我没有感到压力陡增,反而有种“原来健康管理可以这么有趣”的释然,它将养生从一项任务变成了一种充满乐趣的日常探索。
评分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消化这本书的某些章节,特别是那些关于环境能量与人体共振的论述,它们不像一般的养生指南那样直接给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而是更倾向于引导读者去“感受”和“体会”。作者的文笔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阅读起来常常需要放慢速度,不是因为内容晦涩难懂,而是因为那些句子本身就充满了画面感和哲思。举个例子,书中对“光合作用”在人体内的隐喻阐述,我以前从未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如何吸收“生命力”。它没有给出任何复杂的理论公式,仅仅是描绘了阳光穿过树叶投射在皮肤上的那种温暖与能量流动的想象,瞬间就让人理解了亲近自然的重要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而不是一套固定的模版。它挑战了我们对“健康”这个词的定义,让我开始质疑那些被过度包装的“高科技养生品”,转而关注最原始、最本真的生命动力来源。这种深度思考的体验,远超出了我阅读一本普通健康读物的预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