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物理學史話 在悖論中前行
定價:49.00元
作者:汪振東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11548076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在眾多學科之中,物理學是極為不同的。它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基礎,許多學科都是從物理學中發展而來的。相信很多讀者都驚嘆於物理定律描述真實世界的精妙之處,也有很多人止步於煩瑣的理論計算。 那麼,物理學這座宏廈是如何搭建而成的?本書作者基於多年來對物理學的熱愛,嘗試采用中國傳統的章迴體格式,將各個時期物理學的重大進展、基本思想以及主要定理融入到真實的故事當中,展示瞭物理學的麯摺發展曆程,並用生動的筆觸講述瞭亞裏士多德、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人物鮮為人知的一麵。你在閱讀過程中若能偶爾捧腹一笑,便是對我們的鼓勵。
內容提要
從亞裏士多德到牛頓再到愛因斯坦,從行星運動三大定律到經典力學再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這些的人物不斷探索物質世界的規律,一次又一次革新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由此我們纔得以不斷接近事物的本質。然而,物理學的每一次進步都需要人類付齣巨大的努力。本書以時間為主綫,通過一段段生動的故事展現物理學的發展曆程,以曆史的眼光看待這些正確的理論以及已被拋棄的錯誤理論對物理學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同時,書中也介紹瞭一些物理學傢之間的恩怨糾葛,力圖還原曆史人物的真實麵貌。本書可供對物理學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目錄
第 一部分 經典力學 1第 一迴 從古希臘說起 2
第二迴 地心說 9
第三迴 不的日心說 15
第四迴 伯樂與韆裏馬 20
第五迴 近代物理學的開端 24
第六迴 宇宙的新發現 30
第七迴 一個美麗的實驗 38
第八迴 一個淒美的故事 43
第九迴 淺談微積分 50
第十迴 力學三大定律 57
第十一迴 蘋果的故事 61
第十二迴 牛頓與上帝 67
第十三迴 有趣的天文測量 72
第二部分 電磁學 79第十四迴 靜電學簡史 80
第十五迴 從青蛙腿到持續電流 85
第十六迴 尋找電與磁的聯係 89
第十七迴 電動力學 92
第十八迴 電磁感應 98
第十九迴 電磁學的大統一 106
第二十迴 波 111
第二十一迴 尋找電磁波 116
第三部分 熱力學和統計力學 121
第二十二迴 熱力學簡史 122
第二十三迴 熱的本質 129
第二十四迴 熱力學 135
第二十五迴 統計力學 142
第四部分 光學 149
第二十六迴 光,波或微粒? 150
第二十七迴 光譜的故事 156
第二十八迴 光速的測量 163
第五部分 相對論 169
第二十九迴 第 一朵烏雲 170
第三十迴 為以太辯護 175
第三十一迴 愛因斯坦與狹義相對論 179
第三十二迴 關於狹義相對論的一些淺見 186
第三十三迴 愛因斯坦的睏惑 192
第三十四迴 廣義相對論 198
第六部分 量子力學 205
第三十五迴 微觀世界 206
第三十六迴 黑體輻射 213
第三十七迴 光電效應 217
第三十八迴 原子的核模型 219
第三十九迴 量子軌道 224
第四十迴 電子的故事 228
第四十一迴 矩陣力學 235
附一迴 愛因斯坦與諾貝爾奬 237
第四十二迴 電子也可以是波 240
第四十三迴 一個鬼魅般的實驗 244
第四十四迴 纔子薛定諤 247
第四十五迴 波動力學與矩陣力學 250
第四十六迴 不確定原理和互補原理 253
第四十七迴 愛因斯坦與玻爾的“戰爭” 256
第四十八迴 EPR佯謬與薛定諤的貓 262
第四十九迴 愛因斯坦的憂傷 266
第七部分 宇宙學 271
第五十迴 宇宙在運動 272
第五十一迴 探索宇宙起源 275
第五十二迴 神奇的中子 278
第五十三迴 恒星的命運 282
第五十四迴 尋找大爆炸的證據 285
第五十五迴 黑洞 288
第五十六迴 奇點可以存在 292
第八部分 量子場論及弦理論概述 295
第五十七迴 量子場論概述 296
第五十八迴 後的統一? 298
作者介紹
汪振東:先後畢業於西安郵電學院(本科)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曾在中國科學院物理學院學習,後在中國科學院國傢授時中心工作,參與研究原子鍾、時間比對以及北鬥等諸多項目,對基礎物理有深刻的瞭解。
文摘
序言
每次接觸到科學史,我都會被其中蘊含的智慧與堅持所深深打動。尤其是物理學,這個似乎永遠在挑戰我們認知極限的學科,它的發展過程本身就充滿瞭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本書的標題《在悖論中前行》,深深地吸引瞭我。我一直覺得,科學的進步並非是簡單的綫性纍加,而是在不斷的質疑、反思和突破中實現的。我很好奇,那些看似無法解釋的“悖論”,在物理學史上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它們是阻礙,還是機遇?是絆腳石,還是墊腳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生動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為我展現物理學是如何在這些“悖論”的挑戰下,不斷修正、發展,最終達到新的高度。我渴望在這本書中,看到那些偉大的思想傢們,是如何在思維的睏境中,找到前進的方嚮,並最終推動物理學走嚮更廣闊的天地。
評分我一直對科學傢的思維方式非常著迷。他們是如何在眾多可能性中,找到那條通往真理的道路?尤其是物理學傢,他們研究的是最抽象、最令人費解的領域,但他們的理論卻能準確地描述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這本書的標題《在悖論中前行》,恰恰點齣瞭我一直以來對物理學發展過程的猜想。我總覺得,科學的進步不是一帆風順的,肯定充滿瞭各種質疑、反對和看似無法解決的矛盾。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揭示這些“悖論”的真實麵貌,它們是如何在當時的科學框架內齣現的,又是什麼樣的思想突破,最終化解瞭這些矛盾。我很好奇,那些偉大的物理學理論,最初是否也曾被視為“異端邪說”,是否也曾麵臨著巨大的阻力?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瞭解那些在質疑聲中堅持信念的科學傢們,他們是如何在一次次思維的碰撞中,推動物理學走嚮更深遠的未知。
評分我對物理學的興趣,更多地源於對世界運行規律的好奇,而非對具體公式的鑽研。我總覺得,科學的魅力在於它能夠解釋我們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現象,並揭示其背後的深層邏輯。而物理學,作為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組成和運動規律的學科,其發展曆程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故事。這本書的名字,恰恰觸動瞭我內心的期待——《在悖論中前行》。我很好奇,所謂的“悖論”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齣現的?又是如何被剋服的?我期待這本書能以一種清晰且富有故事性的方式,講述那些在曆史長河中,物理學是如何在一次次的睏境與突破中,不斷自我更新和發展的。我希望作者能夠帶領我,去探尋那些曾經挑戰人類智慧極限的難題,去感受那些在思維的火花碰撞中,誕生的偉大理論。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內斂而富有力量。那種沉靜的色彩搭配,仿佛預示著一種深沉的思想探索。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學科的真正意義,不僅僅在於掌握其核心的理論和公式,更在於把握其發展的脈絡和背後的邏輯。而物理學,這個研究宇宙最基本規律的學科,其曆史本身就充滿瞭戲劇性。我腦海中浮現齣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的實驗,牛頓在蘋果樹下的頓悟,愛因斯坦在黑闆前的推演,這些偉大的瞬間,究竟是如何被當時的觀念所挑戰,又如何最終顛覆瞭整個物理學的版圖?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到這些曆史細節中,挖掘齣那些被人們忽略的、在爭議與碰撞中誕生的重要思想。特彆是“悖論”這個詞,它本身就帶著一種矛盾的魅力,讓我好奇作者將如何解讀這些看似無解的難題,以及這些難題是如何成為催化劑,推動物理學嚮前發展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帶領我進入一個思想的迷宮,讓我體驗那些在睏境中尋找齣路的智慧,感受科學探索的艱辛與偉大。
評分第一次翻開這本書,就被它深邃的標題所吸引——《在悖論中前行》。我一直對科學的演進過程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看似不閤理卻最終推動瞭學科發展的“錯誤”與“矛盾”。想象一下,那些偉大的思想傢們,是如何在看似僵死的難題麵前,激發齣智慧的火花,一步步撥開迷霧,最終抵達真理的彼岸。這本書沒有直接給我答案,但它營造瞭一種懸念,讓我迫不及待地想進入作者所描繪的物理學長河,去感受那種在質疑與探索中不斷前進的張力。我很好奇,物理學究竟經曆瞭多少個“不可能”的時刻,又有哪些看似荒謬的觀念,最終被證明是通往更深層理解的必經之路。我期望這本書能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揭示科學進步並非坦途,而是充滿瞭麯摺與反復,每一次突破都可能是對舊有認知體係的顛覆。這種“在悖論中前行”的敘事方式,本身就充滿瞭哲學意味,讓我對科學的本質有瞭更深層次的思考。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生動的筆觸,將那些枯燥的理論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讓我也能像一個旁觀者,親曆物理學發展史上的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