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百科图解战斗机
定价:32.80元
作者:瀚鼎文化工作室
出版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65136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各类战斗机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战斗机之间的长期较量促使其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百科图解战斗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读者了解到战斗机的基础知识,希望能满足军事爱好者的阅读需要。
《百科图解战斗机》适合军事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目录
章 战斗机概述
01.什么是战斗机
02.战斗机与攻击机
03.战斗机如何命名
04.“F”的来源
05.战斗机的外观
06.战斗机的构造与材料
07.战斗机的涂装及其作用
08.国籍徽帜
09.战斗机的燃料
10.战斗机座舱的座位数
11.战斗机座舱内飞行员的活动
12.飞行员的装备
13.飞行员
14.战斗机能飞多远
15.战斗机时速的发展
16.战斗机多大合适
17.产量多的战斗机
18.活塞式战斗机的发展历程
专题:流传不变的昵称
第二章 战斗机的种类与运用
19.战斗机的类别
20.舰载飞机与陆基飞机
21.舰载飞机的起降
22.航空母舰
23.木制战斗机
24.夜间战斗机
25.双体战斗机
26.火箭动力战斗机
27.寄生战斗机
28.水上喷气式战斗机
29.推进式螺旋桨战斗机
30.垂直起降战斗机
31.水上战斗机
32.衍生型战斗机
33.隐身战斗机
34.超声速飞行
35.超声速巡航
36.声爆
37.空对空作战
38.空中缠斗
39.空空导弹
40.空中加油
41.锁定
42.战斗机的大武器载荷量
43.电子对抗
44.对地攻击武器
45.防空武器
46.诱饵弹
47.轰炸机搭载的核导弹
48.航空火箭弹
49.红外线探测装置
50.风冷发动机向水冷发动机的升级
51.各国的假想敌部队
专题:真正不见踪影的隐身飞机
第三章 战斗机的组成与构造
52.如何驾驶战斗机
53.方向舵和升降舵
54.蜂腰状的机身
55.各种形状的机翼
56.副翼和扰流板
57.机翼上的襟翼
58.翼前缝条和前缘缝翼
59.前掠翼与斜向翼
60.翼身融合
61.飞机尾翼
62.三角翼机
63.无尾翼机和全翼机
64.座舱盖
65.座舱
66.吊舱
67.仪表板
68.射击瞄准具与平视显示器
69.通用挂架/发射架/炸弹挂架
70.驾驶操纵杆和发动机油门
71.活塞式发动机的类型
72.喷气式发动机
73.后燃室
74.燃料箱
75.推力重量比——现代航空发动机优劣的衡量标准
76.机枪与航炮的区别
77.子弹如何无碍地穿过螺旋桨旋转叶片
78.机枪和航炮的安装位置
79.如何使战斗机安全地降落
80.减速板
81.发动机进气口
82.飞行员的紧急逃生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真的花了心思,给人的整体感觉非常流畅且极具信息密度。它并没有像一些教材那样枯燥地罗列数据,而是巧妙地将技术细节与历史故事相结合,让每一架战斗机都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我喜欢它在介绍某款经典机型时,会追溯其研发背景,讲述设计师们在那个时代面临的挑战和突破,甚至会穿插一些鲜为人知的研发趣闻。这种叙事性的处理方式,使得冰冷的技术数据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对这些“空中巨兽”的诞生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对不同代战斗机的演变过程也有着清晰的脉络梳理,从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的蹒跚起步,到第四代、第五代隐身战机的横空出世,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伴随着对战争形态的深刻影响。我尤其欣赏它对一些关键技术,比如矢量推力、有源相控阵雷达、超视距空战理论等,进行的深入浅出的讲解。那些复杂的原理,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条理清晰,易于理解,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整本书读下来,不仅仅是看到了各种型号的战斗机,更是对现代空战技术的发展史有了一个宏观且深刻的认识。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知识渊博但又非常善于沟通的导师对话。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思维的启发。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经典”战机的深度挖掘。例如,它会详细分析某款战斗机的“长板”和“短板”,在不同环境下它的表现会如何,以及它为何能够成为一代经典。这种分析,不是简单地列举优点,而是深入到设计哲学和权衡之中,让我体会到工程上的智慧和艺术。书中还会引入一些关于“代际划分”的思考,它不仅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更会解释不同代战斗机在技术上、战术上的关键飞跃点。这让我对战斗机的发展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时,我会被书中对某个复杂技术的解释所吸引,例如,它会尝试用更易于理解的比喻来解释隐身技术的原理,或者用图示来展示先进火控系统的运作流程。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使得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也能领略到这些高深技术的魅力。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到自己对战斗机的理解,已经从最初的“好看”或者“厉害”,上升到了能够理解其内在逻辑和技术深度的高度。
评分这是一本能让你“沉浸式”体验的百科全书。它的优势在于,不仅仅停留在对战斗机外形的展示,更是深入到了其“灵魂”——也就是性能参数和作战能力。当它开始讲解某款飞机的机动性时,你会看到关于滚转速率、过载极限、爬升率等一系列数据,而这些数据又会与飞机所采用的先进气动布局、动力系统紧密联系起来。我发现,书中对于不同时期战斗机所扮演的“角色”也有着非常独到的分析。例如,对于早期截击机,它会强调其速度和爬升率的优势,以应对当时轰炸机威胁;而对于现代多用途战斗机,则会突出其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和信息感知能力。这种分析角度,让我看到了战斗机设计并非是孤立的技术堆砌,而是与时代背景、作战需求息息相关的产物。书中还会涉及一些关于空战战术的讨论,虽然篇幅不一定很长,但却能点醒我很多平常难以察觉的作战细节。例如,它会解释为什么某些战斗机在特定战术下会占据优势,或者某个设计上的权衡是如何影响其在实战中的表现。总的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视角来理解战斗机,让我觉得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评分这本图文并茂的百科全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战斗机世界。我惊叹于它对于细节的专注,不仅仅是外部造型,甚至连一些不常被注意到的内部结构,例如发动机进气道的设计,尾翼的调节机制,以及座舱内的电子设备布局,都有细致的图解和说明。这种对细节的苛求,让每一款战斗机在我心中都变得更加鲜活和真实。它在介绍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战斗机时,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会对其设计风格、技术侧重点进行对比分析。例如,会点出美系战斗机注重“平衡性”和“多用途性”,而俄系战斗机则可能更强调“火力”和“野性”。这种跨国界的对比,让我对全球战斗机发展的脉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书中还会引入一些关于“概念机”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内容,这让我窥见了下一代战斗机的可能形态,激发了我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遐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战斗机的资料汇编,更像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航空史诗”,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忍不住一翻再翻的“硬核”读物。刚拿到手里,就被它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一种沉甸甸的质感,仿佛预示着里面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知识。翻开扉页,熟悉的出版社名称赫然在目,这让我对内容的严谨性和专业性有了初步的信心。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栩栩如生的插图,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绘画,更像是将一架架战斗机“请”进了我的书桌。从机翼的每一道弧线,到驾驶舱内部复杂的仪表盘,再到武器挂载点的细节,都描绘得细致入微,仿佛能触摸到金属的冰凉,闻到航空燃油的味道。每一张图都配有翔实的文字说明,不仅交代了飞机的型号、制造商,更深入地解析了其设计理念、技术亮点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有时,我会被一张特别的侧视图所吸引,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角度展现了飞机的整体轮廓,让我对它的空气动力学外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后,我会循着文字的指引,去探索它所配备的先进雷达系统、发动机推力参数,甚至是它在实战中的辉煌战绩。这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这个对军事航空略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地进入那个充满速度与激情的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