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中英文版:2015年博物馆版:2015 museum deition | 作者 | 美国新媒体联盟,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组 |
| 定价 | 45.00元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04670502 | 出版日期 | 2016-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博物馆未来五年的前景是什么?技术方面的哪些 趋势和重大研发将推动博物馆教育和解说的改变?我 们认为可以解决的挑战或难以克服的挑战是什么?我 们如何能够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制定实施战略?这些问 题以及技术应用和教育变革方面的类似问题54位 专家团体进行合作研究和讨论,并通过与巴尔波亚公 园在线合作公司(BPOC)联合完成了《新媒体联盟地平 线报告(2015年博物馆版中英文版)》。新媒体联盟地 平线系列报告展示了技术发展在未来五年对全球各地 的博物馆教育和解说功能的影响。本书由美国新媒体 联盟*。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概要导言加快博物馆技术应用的关键趋势 >扩大创造力的界限 远期影响:在五年或更长时间内推动博物馆采用技术 >私营公司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兴起 远期影响:在五年或更长时间内推动博物馆采用新技术 >越来越多的跨机构协作 中期影响:在三至五年内推动博物馆采用技术 >越来越重视用于博物馆经营的数据分析 中期影响:在三至五年内推动博物馆采用技术 >扩大参观者的概念 近期影响:在未来一两年内推动博物馆采用技术 >越来越重视参与式体验 近期影响:在未来一两年内推动博物馆采用技术阻碍博物馆采用技术的重大挑战 >制定数字化战略 可以战胜的挑战:我们理解并知道如何解决的那些挑战 >提高博物馆专业人员的数字化素养 可以战胜的挑战:我们理解并知道如何解决的那些挑战 >平衡联网的和未联网的生活 难以应对的挑战:理解但难以找到解决方案的挑战 >测评新技术的影响 难以应对的挑战:理解但难以找到解决方案的挑战 >在技术、工作流程和基础设施方面保持先进性 棘手的挑战:复杂到难以定义,更谈不上如何解决的那些挑战 >隐私问题 棘手的挑战:复杂到难以定义,更谈不上如何解决的那些挑战博物馆教育和解说技术的重要发展 >自带设备(BYOD) 预期投入应用时间:一年以内 >游戏和游戏化 预期投入应用时间:一年以内 >位基服务 预期投入应用时间:两到三年 >创客空间 预期投入应用时间:两到三年 >自然用户界面 预期投入应用时间:四至五年 >物联网 预期投入应用时间:四至五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年博物馆版)专家组成员名单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是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对年度博物馆科技发展进行的综述和分析。该报告启动于2002年,到2015年底,已经发布31份报告,被多个国家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本年度报告阐述了在博物馆应用的*兴技术和其发展趋势,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给各类场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技场馆如何适应时代潮流,把技术和服务相结合,带到科技场馆向现代化发展。该书对科技场馆乃至科普领域都有重要的知道作用。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阅读《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中英文版:2015年博物馆版》,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脉搏。2015年,恰逢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移动设备日益普及的关键时期,这份报告精准地捕捉到了新媒体对博物馆生态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报告中关于“无处不在的博物馆”的构想,让我浮想联翩。我设想,报告会描绘一个未来博物馆的场景: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智能手表,与博物馆建立连接。通过AR技术,手机屏幕上的虚拟导览员可以带领观众“走进”展品;通过VR设备,观众可以沉浸式地体验遥远的古代文明。报告还可能深入探讨“数据驱动的决策”的重要性,分析如何利用观众的行为数据,来优化展览的设计、活动的策划,甚至馆藏的展示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博物馆运营模式,将艺术性和科学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尤其对报告中可能提出的“个性化体验”感到好奇,设想未来的博物馆能否根据每个观众的兴趣和学习风格,提供定制化的导览路线和内容推荐。这份报告,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去窥探一个更加智能、更加个性化、更加贴近大众的博物馆的未来。
评分作为一名在博物馆工作了多年的从业者,我对《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中英文版:2015年博物馆版》的出版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我一直致力于探索新媒体在博物馆实践中的应用。我期待这份报告能为我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启发。报告中关于“数字能力建设”的部分,对我来说尤为重要。我设想,报告会详细阐述博物馆员工需要具备哪些新的技能,例如数据分析、社交媒体运营、多媒体内容制作等等。同时,报告可能还会提出一些关于如何进行员工培训、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的建议,以应对日益加速的技术变革。此外,关于“衡量新媒体的有效性”的讨论,我猜测也会是报告的一个重点。在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媒体项目后,如何科学地评估其效果,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改进工作的依据,是每一个博物馆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报告可能会提供一些关键绩效指标(KPIs)的框架,以及分析用户参与度、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案例。这份报告,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前沿趋势的梳理,更是一份帮助我们在日益复杂的数字环境中,找到方向、提升专业能力、优化服务质量的宝贵工具。
评分读完《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中英文版:2015年博物馆版》,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关于博物馆未来图景的思想风暴。报告不仅是一份技术趋势的预测,更是一份对博物馆使命与角色的深度反思。我尤其被那些关于“参与式文化”的论述所吸引,报告中可能强调了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鼓励观众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这可能包括众包内容、用户生成的故事,甚至是观众共同策展的模式。这让我联想到,一个博物馆不再仅仅是陈列历史的殿堂,更可能成为一个汇聚集体记忆、激发社群认同的动态空间。报告中对“数字叙事”的探讨也让我印象深刻,它揭示了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将静态的展品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让观众在情感上与历史产生共鸣。我设想,报告可能会列举一些成功的数字叙事案例,例如通过互动式地图讲述文物背后的迁徙故事,或者利用动画还原古代生活的场景。这种叙事方式的革新,无疑能够极大地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的观众。这份报告,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博物馆的可能,它不再受限于物理空间,而是通过数字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受众。
评分作为一名对博物馆行业发展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密切关注着新媒体与传统文化传播的融合。当我得知《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中英文版:2015年博物馆版》出版时,我的内心是无比期待的。这份报告,顾名思义,必然深入探讨了2015年那个节点,新媒体技术如何重塑博物馆的展示、互动和教育模式。我设想着,报告中会详细剖析当年涌现出的各种创新案例,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在文物复原和场景再现上的应用,到社交媒体如何成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报告可能还会分析大数据在理解观众行为、优化展览内容方面的潜力,以及移动端应用如何打破时空限制,让博物馆的知识触手可及。同时,我更关注的是,报告会如何梳理这些新媒体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机遇与挑战。例如,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保持博物馆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如何应对数字鸿沟,确保所有观众都能平等地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2015年,正值许多技术开始崭露头角,但尚未完全普及的时期,这份报告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历史性观察视角,去理解技术如何悄然改变着我们与文化遗产的连接方式,以及博物馆人为此付出的努力和探索。
评分《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中英文版:2015年博物馆版》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刻的视角,去理解新媒体技术在2015年如何开始影响博物馆的生态系统。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知识传播的民主化”的论述。报告可能强调,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信息传播的壁垒,让博物馆的知识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触达更广泛的受众。这可能涉及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科普,通过播客分享专家讲座,或者开发互动式的在线学习资源。我设想,报告会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新渠道,激发公众对历史、艺术和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我也期待报告中能够深入分析“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这一议题。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记录、保存和展示珍贵的文化遗产,避免其在时间流逝中消亡,是博物馆面临的重大挑战。报告可能会介绍一些创新的数字化手段,例如3D扫描、高精度摄影等,以及如何将这些数字化的遗产内容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利用。这份报告,对于我理解技术进步如何驱动文化传播的创新,以及如何让博物馆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