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数字信号处理
定价:39.00元
作者:朱冰莲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1211346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地阐述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实现方法。全书共7章。前两章讨论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系统、z变换和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和频率响应;第3章讲述数字谱分析,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第4章和第5章分别讨论iir和fir数字滤波器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第6章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实现,包括数字滤波器的结构,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有限字长效应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软件实现和硬件实现;第7章讨论多速率信号处理基础。在各章中,结合内容介绍相应的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函数,并给出了用matlab求解问题的程序。各章中安排有丰富的思考题、习题和上机题。
《数字信号处理》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绪论
0.1 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
0.2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与数字信号处理学科内容
0.3 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
0.4 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及应用
章 离散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系统
1.1 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
1.1.1 理想采样
1.1.2 矩形脉冲采样
1.2 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1.2.1 序列的表示方法
1.2.2 序列的基本运算
1.2.3 常用典型序列
1.2.4 序列的分类
1.2.5 用单位脉冲序列表示任意序列
1.2.6 离散信号的matlab表示和序列运算的matlab实现
1.3 离散时间系统
1.3.1 线性系统
1.3.2 非移变系统
1.3.3 线性非移变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与线性卷积和
1.3.4 线性非移变系统的性质
1.3.5 因果系统
1.3.6 稳定系统
1.4 离散线性非移变系统与差分方程
1.4.1 用差分方程描述离散线性非移变系统
1.4.2 递推法解差分方程
1.4.3 用matlab求解差分方程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2.1 z变换
2.1.1 z变换的定义和收敛域
2.1.2 逆z变换
2.1.3 z变换的性质
2.1.4 用matlab计算z变换
2.2 单边z变换
2.2.1 单边z变换及其性质
2.2.2 用单边z变换解差分方程
2.3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2.3.1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2.3.2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2.3.3 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2.4 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和频率响应
2.4.1 系统函数与差分方程的关系
2.4.2 因果稳定系统的系统函数
2.4.3 系统频率响应的意义及几何确定
2.4.4 数字全通系统与小相移系统
2.4.5 用matlab分析系统频率响应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快速算法
3.1 傅里叶变换的几种可能形式
3.2 离散傅里叶级数
3.2.1 离散傅里叶级数的导入
3.2.2 离散傅里叶级数的性质
3.3 离散傅里叶变换
3.3.1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导入
3.3.2 dft的性质
3.3.3 dft性质的应用
3.4 频率采样理论
3.4.1 频率采样
3.4.2 内插
3.4.3 dft与dtft和z变换的关系
3.5 利用dft计算模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5.1 利用dft计算模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5.2 利用dft计算模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可能造成的误差
3.5.3 用dft进行谱分析的有关参数选择原则
3.6 傅里叶变换的快速算法——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3.6.1 dft运算的特点及减少计算量的途径
3.6.2 按时间抽取的基-2 fft算法(库利-图基算法)
3.6.3 按频率抽取的基-2 fft算法(桑德-图基算法)
3.6.4 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
3.6.5 n为复合数的fft算法
3.7 线性调频z变换(chirp-z变换)
3.8 线性卷积的fft算法
3.8.1 有限长序列线性卷积的fft算法
3.8.2 分段卷积
3.9 用matlab计算dft和线性卷积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1 数字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概念
4.1.1 数字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4.1.2 数字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步骤
4.2 模拟滤波器的设计
4.2.1 由幅度平方函数来确定系统函数
4.2.2 巴特沃斯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4.2.3 切比雪夫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4.2.4 椭圆滤波器
4.2.5 模拟高通、带通及带阻滤波器设计
4.3 模拟滤波器映射成数字滤波器的方法
4.3.1 冲激响应不变法
4.3.2 双线性变换法
4.4 iir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方法
4.5 设计举例
4.6 用matlab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1 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条件和特点
5.1.1 线性相位条件
5.1.2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幅度特点
5.1.3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零点分布特点
5.2 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
5.2.1 设计原理
5.2.2 矩形窗截断的影响
5.2.3 常用窗函数
5.2.4 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步骤
5.2.5 设计举例
5.3 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滤波器
5.3.1 设计原理
5.3.2 线性相位约束条件
5.3.3 过渡带采样的优化设计
5.3.4 频率采样法设计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步骤
*5.3.5 频率采样的两种方法
5.4 fir数字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5.5 用matlab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5.5.1 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5.5.2 频率取样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5.5.3 等纹波fir滤波器设计
5.6 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
6.1 数字滤波器的结构
6.1.1 i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6.1.2 f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6.1.3 数字滤波器的格型结构
6.1.4 数字滤波器的转置结构
6.1.5 数字滤波器结构的matlab实现
6.2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的有限字长效应分析
6.2.1 二进制数的表示和量化
6.2.2 a/d变换的量化效应
6.2.3 系数量化对数字滤波器的影响
6.2.4 系数量化误差的matlab分析
6.2.5 数字滤波器定点制运算中的有限字长效应
6.2.6 有限字长效应的matlb分析
6.3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
6.3.1 数字信号处理的软件实现
6.3.2 基于通用的可编程dsp芯片的数字信号处理实现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多速率信号处理基础
7.1 整数因子抽取
7.2 整数因子插值
7.3 采样率的分数倍转换
7.4 多速率系统的多相滤波结构
7.4.1 抽取器与插值器的恒等变换
7.4.2 抽取和插值的多相滤波器结构
7.5 用matlab实现采样率转换
思考题
习题
附录 matlab简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尝试阅读过几本同类题材的书籍,它们大多侧重于纯粹的理论证明或者仅仅是工具的使用手册,缺乏对核心思想的深度挖掘。而这本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花费了相当的篇幅去探讨“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选择某一种算法的优劣。比如,在讨论IIR和FIR滤波器结构时,作者不仅仅给出了设计公式,更深入地分析了两者在相位响应、计算复杂度以及稳定性方面的权衡,甚至还加入了关于量化误差对实际系统性能影响的探讨。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立体化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计算,更是如何像一个真正的系统工程师那样去思考和决策,这种深层次的洞察力是任何公式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自学这本书有点打怵,毕竟涉及到的数学工具确实不少。然而,这本书的习题设计简直是神来之笔。它们绝非简单的概念复述,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工程实践中的常见场景。比如,在介绍FFT算法的那一章后面,配套的练习题就要求读者自行编写代码来对比不同窗函数对频谱泄漏的影响,这种“动手做”的要求极大地巩固了我的理解。而且,这本书的难度梯度控制得非常平滑,从基础的直接形式滤波器的系数计算,到后面涉及到的自适应滤波器的收敛性分析,每提升一个台阶,作者都会用一个精心设计的例题来帮你适应新的思维模式。对于我这种更偏向应用导向的学习者来说,这种结构简直是量身定制,让我感觉每完成一章,我的实战能力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为鲜明,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板着脸孔,反而带着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引导性。作者似乎总是在你感到困惑的那个节点上,用一句简短而精辟的话语将你点醒。行文流畅自然,偶尔还会出现一些幽默的笔触,使得原本可能略显枯燥的数学推导过程变得生动起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前沿研究成果时所保持的客观态度,既肯定了经典方法的价值,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当前技术可能面临的局限性,这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总的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富有耐心的导师,陪伴我在复杂的信号处理领域中稳步前行,其文字的力量在于化繁为简,寓教于乐。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洁大气,封面采用了一种哑光的深蓝色调,搭配烫金的字体,显得非常专业和有质感。初次拿到手时,我几乎立刻被它那种沉稳可靠的气质所吸引。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触感细腻,印刷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无论是公式的对齐、图表的绘制还是参考文献的格式,都显得井井有条,这对于需要反复查阅特定章节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便利。更不用说,随书附带的那个精美的索引卡片了,详细罗列了核心术语和页码,这在查找特定概念时简直是救星般的存在,体现了出版方对专业读者群体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本书的物理呈现本身,就为接下来的学习旅程定下了一个高标准的基调,让人对接下来的内容抱有极高的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严密得像是一台精密的仪器,作者显然在构建知识体系上下足了功夫。它不是那种堆砌概念的教科书,而是采用了一种“问题驱动”的学习路径。开篇从最基础的信号表示和采样理论入手,然后非常自然地过渡到Z变换和傅里叶分析在离散系统中的应用,每一步都像是为解开下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做好了扎实的前置准备。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卷积和滤波器设计时所使用的类比,那种生活化的例子瞬间点亮了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原本感觉遥不可及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书中对于理论推导的展开,既保留了足够的数学严谨性,又避免了过于晦涩的纯理论轰炸,总能及时穿插一些“小贴士”或者“历史回顾”,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不是枯燥的记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