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半导体数据手册 册
定价:128.00元
作者:(德)马德朗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603451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马德朗编著的《半导体数据手册(附光盘下)/Springer手册精选原版系列》内容涉及四面体键的化合物特性的实验数据,三、四、五、六族元素特性的实验数据,各族元素的二元化合物特性的实验数据,各族元素的三元化合物特性的实验数据以及硼,过渡金属和稀土化合物半导体特性的实验数据等主要方面,以及相关材料的晶体结构、电学特性、晶格属性、传输特性、光学特性、杂志和缺陷等。对于必要的背景知识和近期的发展均有较为完整和详细的阐述,适合不同层次的群体用于学习和研究。本册23章包括更多元素,更多二元化合物,更多三元化合物。
目录
C Further elements
11 Group III elements
11.0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boron
1 1.1 Physical properties of boron
12 Group V elements
12.0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12.1 Phosphorus (P)
12.2 Arsenic (As)
12.3 Antimony (Sb)
12.4 Bismuth (Bi)
13 Group VI elements
13.0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13.1 Sulfur (S)
13.2 Selenium (Se)
1 3.3 Tellurium (Te)
D Further binary pounds
14 IAx-IBy pounds
14.0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14.1 CsAu
14.2 RbAu
15 Ix-Vy pounds
15.0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15.1 I-V pounds (NaSb, KSb, RbSb, CsSb)
15.2 I3-Vpounds
15.2.1 Lattice parameters and melting temperatures
15.2.2 Li3Sb, Li3Bi
15.2.3 Na3Sb
15.2.4 K3Sb
15.2.5 Rb3Sb
15.2.6 Cs3Sb
15.2.7 Rb3Bi, Cs3Bi
15.3 I2-I-V pounds
15.3.1 Na2KSb
15.3.2 K2CsSb
15.3.3 Na2RbSb, Na2CsSb, K2RbSb, Rb2CsSb
16 Ix-VIy pounds
16.0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16.1 Cupric oxide (Cu0)
16.2 Cuprous oxide (Cu20)
16.3 Copper sulfides (Cu2S, Cu2_xS)
16.4 Copper selenides (Cu2Se, Cu2_xSe)
16.5 Copper tellurides (Cu2Te, Cu2_xTe)
16.6 Silver oxides (A9xOy)
16.7 Silver sulfide (Ag2S)
16.8 Silver selenide (Ag2Se)
16.9 Silver telluride (Ag2Te)
17 Ⅱx-Ⅳy pounds
17.0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17.1 Magnesium silicide (Mg2Si)
17.2 Magnesium germanide (Mg2Ge)
17.3 Magnesium stannide (Mg2Sn)
17.4 Magnesium plumbide (Mg2Pb)
17.5 Ca2Si, Ca2Sn, Ca2Pb
17.6 BaSi2, BaGe2, SrGe2
18 Ⅱx-Vy pounds
18.0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18.1 Magnesium arsenide (Mg3As2)
18.2 Zinc phosphide (2n3P2)
18.3 Zinc arsenide (2n3As2)
18.4 Cadmium phosphide (Cd3P2)
18.5 Cadmium arsenide (Cd3As2)
18.6 Zinc phosphide (ZnP2)
18.7 Zinc arsenide (ZnAs2)
18.8 Cadmium phosphide (CdP2)
18.9 Cadmium arsenide (CdAs2)
18.10 Cadmium tetraphosphide (CdP4)
18.11 Zinc antimonide (ZnSb)
19 Ⅱ-Ⅶ2 pounds
20 Ⅲx-Ⅵy pounds
21 Ⅲ-Ⅶ pounds
22 Ⅳ-V pounds
23 Ⅳx-Ⅵv pounds
24 Ⅳ-Ⅶ2 pounds
25 Ⅴx-Ⅵy pounds
E Further Ternary Compounds
F Boron, Transition Metal and Rare Earth Compounds with Semiconducting Properties
G Ternary rare earth pounds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知识体系构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处理逻辑极为出色,它采用了自底向上、层层递进的构建方式,堪称典范。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半导体物理方程,而是先从最基本的能带结构和载流子输运现象入手,逐步引入结区特性、MOSFET的I-V特性,最后再过渡到更复杂的混合信号器件模型。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法,确保了读者在接触高阶内容时,所有的基础知识点都已经牢固掌握,减少了“知识断层”的风险。我发现,作者在解释如“沟道长度调制效应”这类经典现象时,不仅给出了数学推导,还巧妙地结合了晶体管的物理尺寸变化图示,使得抽象的数学符号瞬间可视化。这种将理论模型与实际物理结构紧密结合的教学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记忆的深度。它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科学转化为清晰的工程语言,是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构建起扎实、全面且相互关联的半导体知识体系的权威著作。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精准到近乎冷酷的严谨”。它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叙事性或解释性的铺陈,开篇即直入主题,每一个技术术语的引入都遵循着最严格的定义,仿佛作者深知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工程师进行严谨设计和调试的基石。这种毫不妥协的精确性,对于资深研发人员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因为它省去了反复揣摩作者意图的时间,可以直接提取所需的数据和模型。举个例子,在描述某一特定材料的迁移率时,它提供的不仅是一个数值,还附带着温度依赖关系曲线的拟合公式,甚至连误差范围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种层层递进的深度挖掘,让人对信息的可靠性深信不疑。尽管初次接触可能会觉得有些晦涩难懂,但这正说明了其面向的专业深度——它不是一本科普读物,而是一本旨在成为“唯一参考标准”的技术圣经。对我个人而言,它就像一把极其锋利的手术刀,直接切入问题的核心,毫不拖泥带水,是进行高精度工程计算时不可或缺的参照物。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覆盖面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它像是一张巨大的、编织得密不透风的知识网。我惊喜地发现,它不仅系统性地梳理了基础器件的工作原理,还非常及时地涵盖了当前行业热点的一些新兴技术分支。例如,在处理高频器件的寄生效应建模时,它没有满足于经典的等效电路模型,而是深入探讨了基于三维电磁场仿真结果的修正方法,这一点在市面上大多数同类教材中是鲜少被如此深入探讨的。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对于不同工艺节点下的器件性能演变趋势,进行了跨越式的比较分析,这对于进行前瞻性技术选型和IP复用决策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在进行一次跨越不同技术世代的“时光旅行”,从几十年前的经典PN结到最新的FinFET结构,每一个关键技术转折点都被清晰地标注和解析。这种宏大的视野,使得读者不只是学会了“如何做”,更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发展”,极大地拓宽了技术认知的边界。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它绝对不是那种停留在理论象牙塔里的学术著作。我尤其欣赏其中穿插的那些大量、详尽的实验数据和典型应用案例。这些案例并非虚构的理想化场景,而是非常贴近实际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环节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在某个章节中,作者详细列举了一组因不同掺杂浓度梯度导致的阈值电压不匹配的真实数据表,并配以曲线图展示了这种不匹配如何影响电路的功耗和速度指标。这种“用数据说话”的叙事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书籍的说服力和操作指导性。我尝试根据书中提供的一个小型衰减器的设计流程进行推演,发现其步骤逻辑严密,每一步的参数选择都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和历史数据支撑,验证了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强大生命力。对于一线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帮你通过考试,而在于它能帮你解决明天早会上级抛出的那个棘手的技术难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颇具匠心,封面采用了略带磨砂质感的深蓝色调,中央印着烫金的书名,显得既专业又不失稳重。初次翻阅时,那种纸张特有的微涩触感,让人感觉手里拿的确实是一本沉甸甸的知识宝库。内容编排上,结构清晰得令人称道,目录部分详尽到每一章、每一节的小标题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即便是首次接触这个领域的新手,也能迅速定位到自己感兴趣或需要查阅的部分。整体排版布局非常合理,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疏密得当,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而且,书中大量的图表和示意图,制作精良,线条清晰,色彩搭配也十分克制和专业,没有丝毫花哨感,完全聚焦于信息传达的效率。这些图表往往能将复杂的物理原理或器件特性直观地展现出来,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门槛。可以感觉到,编者在细节处理上花费了巨大的心力,比如页眉页脚的精心设计,以及书签页的处理,都体现出一种对读者体验的尊重。这本书的物理质感和视觉呈现,让人在学习之余,也获得了一种阅读的愉悦感,非常适合作为案头工具书长期摆放和使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