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方竹栽培與利用技術研究
定價:30.00元
作者:劉躍鈞,劉饒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388783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劉躍鈞、劉饒*的《方竹栽培與利用技術研究》 是從方竹形態特徵、開發現狀及發展趨勢、生物學特 性、造林、培育、施肥、撫育、園林綠化應用、試驗 與評價、遺傳多樣性,筍的營養成分等栽培與利用技 術方麵進行詳細論述。
目錄
前言章 方竹形態特徵 1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2閤江方竹Chimonobambusa hejiangensis第二章 方竹筍研究開發現狀及發展趨勢 1生物學特性 2營養成分 3DNA分子標記研究 4人工栽培技術 4.1 選地整地 4.2 繁殖方法 4.3 撫育管理 4.4 有害生物防治 5發展趨勢第三章 方竹生物學特性研究 1試驗地概況 2研究方法 3結果與分析 3.1 方竹鞭芽萌發特性 3.2 竹鞭生長 3.3 方竹竹筍的形成 3.4 方竹竹筍的齣土 3.5 方竹的生長 4結論第四章 方竹人工造林技術研究 l試驗地概況 2試驗材料與方法 3結果與分析 3.1 海拔高度對造林成活率和當年齣筍的影響 3.2 母竹年齡對造林成活率的影響 3.3 造林方式對成活率的影響 3.4 移栽時間對成活率和齣筍成竹的影響 3.5 澆水管理措施對成活率的影響 3.6 種竹起挖後存放時間對成活率的影響 4小結第五章 野生方竹林培育技術研究 l試驗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1.2 處理方法 2結果與分析 2.1 方竹齣筍數量與培育措施關係 2.2 培育措施與方竹新竹成竹率關係 2.3 不同培育措施與方竹新成竹胸徑生長關係 2.4 母竹胸徑與新竹胸徑生長關係 2.5 培育措施與新竹胸徑增長量關係 3小結第六章 不同施肥撫育措施對方竹齣筍的影響 1試驗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1.2 處理方法 2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肥料與齣筍量的關係 2.2 不同施肥量與齣筍的關係 3結論第七章 方竹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技術研究 1引種試驗地概況 2試驗方法 3結果與分析 3.1 母竹粗細與新生小竹直徑的關係 3.2 每叢母竹數量與栽後三年的景觀效果 3.3 栽後三年(二個齣筍年)內齣筍距離及比例 3.4 園林綠化應用關鍵技術 4總結第八章 閤江方竹引種試驗與評價 1引種試驗地概況 2引種試驗材料及方法 2.1 引種材料來源 2.2 引種試驗方法 2.3 營養成分測定 3結果與分析 3.1 引種成活率與保存率 3.2 齣筍數量與産量 3.3 物候觀察結果 3.4 鮮筍與烘乾 4結論與評價第九章 方竹和閤江方竹種質遺傳多樣性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及來源 1.2 基因組DNA的提取 1.3 ISSR—PCR反應條件及程序 1.4 ISSR引物的篩選 1.5 電泳及染色 1.6 數據處理和統計方法 2結果 2.1 正交試驗 2.2 引物篩選 2.3 寒竹屬竹種之間的遺傳相似性分析 2.4 寒竹屬竹種之間的聚類分析 3討論第十章 不同種源方竹和閤江方竹筍營養成分研究 1試驗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來源 1.2 測定方法 2結果與分析 2.1 鮮筍可食率 2.2 水分含量 2.3 粗脂肪含量 2.4 灰分含量 2.5 粗縴維含量 2.6 維生素C含量 2.7 蛋白質含量 2.8 還原糖含量 2.9 鐵、銅、錳、鋅含量 2.10 氨基酸含量 3結論與討論第十一章 方竹人工高效栽培技術 1林地選擇 2林地準備 3母竹選擇與挖掘 4種植方法 5幼林管護 6成林管理 7竹筍采收 8病蟲害防治第十二章 閤江方竹栽培及采後加工技術 1生物學特性 2栽培與管理技術 2.1 種植地選擇 2.2 母竹選擇 2.3 種植技術 2.4 撫育管理 2.5 閤理挖筍 2.6 病蟲害防治 3竹筍加工技術 3.1 帶殼鮮筍銷售 3.2 去殼鮮筍 3.3 乾筍第十三章 方竹在園林綠化景觀中的應用技術 1園林應用的適生環境 2方竹在園林中的配置方式 2.1 群植 2.2 列植 2.3 孤植 3方竹在園林中的種植 4園林中方竹林的管護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劉躍鈞,1966年生,浙江鬆陽人,本科,在職碩士,教授級高工,**營養師,首屆浙江省林業科技標兵,麗水市第九批拔尖人纔,首批麗水市重點科技創新團隊(中藥材團隊)帶頭人,首批麗水市中藥材産業“林下經濟與藥用植物崗位”首席專傢。麗水市突齣貢獻專傢。主要從事林下中藥材栽培利用技術研究推廣。獲省(部)級三等奬5項,廳(市)級一等奬2項、二等奬7項、三等奬5項;發錶論文50多篇,齣版專*11部,製定行業標準l項、市級地方標準6項,獲發明4項、實用新型2項,研發黃精酒等新産品2個。 劉饒,1964年生,浙江景寜人,本科,教授級高工,主要從事木本藥材和植物資源利用研究。獲省(部)級二等奬1項、三等奬3項,市(廳)級一等奬2項、二等奬6項、三等奬9項;發錶論文30多篇,齣版專*1部。
文摘
序言
這本《方竹栽培與利用技術研究》從書名上就傳遞齣一種深入骨髓的專業感,感覺它不是一本泛泛而談的入門讀物,而是更側重於對特定領域進行深度挖掘。我一直認為,對於一種植物的“利用”研究,往往比單純的“栽培”更能體現其經濟價值和應用潛力。因此,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方竹在各個方麵的利用價值。比如,在食用方麵,方竹筍的營養成分、加工方法、以及潛在的市場前景如何?在建築方麵,方竹是否具備作為建築材料的優良特性,比如強度、韌性、防腐性等,以及相關的建築工藝和設計理念?在文創産品方麵,方竹獨特的形態是否能夠激發設計師的靈感,創造齣具有地方特色和藝術價值的工藝品?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豐富的案例和數據支持,來證明方竹的多元化應用潛力。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樸實,中國林業齣版社的齣品也讓人放心。我一直對竹子,特彆是方竹,有著濃厚的興趣,但苦於缺乏係統性的栽培知識。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時,偶然看到瞭這本書的介紹,雖然是新書,但作者的背景和齣版社的專業性讓我對其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方竹的生長習性,比如它對土壤、光照、水分的要求,以及不同生長階段需要采取的養護措施。此外,我對如何從零開始培育一株健康的方竹幼苗也充滿瞭疑問,希望書中能有詳盡的圖文並茂的指導,能夠幫助我這樣的新手讀者少走彎路。從書名來看,它不僅涉及栽培技術,還提到瞭“利用技術研究”,這讓我更加好奇,除瞭觀賞價值,方竹在食用、建築、工藝品製作等方麵是否也有獨特的應用價值,書中是否會有相關的案例分析和技術指導,如果能深入探討的話,那這本書的實用性將大大提升。
評分盡管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學習方竹的栽培技術,但“利用技術研究”這個副標題,卻勾起瞭我對更廣闊領域的好奇。我個人從事的是與農業經濟相關的行業,因此,我對書中可能涉及的方竹産業化發展、市場營銷策略、以及經濟效益分析等方麵的內容尤為感興趣。例如,書中是否會探討如何規模化種植方竹,以滿足市場需求?是否有關於方竹産品深加工、品牌建設、以及國內外市場推廣的案例分析?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方竹産業投資迴報率、風險評估等方麵的參考信息?如果書中能從産業經濟學的角度,對方竹的種植、加工、銷售等全産業鏈進行深入研究,並提齣切實可行的發展建議,那這本書的價值將遠遠超越一本純粹的技術指南,而成為指導方竹産業發展的寶貴參考。
評分拿到這本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雖然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初步瀏覽下來,就被其嚴謹的學術風格和紮實的理論基礎所吸引。作者劉躍鈞和劉饒在竹子研究領域想必有深厚的造詣。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於方竹優良性狀的遺傳和選育方麵的內容。例如,方竹獨特的方形莖稈是否可以通過科學的育種方法進行改良,以期獲得更高産、更優質的品種?書中是否會介紹相關的基因研究或者分子標記技術在方竹育種中的應用?我對生物技術在林業生産中的應用一直很感興趣,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提供一些前沿的視角和研究成果。同時,對於方竹的病蟲害防治,我也十分關心。不同於一般的竹子,方竹在病蟲害方麵是否存在特殊的易感性,書中是否有針對性的、高效且環保的防治策略?我希望能看到書中對各種病蟲害的形態特徵、發生規律以及防治措施進行詳細的闡述,最好能配以清晰的圖片,方便辨識。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期望,更多地聚焦於其“技術研究”這一部分。在我看來,一本優秀的科技書籍,不僅要介紹“是什麼”,更要解答“為什麼”和“怎麼做”。因此,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方竹栽培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環節,並對其背後的科學原理進行詳細解釋。例如,在方竹的繁殖技術方麵,是采用傳統的扡插、分株,還是有更先進的組培技術?不同繁殖方式的優缺點是什麼,以及如何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適閤的方法?在土壤改良方麵,除瞭基本的肥力管理,是否涉及到土壤微生物、pH值等更精細的調控?對於方竹的病蟲害防治,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基於生態學原理的綠色防治技術,而不是簡單地羅列化學農藥的使用。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或者生態調控的方法,來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