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世界上的教育课
定价: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德)卡尔·H·G·威特,东方笑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613456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一个普通孩子的天才之路,跨越三个世纪的教育经典,享誉世界的儿童早期教育“”,哈佛、剑桥、牛津、哥廷根等全球近百所大学联袂推荐。中国大陆总突破5000000册,全球累计超过200000000册。
我写这本书,仅仅是为了那些同样为人父母,并深爱自己孩子之人。如果他们对自己新生的儿女怀着一种挚爱,就应该下定决心,仔细考虑我在这方面所进行的尝试。
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于其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
——法国启蒙思想家 爱尔维修
本书讲述了老卡尔·威特如何将出生本是弱智的儿子教育成为天才的故事。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老卡尔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多才、健康、活泼、高尚的卡尔,不仅让孩子获得了知识,更让他懂得了如何与人交流,怎么对待每件事情,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等等。他从全方位对卡尔进行培养、锻炼,为以后他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章 此书是写给谁看的
第2章 我儿子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吗?
第3章 我的教育工作可以成功地开展下去吗?
第4章 我完成对卡尔的教导了吗?
第5章 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任何孩子都可以成为杰出人才
第6章 我计划将儿子培育为早熟的学者吗?
第7章 我儿子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少年学者的
第8章 我觉得我有能力将儿子培养成学者吗?
第9章 对我给儿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反对意见
0章 对儿子实行早期教育确实有益吗?
1章 在孩子不到7岁的时候该不该放任自流?
2章 对于别人过度地赞扬,我们怎样让卡尔不受影响
3章 卡尔的玩具和智力开发的步
4章 小孩子是否应该与别的孩子一同玩耍呢?
5章 卡尔的饮食
6章 在德行方面,我们是怎样教育卡尔的
7章 我们如何引导卡尔学习阅读及书写
8章 学与玩不要掺杂在一起
9章 如何褒奖孩子
第20章 我们是怎样教卡尔学习外语的
第21章 卡尔是如何学习科学的
第22章 我们是如何培养卡尔的品位的
第23章 卡尔进入大学
这本《世界上的教育课》真是一本令人拍案叫绝的巨著!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预感它会是一次不同寻常的阅读体验,果不其然,它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首先,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越时空的迷雾,深入探寻各个文明古国在教育上的独特智慧。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古希腊教育的论述所吸引,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作者不仅仅是罗列历史事实,更是深入剖析了这些教育理念如何塑造了西方文明的根基。读到这里,我仿佛置身于雅典的广场,听着智者们的辩论,感受着知识的火花在空气中碰撞。
评分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视野并非局限于古代,它还将目光投向了近代和现代的教育变革。关于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涌现的卢梭、裴斯泰洛齐等教育家,他们的思想犹如一股清泉,涤荡了我心中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固有认知。作者对这些教育家如何挑战权威,倡导儿童中心教育的论述,让我不禁反思当今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僵化之处。尤其是关于裴斯泰洛齐“手、脑、心”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种全人教育的理念,至今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评分我对书中关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部分印象尤为深刻。作者细致地描绘了日本如何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其与自身文化相结合,从而迅速崛起的历程。这让我对国家的教育政策如何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书中对当时日本教育体系中存在的等级制度和对西方模式的盲目模仿的批判,也让我警醒,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结合国情,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评分更让我欣喜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引人入胜,作者的叙述流畅自然,时而幽默风趣,时而严肃深刻,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兴趣。我很少能在一本学术性的著作中找到如此的阅读乐趣。书中穿插的许多生动的小故事和名人轶事,更是为枯燥的理论增添了色彩,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教育理念。
评分总而言之,《世界上的教育课》不仅仅是一本教育史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类智慧和文明传承的深刻反思。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远不止知识本身,更是一种开阔的视野,一种批判性的思维,以及对教育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循循善诱,让我受益匪浅,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教育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并非照本宣科地介绍各个国家的教育模式,而是通过鲜活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展现了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在探讨美国教育制度时,对于其“机会均等”的理想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被书中关于早期公立学校建立的历史,以及它如何影响了美国社会结构的故事所打动。读到这里,我意识到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共同塑造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评分最后,我必须强调这本书的另一个令人称道的方面,那就是作者的严谨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书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和历史资料都非常详实,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为了写出这本书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同时,作者并没有被庞大的资料所淹没,而是能够将其消化吸收,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呈现给读者,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也是这本书成功的关键所在。
评分随后,我翻到了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部分,简直是另一番天地。作者对科举制度的解读,让我看到了这项制度的复杂性,它既是选拔人才的利器,也潜藏着扼杀创造力的风险。书中关于儒家思想对教育的影响,以及它如何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都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读到宋明理学的教育实践时,我深切体会到了“格物致知”的深刻含义,以及它对个体道德修养和知识探索的推崇。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这些理念誉为完美,而是客观地分析了其历史局限性,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对作者的学识更加敬佩。
评分让我感到十分振奋的是,作者在书中并非仅仅停留在对历史教育的反思,而是大胆地展望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关于信息时代对教育的冲击,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都让我看到了新的可能性。作者并没有将技术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而是强调了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结合,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让我对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也对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适应未来的挑战有了新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它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的包容性和批判性。作者在探讨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教育时,并没有采取俯视的态度,而是深入理解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并分析了教育如何在这种环境中发挥作用,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这种跨文化的视角,让我摆脱了狭隘的教育观,看到了教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教育应该尊重和学习不同的文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