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FPGA应用技术教程(Xilinx公司大学计划官方指定教材)
定价:45.00元
作者:康桂霞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1153100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1、本书为Xilinx公司大学计划的官方推荐教材
2、集理论性、工程性和创新性于一体
内容提要
本书以Xilinx公司的FPGA及其开发平台为基础,综合FPGA和信息通信技术两个方向,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信息通信技术以及FPGA技术的相关发展、FPGA的基本原理、硬件开发流程、开发平台、VHDL语言,以及在信息通信领域开发中常用的仪器仪表等。内容涵盖了FPGA开发的主要方面,并精选了信息与通信技术中的常用关键模块,进行详尽深入的讲解指导,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性。书中内容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实际开发经验,具有很高的学习参考和实践指导价值。 本书内容注重系统化诠释,针对性较强,可满足学习指导和实际工程开发的需求。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教材与学习参考书,也可作为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师、可编程逻辑开发人员的实用工具书。
目录
目 录
章 信息与通信技术及FPGA开发综述 1
1.1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 1
1.1.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概况 1
1.1.2 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 3
1.1.3 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 4
1.2 可编程逻辑器件发展概况 8
1.2.1 CPLD 10
1.2.2 FPGA 10
1.3 未来FPGA技术的发展趋势 11
1.3.1 芯片工艺的发展趋势 11
1.3.2 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SoPC)技术应用 11
1.3.3 基于IP库的设计方法 12
1.3.4 动态可重构技术 13
1.4 FPGA在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应用 13
1.4.1 FPGA在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 13
1.4.2 FPGA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14
1.4.3 FPGA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4
1.5 本章小结 15
第2章 FPGA设计基础 16
2.1 可编程逻辑器件结构简述 16
2.1.1 基于乘积项(Product-Term)的PLD 16
2.1.2 基于查找表(Look-Up-Table)的PLD 19
2.2 Xilinx FPGA器件 23
2.2.1 Spartan类 23
2.2.2 Virtex类 28
2.2.3 新FPGA简介 32
2.3 FPGA的一般设计流程 33
2.3.1 设计准备 34
2.3.2 设计输入 34
2.3.3 功能仿真 35
2.3.4 设计处理 35
2.3.5 时序仿真 36
2.3.6 器件编程与测试 36
2.4 FPGA在DSP领域中的开发 36
2.4.1 利用MATLAB辅助FPGA的逻辑设计 38
2.4.2 Simulink简介 38
2.4.3 System Generator工具简介 39
2.4.4 Simulink和System Generator联合开发 39
2.5 本章小结 43
第3章 ISE软件使用指南 44
3.1 Xilinx公司的EDA集成开发工具 44
3.2 ISE 12.2软件的设计流程 45
3.2.1 创建工程 45
3.2.2 设计输入 48
3.2.3 仿真 53
3.2.4 综合及添加用户约束 58
3.2.5 实现和编程下载 60
3.3 本章小结 63
第4章 VHDL介绍及实例 64
4.1 VHDL的基本概念 64
4.1.1 什么是VHDL 64
4.1.2 VHDL的历史 64
4.1.3 VHDL的优点 65
4.2 VHDL的语法基础 66
4.2.1 VHDL的对象 66
4.2.2 VHDL的数据类型 67
4.2.3 VHDL的运算操作符 69
4.2.4 VHDL的主要描述语句 71
4.3 VHDL的基本结构 81
4.3.1 实体说明 81
4.3.2 结构体(构造体) 83
4.3.3 库、程序包及配置 84
4.4 VHDL设计实例简析 86
4.4.1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86
4.4.2 VHDL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12
4.5 本章小结 133
第5章 实验装置与仪表 137
5.1 实验开发平台 137
5.1.1 Spartan-3E开发套件 137
5.1.2 模块简介与管脚映射 138
5.2 实验仪表 156
5.2.1 脉冲信号发生器 156
5.2.2 数字示波器 158
5.2.3 逻辑分析仪 162
5.2.4 误码仪 166
5.3 本章小结 170
第6章 实验指导 171
实验1 OFDM系统中FFT的VHDL实现 171
一、实验目的 171
二、实验原理 171
三、实验仪器 174
四、实验内容 174
五、实验扩展 175
实验2 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 175
一、实验目的 175
二、实验原理 175
三、实验仪器 176
四、实验内容 176
五、实验扩展 177
实验3 FIR的VHDL实现 178
一、实验目的 178
二、实验原理 178
三、实验仪器 180
四、实验内容 180
五、实验扩展 182
实验4 PS2键盘接口的VHDL实现 182
一、实验目的 182
二、实验原理 183
三、实验仪器 185
四、实验内容 185
五、实验扩展 186
实验5 简单计算器的VHDL实现 186
一、实验目的 186
二、实验原理 186
三、实验仪器 188
四、实验内容 188
五、实验扩展 189
实验6 16QAM调制解调的VHDL实现 189
一、实验目的 189
二、实验原理 189
三、实验仪器 192
四、实验内容 192
五、实验扩展 193
实验7 线性分组码和CRC校验码编译码的VHDL实现 193
一、实验目的 193
二、实验原理 193
三、实验仪器 195
四、实验内容 195
五、实验扩展 196
实验8 卷积码编译码的VHDL实现 196
一、实验目的 196
二、实验原理 196
三、实验仪器 200
四、实验内容 200
五、实验扩展 201
实验9 实现一个用于CDMA 2000系统的短帧交织器 201
一、实验目的 201
二、实验原理 201
三、实验仪器 204
四、实验内容 205
五、实验扩展 205
实验10 QPSK信号的匹配接收机 205
一、实验目的 205
二、实验原理 206
三、实验仪器 208
四、实验内容 208
五、实验扩展 209
实验11 哈达码矩阵的相关接收机的VHDL实现 209
一、实验目的 209
二、实验原理 210
三、实验仪器 212
四、实验内容 212
五、实验扩展 212
实验12 WCDMA系统扩频码(OVSF码)和下行扰码发生器的VHDL实现 212
一、实验目的 212
二、实验原理 213
三、实验仪器 216
四、实验内容 216
五、实验扩展 217
附录 英文缩略语 218
参考文献 22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这本书的例子和配套代码部分是其最大的软肋。虽然提供了不少Verilog/VHDL代码片段,但很多代码片段都过于“玩具化”,缺乏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复杂性和健壮性。例如,在介绍状态机设计时,给出的例子过于简单,没有涉及复杂模式的切换和异常处理。更令人沮丧的是,书中提及的很多工程文件和波形文件在提供的光盘或配套资源中找不到对应的完整实现,这使得我们无法在不依赖外部资源的情况下,对书中的设计进行完整的仿真和验证。对于一本声称是“应用技术教程”的书籍来说,缺乏可复用、可验证的工程实例,无疑是少了一半的价值。读者只能看着代码片段自己去拼接,这极大地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和挫败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整体排版确实挺专业,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我本来对FPGA的学习热情就比较高,看到是Xilinx官方指定的教材,就抱着很高的期望。然而,实际阅读下来,我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厚厚的参考手册,而不是一本“教程”。内容组织上,似乎更倾向于把各种IP核和工具的使用步骤罗列出来,对于背后的设计哲学和底层原理的阐述显得有些过于简略。比如,在介绍高速接口设计时,虽然提到了各种参数设置,但对于信号完整性、串扰等关键概念的深入剖析就显得力不从掉了。对于初学者来说,光靠这本书可能很难真正掌握FPGA设计的精髓,它更适合那些已经有一些数字电路基础,需要快速查阅特定功能的实现方法的工程师。作为一本教材,它在引导读者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似乎少了一点循序渐进的引导,更多的是知识点的堆砌。
评分从语言风格和专业术语的运用来看,这本书的受众定位似乎非常明确——针对已经对EDA工具和硬件描述语言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对于完全的新手来说,书中的术语经常是“裸奔”的,作者很少停下来解释这些术语在FPGA设计环境中的具体含义和影响。比如,当谈到资源利用率和时序收敛时,作者只是简单地给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但没有深入解释为什么某些设计选择会导致时序违例,或者如何通过代码结构来优化资源占用。这使得本书在“教程”的定位上显得有些名不副实,更像是针对特定工具版本的使用手册。如果你想通过这本书从零基础入门,你可能需要一本更基础的数字电路和Verilog入门书来作为前置知识储备。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安排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逻辑跳跃性比较大。有些基础概念的讲解放在了后面,而一些高级模块的配置细节却放在了很靠前的位置。举个例子,像时钟域交叉(CDC)这种至关重要的部分,作者的处理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仅仅提到了跨时钟域的握手信号设计,对于异步FIFO的设计细节和跨时钟域信号的同步方法讲解得不够透彻。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前几章的内容消化掉,感觉有点像在啃一本字典,而不是在读一本引导性的读物。这本书更像是把Xilinx官方文档的某些章节进行了整合和简化,但这种简化却牺牲了逻辑的连贯性。对于希望系统学习FPGA设计流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架构清晰度有待提高。我尝试用它来做课程设计,结果发现很多时候还是得去搜索网上的博客和论坛来补充这些章节中缺失的上下文联系。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主要集中在Xilinx工具链的使用界面和特定模块的配置流程上,对于FPGA设计中更为底层的约束(Constraints)和后端流程的细节挖掘不够。例如,时序分析(STA)部分,虽然提到了如何生成报告,但对于如何深入解读报告中的关键路径、如何根据时序违例信息反推出设计中的瓶颈并进行有效的代码修改,这本书的指导性非常弱。它告诉你“要做这个设置”,但没有告诉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设置”以及“如果不做会怎样”。这种侧重于“操作”而非“原理”的编写方式,使得读者学到的更多是机械化的操作步骤,而不是能够迁移到其他项目和不同FPGA芯片平台上的设计思想。整体而言,它更像是一个特定版本Xilinx软件的操作指南,而非一套普适性的FPGA设计方法论的教学材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