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历代鞋履研究与鉴赏
:62.00元
售价:42.2元,便宜19.8元,折扣68
作者:骆崇骐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811111873
字数:314000
页码:2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81kg
编辑推荐
“二十年磨一剑”。《中国历代鞋履研究与鉴赏》是作者耗费20年心血撰写的我国**部以图文并茂的真实史料为基础,完整地研究中国鞋史的学术性著作。本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鞋史学的空白,开创了中国鞋史学的研究领域。
内容提要
本书从政治、军事、宗教、文化、艺术、规制、礼仪和习俗等不同角度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各朝代、各民族、各地区鞋履文化的流变。内容包括文字部分和图文部分二方面,文字部分以商代以来的文献资料(含甲骨文及金文)和文艺作品为基础进行探讨,图文部分均以史实为依据,即以历代出土或传世实物和历代艺术品(包括古画古俑等)为依据,以求鞋履考证的真实性。
本书文字部分以商代以来的文献资料和文艺作品为基础进行探讨,某些古代鞋履虽然未曾留下实物和图像,但在文字史料中却有过描述,为我们完整地研究鞋履形制、规制和工艺材料等提供了弥补性的辅证。
目录
作者介绍
骆崇骐(户籍名骆崇麒,笔名:二马拉山)1945年生于广州,幼时随家移居上海。父母出身贵族和富商。“”前,担任(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现合并为国防大学)团委委员兼警卫分队团支部副书记。曾从事翻译、编辑和记者职业,20世纪80年代后专职从事中国鞋业科技情报工作
文摘
序言
翻开这本书的瞬间,我就被它严谨而又充满魅力的标题所吸引:“中国历代鞋履研究与鉴赏”。虽然我并非专业的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但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热情,尤其是那些能够展现时代风貌的细节,总能让我着迷。鞋履,作为与人体最亲密的服饰之一,它所承载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我期望书中能够系统地梳理从远古时期到近代的中国鞋履发展脉络,详细介绍不同朝代鞋履的形制、材质、色彩、纹饰以及穿着场合的演变。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鞋履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汉代的“舄”,唐代的“傧”,宋代的“履”,明代的“靴”,以及清代的“旗鞋”等等,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在工艺上又有哪些独到之处?“鉴赏”的提法,更是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鉴别古代鞋履真伪的技巧,包括对材质、工艺、款式的分析,甚至是辅助鉴定的方法。这本书,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匠人,正在向我展示他如何用双眼和双手,去触摸历史,去理解那些沉默的物件所蕴含的生命力。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简介,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各样生动的画面。作为一个对中国古代美学情有独钟的人,我一直认为,鞋子不仅仅是保护双脚的工具,更是个人身份、社会地位乃至精神追求的一种象征。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描绘不同时期士人、仕女、甚至是市井百姓所穿着的鞋履,它们的设计上会有怎样的差异?是繁复精致,还是朴素实用?书中会不会有详细的插图,能够清晰地展现不同鞋履的结构、纹饰和色彩?我特别想知道,在古代,鞋子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是否像丝绸、瓷器一样,有着精湛的手工技艺和严谨的制作标准?这本书的“鉴赏”部分,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从一双鞋子中读出它的年代、它的价值、甚至是它背后可能隐藏的故事。例如,鞋面上的一朵刺绣,它可能代表着某种吉祥的寓意;鞋底的材质,可能反映了主人的生活环境;甚至是鞋子的磨损程度,都能讲述一段生活化的历史。这本书,无疑是一扇通往古代生活细节的窗户,我迫不及待地想透过它,去发现那些被忽略却同样精彩的文化密码。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瞬间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好奇。我一直觉得,鞋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迷人的载体,它们默默地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时代的变迁。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像抽丝剥茧一般,为我们揭示中国历代鞋履的演变轨迹,从最早的原始蔽足之物,到后来日益精美、功能各异的鞋款。我希望能够了解到不同时期鞋履的制作工艺、材质选择,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社会阶层、审美偏好和地域文化差异。例如,我想知道唐代鞋履的华丽是否与当时开放包容的社会风气有关?宋代鞋履的细腻是否体现了文人阶层的雅致?明清时期鞋履的复杂工艺又透露出怎样的时代特征?“研究与鉴赏”的结合,更是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鉴赏古代鞋履的方法和标准,比如如何从鞋子的廓形、纹饰、材质、做工等方面去判断其年代和价值,甚至是如何去区分真伪。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准备带领我走进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鞋履世界,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
评分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研读,但从目录和扉页的介绍来看,就已经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鞋履作为服饰中一个重要且常常被忽略的部分,它的历史变迁、制作工艺、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都蕴含着无穷的魅力。想象一下,从远古的草鞋到秦汉的幞头鞋,再到唐代的步摇鞋,直至明清的绣花鞋,每一款鞋子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风貌,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等级、审美趣味、甚至是人们的生活习惯。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朝代鞋履材质的选择,例如皮革、丝绸、麻布等,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技术和艺术上达到巅峰的。而且,书中“研究与鉴赏”的结合,也让我预感到它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更是一本能够带领读者进入历史长河,用视觉和感官去体会古代生活之美的指南。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辨别古代鞋履的真伪,了解不同时期工艺的特点,甚至可能触及到一些与鞋履相关的礼仪和风俗。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准备带我穿越时空,去探寻那些被时光尘封的足迹。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一种久违的探索欲便油然而生。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件物品,只要它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就必然会留下一抹独特的印记。而鞋履,这看似平凡的物品,却往往是衡量一个时代社会风貌、经济发展、审美取向的绝佳标尺。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否会从考古发现、传世文献、绘画作品等多个维度,去还原不同朝代鞋履的真实面貌。想象一下,通过书中的文字和图片,我能够看到秦汉时期粗犷有力的皮靴,唐代开放包容的丝绸绣鞋,宋代精巧内敛的裹足鞋,乃至明清时期华丽繁复的官靴和凤头鞋。这些鞋履,不仅仅是服饰,更是当时社会等级制度、民族融合、对外交流的物质载体。而“鉴赏”二字,则暗示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我希望书中能够讲解如何从一双古代鞋履上辨别出其价值,如何理解其背后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内涵,甚至是如何去收藏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物。这本书,无疑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带领我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被遗忘的细节,去感受历史的温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