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16年城市风险与应急管理论坛论文集
定价:48.00元
作者:洪毅
出版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15018591
字数:
页码:26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16年城市风险与应急管理论坛论文集》共收30篇论文,内容涉及城市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实践、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四个部分。《2016年城市风险与应急管理论坛论文集》指出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安全”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底线要求。作者认为应大力加强城市风险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全面推进城市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系统编制城市公共安全发展专项规划,加强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和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市社区、社会团体和公民、志愿者参与城市防灾减灾工作。
目录
部分 城市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
城市群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几点思考
城市公共安全发展战略研究
韧性城市社区建设与防灾行动规划
加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提高区域中心城市应对风险能力
基于气候风险视角的适应性城市建设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风险社会视角下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问题研究
推进全面安全治理,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加强城市非工程震灾防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二部分 应急管理工作实践
北京市西城区在城市社区风险治理中的经验与启示
我国特大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路径探析——以广州为例
南昌市应急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渤海沿岸城市的生态风险及治理——以潍坊市为实证分析
基层应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基于重庆的调研
城市“街区制”条件下居民住宅小区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创新
中国应急预案:功能与问题——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灾爆炸事故为例
皖南中小城市老旧小区消防生命通道改造研究
青岛市应急宣教培训模式研究
第三部分 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应急管理建设模式研究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街区制对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的挑战与应对
构建城市应急管理中的与公众良性互动关系研究
危机事件管理中舆论机制和应对路径研究
社会组织参与灾害应急的法律对策研究
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抢险救援中的外媒应对策略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疆城市民族关系研究
基于资源整合的城市风险治理研究
第四部分 公共安全科技创新
结构化案例库系统对应急管理的支撑
基于Google Earth的城市典型风险识别——以滑坡灾害为例
城市系统满负荷压力测试研究
灾害阈值研究结果应用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中的探索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标题就足够吸引眼球了。“2016年城市风险与应急管理论坛论文集”。光是听听,就能想象出其中汇聚了多少关于城市安全、突发事件应对的真知灼见。我一直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各种风险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高效、有序地应对它们非常感兴趣。2016年,这个时间点也很有意义,它代表着那个时期国内在城市风险与应急管理领域的前沿思考和实践探索。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的背书,也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和权威性会有相当的保障,毕竟这可是国内最高学府之一的出版社。我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理论框架上的创新,比如在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响应以及恢复重建等各个环节,有没有新的模型或者方法论的提出?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一些贴近实际的案例分析,特别是那些在2016年前后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突发事件,书中的论文是如何剖析其成因、评估其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的。而且,不同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因素的不同,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和应对能力也会有所差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体现出这种多样性,而不仅仅是泛泛而谈。
评分当我看到《2016年城市风险与应急管理论坛论文集》这个书名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无数个关于城市安全和韧性的画面。城市,作为现代社会运转的核心,承载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人口密度,但也意味着其潜在的脆弱性。2016年,距离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我想这本书所收录的论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期中国在城市风险研究和应急管理实践的前沿探索。我非常好奇的是,书中的研究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城市“风险”的内涵,是仅仅局限于自然灾害,还是包含了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等多个维度?而“应急管理”,在我看来,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前瞻性的预判,周密的计划,以及高效的执行。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提升城市整体韧性的思路,例如,在基础设施设计上如何考虑抗灾能力?在社区层面,如何构建强大的基层应急响应网络?以及,在信息传播和公众沟通方面,如何才能在突发事件中做到及时、准确、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误导。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厚重,当然,这仅仅是纸质书给人的实体感受。从书名来看,《2016年城市风险与应急管理论坛论文集》聚焦于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议题。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我深知“风险”这个词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可能来自于自然灾害,也可能源于人为因素,甚至是由复杂的社会经济互动引发。而“应急管理”,则是确保城市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快速恢复常态的关键。这本书集合了2016年论坛上的论文,我猜测,其中一定包含了来自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对于城市风险前瞻性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针对实际应急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所提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我特别好奇的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这本书是否探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城市风险预警和应急指挥中的应用?同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和协作机制,也是我非常想了解的。毕竟,单一部门的力量是有限的,构建一个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网络才是应对复杂挑战的根本之道。
评分《2016年城市风险与应急管理论坛论文集》——这个书名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专业性和前沿性。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讨论的主题——城市风险与应急管理,在我看来,这是现代社会运行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议题之一。城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更是亿万人民安居乐业的家园,而家园的安宁,离不开对潜在风险的充分认识和有效的防范。2016年的这场论坛,无疑是汇聚了当时国内在这一领域最顶尖的智慧和经验。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的,是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中,将风险意识融入其中,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常态化机制。例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如何评估和化解历史遗留的风险?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又该如何引入最前沿的风险防控技术?此外,应急管理不仅仅是事后的救助,更是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恢复的完整链条。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析在不同类型的城市风险场景下,如何构建一套科学、高效、人性化的应急预案,并对各类应急力量的协同作战能力进行深入论述。
评分对于《2016年城市风险与应急管理论坛论文集》这本书,我首先联想到的是它所承载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城市,作为人类文明高度聚集的载体,其运行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的累积性是不可忽视的。2016年的这场论坛,想必汇聚了一批对城市安全问题深耕多年的专家学者,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来理解和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新风险?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关注到一些新兴的城市风险类型,比如由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或是城市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长远影响,以及信息安全、网络攻击等与数字化时代紧密相关的风险。同时,应急管理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的预案,更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和有效的联动机制。这本书是否会详细阐述在不同层级的城市管理中,如何建立起一套能够快速响应、精准调度、有效协同的应急指挥体系?我想了解,当危机发生时,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指挥若定,反应迅速”,将损失降到最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