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林木种苗质量安全知识问答
定价:12.00元
作者:喻方圆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02636241
字数:
页码:13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绿色乡村”知识问答系列图书面向广大农民朋友,采用简明实用的问答形式,介绍农资、农产品、农民生活用品的质量安全知识及农村节能减排、质量兴农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农民朋友提高质量安全意识,转变不恰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传播科学环保的生产生活理念,倡导有利于保护环境及生态平衡、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等优良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向着经济收入增长、生活平安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林木种苗质量安全知识问答》以问答的形式主要介绍了林木种苗的基础知识、林木种子和种苗的选购鉴别知识、实用方法与技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消费维权知识等。
内容提要
《林木种苗质量安全知识问答》是“绿色乡村”丛书之一,以问答的形式主要介绍了林木种苗的基础知识、林木种子和种苗的选购鉴别知识、实用方法与技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消费维权知识等。《林木种苗质量安全知识问答》由从事林木种苗研究的技术专家编写,内容翔实,实用性强,适合农民朋友和农业技术人员使用。
目录
基本常识
1.什么是林木种子?
2.林木种子如何分类?
3.种子含有哪些化学成分?
4.什么是林木种子的安全含水量?
5.什么是林木种子的休眠?
6.种子休眠对林木育苗有何影响?
7.如何打破种子的休眠?
8.什么是种子的寿命?
9.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有哪些?
10.种子干燥有什么作用?
11.常用的种子干燥方法有哪些?
12.种子包装具有什么功能?
13.种子贮藏的方法有哪些?
14.什么是苗木?
15.苗木有哪些类型?
16.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如何?
17.什么是播种苗?
18.什么是营养繁殖苗?
19.营养繁殖苗的优点是什么?
20.为什么经济林苗木多采用嫁接繁殖?
21.什么是容器苗?
22.容器苗有何优越性?
23.什么是林木良种?
24.林木良种在发展林业生产中有何作用?
选购鉴别与质量安全
林木种子
25.衡量林木种子质量的指标有哪些?
26.什么是林木种子的播种品质?
27.什么是林木种子的遗传品质?
28.什么样的种子才是合格种子?
29.如何鉴别哪些是假种子?
30.什么是劣质种子?
31.什么是种子质量检验?
32.林木种子质量检验的目的是什么?
33。林木种子标准有哪些?
34.什么是种子净度?
35.什么是种子含水量?
36.什么是种子发芽率?
37.什么是种子生活力?
38.什么是种子千粒重?
39.什么是种子活力?
40.什么是种子的真实性?
41.什么是林木种子软X射线检验?
42.什么是种子优良度?
43.林木种子质量证书应填写什么内容?
苗木
44.什么是苗木质量?
45.苗木质量检验的目的是什么?
46.评价苗木质量的形态指标有哪些?
47.评价苗木质量的生理指标有哪些?
48.苗高对苗木质量有何影响?
49.地径与苗木质量有何关系?
50.什么是高径比?
51.苗木重量与苗木质量有何关系?
52.苗木根系与苗木质量有何关系?
53.什么是茎根比?
54.苗木顸芽与苗木质量有何关系?
55.什么是苗木质量指数?
56.苗木水分状况对苗木质量有何影响?
57.什么是苗木活力?
58.苗木分级的标准是什么?
59.如何鉴别实生苗与嫁接苗?
60.苗木质量证书应填写哪些内容?
实用方法与技巧
61.采集林木种子应注意哪些问题?
62.如何加工和调制林木种子?
63.如何对种子进行包装?
64.如何做好种子贮藏期间的管理?
65.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有何程序?
66.如何测定种子净度?
67.如何测定种子含水量?
68.如何测定种子发芽率?
69.如何测定种子生活力?
70.如何测定种子千粒重?
71.如何测定种子活力?
72.如何对种子的真实性进行鉴定?
73.如何测定种子优良度?
74.如何测定苗高?
75.如何测定苗木地径?
76.如何测定苗木重量?
77.如何测定苗木根系?
78.如何测定苗木含水量?
79.如何测定苗木活力?
80.如何保护苗木活力?
相关法律法规及消费维权
81.什么是种子生产?
82.我国的种子生产许可制度有哪些规定?
83.申请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应具备什么条件?
84.什么是种子经营?
85.我国的种子经营许可制度有哪些规定?
86.申请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应具备什么条件?
87.种子经营者有何权利和义务?
88.经营假冒伪劣种子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89.什么部门负责林木种苗的质量监督?
90.我国林木种子质量检验机构有哪些?
91.种苗质量检验员应具备什么条件?
92.《种子法》对进出口林木种子有什么规定?
93.《种子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94.《种子法》对造林使用的林木种苗有何规定?
95.《种子法》对造林使用林木良种有何规定?
96.《种子法》对珍贵林木种子有何规定?
97.如何解决种苗质量纠纷?
98.我国林木种子标签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9.林木种子标签应标注哪些内容?
100.什么是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
101.植物新品种的命名有何规定?
102.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103.林木优良品种的审(认)定有何程序?
104.品种权人有何权利和义务?
105.经济合同应包含哪些主要条款?
106.签订林木种苗购销合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07.发生了种子购销合同纠纷当事人应怎么办?
108.追究违反种子购销合同的责任要有哪些条件?
案例1 经营假冒林木种子侵权案
案例2 经营劣质林木种子处罚案
案例3 无证经营林木种子处罚案
附录1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表
附录2 苗木质量分级表
附录3 主要树种容器苗质量分级表
附录4 主要树种优良种子鉴别标准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认为,知识的传播不应该只局限于专业人士,那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又容易被忽视的领域,更应该得到普及。这本书的出现,正是我所期待的。它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打开了我对林木种苗质量安全这个陌生领域的大门。我过去只知道要种树,但从未想过种子本身也存在“质量”和“安全”的问题。书中关于“为什么需要关注种苗的抗逆性?”、“如何避免假冒伪劣种苗?”、“种苗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等问题,都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解答了我的疑惑。它让我明白,好的种子不仅仅是萌芽能力强,更关乎到树木的生长潜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乃至最终的生态效益。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反而引导读者如何去规避这些风险,这让我感到非常安心。我特别喜欢它能将抽象的“质量安全”概念,与具体的“购买、种植”行为联系起来,让我切实感受到这些知识的价值。这本书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它提升了我作为一名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界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名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人员,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解答林农关于种苗选择和使用的问题。以前,我总是需要翻阅大量的技术手册和专业资料,才能找到准确的答案,效率不高,而且有时候解释起来也比较费劲,很难让大家完全理解。而《林木种苗质量安全知识问答》这本书,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林业百科全书”,而且是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呈现。它把实际工作中大家最关心、最常遇到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储存林木种苗?”、“不同地区适合种植哪些种苗?”、“购买种苗时需要注意哪些法律法规?”等等,都一一囊括其中,并且给出了简洁明了、易于操作的解答。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书中很多问题的解答都结合了实际案例,比如某地因为种苗质量问题导致大面积减产的例子,以及通过正确选择和使用种苗获得丰收的经验分享。这不仅增强了说服力,也让林农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真正认识到种苗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这本书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也帮助我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林农,是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其实挺意外的。我一直对林木种植有点兴趣,但总是觉得门槛很高,很多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标题《林木种苗质量安全知识问答》给我一种比较亲切的感觉,好像是有人在耐心解答我的疑问一样。翻开书,我发现它的编排方式确实很独特,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模式,而是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这让我觉得特别容易接受。一开始是一些非常基础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林木种苗的质量很重要?”、“常见的林木种苗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恰恰是我一直想了解但又不好意思问的。书中的解答清晰明了,用词也比较通俗易懂,不像一些专业书籍那样充满晦涩难懂的术语。而且,作者似乎很了解读者的思维方式,每个问题都切中了要点,解答也非常到位,仿佛是我的一个经验丰富的林业朋友在现场给我讲解一样。我特别喜欢它能够把一些复杂的概念拆解成小块,然后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一点点建立起对林木种苗质量安全体系的认知。整体来说,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原来这么简单”的感觉,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和愉悦,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深入了解林业的兴趣。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并没有对这本书抱有多大的期望,觉得“知识问答”类的书籍通常都比较浅显,可能难以满足我作为一名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技术人员的需求。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的深度和广度所折服。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对一些核心的技术细节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例如,在关于“病虫害防治”的章节,它并没有简单罗列几种常见病虫害,而是详细讲解了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不同生长阶段的防治策略,甚至还提到了基因层面的抗性问题。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标准也有所提及,比如关于DNA鉴定种苗来源的方法,以及国际上对种苗质量安全的新要求。这种专业性和前瞻性,是我在很多同类书籍中都未曾见过的。而且,它的问答形式并没有削弱其专业性,反而让复杂的理论知识更容易被消化和理解。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个“知识宝库”,让我得以温故而知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也为我在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评分说实话,当初买这本书纯属偶然,我是在书店里随手翻到的。我平时不太关注林业方面的内容,对“种苗质量安全”更是毫无概念。然而,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却吸引了我——它没有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采用了很多图表和插画,让整个阅读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吸引我的是,它通过一个个问答的形式,将原本可能枯燥的技术性知识变得活泼起来。比如,关于“如何辨别优质林木种苗?”这个问题,书中就用了很多实操性的图片,一步步地演示了从外观、根系到叶片的鉴别方法,甚至还列举了一些容易混淆的“陷阱”,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答问题时,不仅仅是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会深入浅出地解释原因,比如为什么某种特征代表了种苗的健康,或者某种缺陷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对林木种苗的质量安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种子,背后却蕴含着如此多的科学知识和保障体系。这本书没有让我觉得是在“学习”,更像是在“探索”和“发现”,每翻一页,都能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