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中的主力艦
定價:99.80元
售價:63.9元,便宜35.9元,摺扣64
作者:張宇翔
齣版社:吉林文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47237434
字數:
頁碼:440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大篇幅呈現的珍稀曆史資料;海戰主力艦戰鬥錶現的翔實研究;全麵、真實地解讀日德蘭海戰。
內容提要
日德蘭海戰是海戰史上不朽的傳奇,作為人類曆*後一場大艦隊之間的對決,其研究可謂汗牛充棟。本書詳細研究雙方戰艦的戰鬥錶現,細節上依靠雙方戰後報告和損傷記錄,剝離海戰中真真假假的宏大敘事和英雄壯舉,讓事實本身說話,並在此基礎上對該海戰及其影響進行技術層麵的反思。
目錄
作者介紹
張宇翔,留學新加坡博士,擅長無畏艦之後至二戰期間海戰的曆史寫作,在雜誌上發錶過多篇相關文章。
文摘
序言
閱讀過程中,我感受到瞭一種強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一名參與瞭戰役規劃或親曆瞭炮火洗禮的見證者。作者敘事的節奏感拿捏得恰到好處,時而如史詩般宏大,描繪齣兩大艦隊在北海迷霧中對峙的緊張氛圍;時而又瞬間聚焦於某個關鍵的戰術抉擇或船體中彈瞬間的慘烈景象。這種敘事上的張弛有度,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技術分析變得生動起來。尤其是一些關於“先手”與“後手”的戰略辯論,作者的處理方式非常高明,沒有簡單地進行事後諸葛亮的批判,而是嘗試還原當時決策者在信息不完全、壓力巨大的情境下所做的權衡。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即便對早期海戰不甚瞭解,也能通過流暢的語言和精妙的場景再現,理解到這場決戰的復雜性和偶然性。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對一場曆史戰役的復盤,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20世紀初軍事思想的演變軌跡。作者似乎有意在引導讀者思考,技術革新是如何不斷挑戰既有的軍事教條的。日德蘭海戰作為資本主義國傢間最大規模的水麵艦隊衝突,其留下的經驗教訓是極其深刻的。書中對“艦隊決戰”理論的興衰,以及對遠程火力投送能力的逐步依賴,都有獨到的見解。我尤其喜歡作者在分析戰役結果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審慎態度,不輕易下定論,而是通過多角度的證據鏈條,構建齣一個多層次的曆史解讀。這種嚴謹而又富有洞察力的筆觸,讓這本書在眾多同類題材中脫穎而齣,具有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但同時閱讀體驗又絲毫不失趣味性。
評分這本關於日德蘭海戰的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在眾多探討這場戰役的著作中,它能找到一個獨特的切入點。作者對那個時代的戰艦設計理念、技術規格以及不同國傢海軍戰略思想的深入剖析,構建瞭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我特彆欣賞他對主力艦這種“鋼鐵巨獸”的刻畫,不僅僅是冰冷的參數堆砌,而是將其置於那個時代技術飛速發展和海軍力量博弈的宏大背景下。書中對於火炮性能、裝甲防護乃至爆炸效果的描述,都極其細緻入微,讓人仿佛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硝煙彌漫中的海麵炮戰。這種對技術細節的執著和精準度,無疑是對軍事愛好者和曆史研究者的一大福音。它不僅僅是一場戰役的記錄,更像是一部關於工業時代巔峰造物的贊歌與挽歌的交織,展現瞭那個特定曆史時期,各國將國傢意誌和工業實力傾注於這些龐然大物的決心與智慧。
評分從排版和圖示的運用來看,這本書也體現瞭齣版方極大的用心。清晰的地圖標注和高質量的艦船剖麵圖,極大地輔助瞭對復雜海域和交戰序列的理解。在閱讀到關鍵的機動和火力壓製環節時,隨附的圖錶成為瞭最好的參閱工具,避免瞭讀者在腦海中艱難構建空間關係。這種注重用戶體驗的細節處理,無疑提升瞭閱讀體驗的流暢度。總而言之,這是一部結構嚴謹、考證紮實,同時又充滿敘事張力的佳作,它不僅為我們還原瞭一場驚心動魄的海戰,更深層次地探討瞭技術、戰略與曆史進程之間復雜的互動關係,讀罷讓人意猶未盡,並引發瞭對那個“鋼鐵時代”更多的思考。
評分坦白說,很多軍事曆史讀物在處理細節時,容易陷入一種“數據錶格化”的陷阱,將嚴肅的曆史敘事變成瞭一份機械的報告。但這本作品顯然避免瞭這種窠臼。它成功地將那些冰冷的鋼筋鐵骨,賦予瞭鮮活的“人性”——當然,這裏的“人性”更多體現在設計者、指揮官以及底層水手在巨大鋼鐵機器中的掙紮與榮耀。通過對不同艦艇之間性能差異的細緻對比,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工業化競爭的殘酷性。每一次交火,每一次轉嚮,背後都是國傢資源投入的體現。這種將宏觀戰略與微觀工程學完美融閤的寫作手法,著實令人佩服。它讓讀者在理解戰術布局的同時,也對那個時代的工程美學和軍事雄心有瞭更深層次的共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