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源泉著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手冊--走進鄉土鄉 村50問》是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牽頭組織“全國農學 院聯盟”發起的全國農科學子“走進鄉土鄉村,助力 精準扶貧”聯閤社會實踐活動的成果展現之一。是由 陳源泉老師親自帶領12位研究生在山西省靈丘縣駐村 一周寫成的。
該書以一本“大學生社會實踐指導手冊”為定位 ,主要針對大學生社會實踐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 “問答式”闡述,包括瞭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重要 性、如何參與社會實踐、參與社會實踐需要提前做的 準備、實踐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實踐結 束後需要做的整理與總結等方麵。對於大學生如何“ 走進鄉土鄉村”開展社會實踐具有指導價值。
一、實踐初認識
1.社會實踐主要有哪些形式?
2.為什麼大學生要社會實踐?
3.實踐能力是個什麼鬼?
4.為什麼說“深度思考”能力**重要?
5.如何把一種可能變成N種可能?
6.當老師瞭還有必要親自下去社會實踐嗎?
7.老師參加社會實踐是一種“休息”?
這不誤人子弟嗎?
8.老師帶隊主要能乾啥?
二、實踐前準備
9.社會實踐的主要流程有哪些?
10.如何製定計劃?
11.如何選擇隊員與分工?
12.隊員如何處理與隊長的關係?
13.如何聯係實踐地?
14.與實踐地聯係上之後要說些啥?
15.齣門要注意什麼?
16.如何準備前期資料?
17.齣門要帶什麼啊?
三、實踐生活事
18.我們去住哪裏?
19.吃飯怎麼解決?
20.飯菜實在吃不習慣怎麼辦?
21.吃飯需要注意什麼?
22.不能洗澡怎麼辦?
23.上廁所怎麼辦?
24.睡覺要注意什麼?
25.停水停電怎麼辦?
四、調研小技巧
26.到村後**件事做什麼?
27.如何瞭解一個村莊的總體概況?
28.如何選擇調研對象?
29.如何與地方政府部門座談?
30.如何進得瞭老鄉傢門?
31.能夠到處隨便拍照嗎?
32.在什麼地方與老鄉聊閤適?
33.與人溝通要保持什麼姿態?
34.老鄉說什麼,傻傻地聽不懂咋辦啊?
五、實踐重要事
35.如何做好問捲調查?
36.如何做好訪談記錄?
37.記錄的材料能乾啥?
38.如何做好支教?
39.長夜漫漫,如何度過?
40.為什麼每天要開例會?
41.如何及時報道宣傳?
42.我怎麼感覺幫不上忙?
43.“路見不平”怎麼辦?
44.實踐結束後還需要做什麼?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本《大學生社會實踐手冊——走進鄉土鄉村50問》,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社會實踐的書籍琳琅滿目,很多都流於錶麵,缺乏實質性的指導。但這本書卻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它並非一本空泛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接地氣的建議和實用的技巧。那些“50問”,每一個都切中要害,直擊實踐中的痛點。比如,如何打破與當地居民的隔閡?如何有效地開展調研?如何處理在實踐中可能遇到的各種突發情況?書中都給齣瞭清晰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案。我特彆喜歡書中提到的“情境學習”理念,它鼓勵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調整自己的方法和策略。這讓我意識到,社會實踐不僅僅是完成任務,更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懵懵懂懂的初學者,而是有瞭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可以更有信心地去擁抱鄉村的挑戰。
評分我一直對鄉村的發展充滿好奇,也希望有機會能為鄉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如何在有限的實踐時間內,真正地瞭解鄉村,與鄉村産生連接,卻是我一直以來都感到睏惑的問題。《大學生社會實踐手冊——走進鄉土鄉村50問》這本書,恰恰解答瞭我心中的諸多疑問。它沒有給我一套標準化的答案,而是引導我去思考,去探索。書中的每一個問題,都像是在為我搭建一個思考的框架,讓我能夠更係統、更深入地去理解鄉村的現狀和未來。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鄉土情懷”的強調,它不僅僅是停留在字麵上的概念,而是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現瞭如何去發掘和傳承鄉村的獨特魅力。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的社會實踐,不應該是簡單的“走過場”,而應該是一次有深度、有意義的文化交流和價值傳遞。它讓我對即將到來的鄉村實踐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大學生社會實踐手冊——走進鄉土鄉村50問》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一個我從未真正瞭解過的世界。一直以來,我對鄉村的認知都比較片麵,覺得那裏是落後、保守的代名詞。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溫和卻又極其有力的姿態,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它用一種平實的語言,描繪瞭鄉村的多麵性,展現瞭鄉村的生機與活力,也指齣瞭鄉村麵臨的挑戰與機遇。書中的“50問”,與其說是問題,不如說是邀請,邀請我去觀察、去傾聽、去思考。它讓我意識到,鄉村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價值體係。這本書教會我,在走嚮鄉村的過程中,要放下身段,保持謙遜,用一顆開放的心去接納和理解。它讓我明白,真正的社會實踐,是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的。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鄉村的認識,有瞭一個質的飛躍,也讓我對自己的實踐有瞭更清晰的方嚮和目標。
評分這本《大學生社會實踐手冊——走進鄉土鄉村50問》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在你即將踏入廣闊的鄉村天地時,悄悄地塞到你手中,耳語著那些最樸實卻也最精華的經驗。我原本對社會實踐總是抱著一種“做做樣子”的心態,覺得無非就是走馬觀花,拍幾張照片,寫一篇報告交差。但翻開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鄉村的魅力遠不止於此,它隱藏在那些淳樸的笑容裏,隱藏在那些代代相傳的技藝中,隱藏在那些被遺忘的角落裏。書中的“50問”並非生硬的理論,而是一個個充滿智慧的引導,像是為你點亮瞭前行的路燈。它讓你思考,為什麼我們要去鄉村?我們能從鄉村學到什麼?我們又能為鄉村帶來什麼?這些問題,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和使命,也讓我意識到,社會實踐絕非是單嚮的付齣,而是一場雙嚮的學習和成長。書中的案例和故事,鮮活而真實,仿佛就發生在眼前,讓我對鄉村生活有瞭更深的理解和共鳴。我開始渴望去觸摸那片土地,去傾聽那些故事,去感受那份純粹。
評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城市居民,我對鄉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新聞報道和電視節目裏的片段,總覺得那是一個遙遠而模糊的概念。直到偶然間看到瞭《大學生社會實踐手冊——走進鄉土鄉村50問》,我纔意識到,原來我對鄉村的瞭解是多麼的膚淺。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輕輕一轉,就打開瞭我通往真實鄉村世界的大門。它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作高深地分析,而是用最直觀、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嚮我們展示瞭鄉村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從最基礎的農業知識,到鄉村的曆史文化,再到現代鄉村的發展挑戰,這本書幾乎涵蓋瞭社會實踐者在鄉村可能遇到的方方麵麵。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去觀察,如何去傾聽,如何去與當地居民建立聯係。我不再是那個隻會看熱鬧的旁觀者,而是開始學會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感受,去發現,去融入。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社會實踐,是用心去體驗,用行動去改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