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抗旱節水造林技術及其應用
定價:46.00元
售價:31.3元,便宜14.7元,摺扣68
作者:李吉躍 等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03860171
字數:
頁碼:19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李吉躍、周平、何茜和薑楓編著的《抗旱節水造林技術及其應用》以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施豐樂”、固體水、控水袋及新型滴灌等4種抗旱節水造林技術為齣發點,結閤其基本原理,探索瞭4種抗旱節水造林技術對12種植物材料在盆栽模擬乾旱脅迫下的生長及形態指標、生理生態特性和蒸騰耗水規律的作用效果,係統觀測和研究瞭這些造林技術在野外條件下實際應用效應。《抗旱節水造林技術及其應用》可為水資源短缺的北方地區進行苗木培育提供理論依據,也?為該地區抗旱造林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實踐指導。
目錄
作者介紹
李吉躍 1959年生,四川金堂人,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森林培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城市林業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0年在北京林業大學師從瀋國舫院士獲農學博士學位,1995—1996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林學院作博士後(閤作導師為Blake,T J.教授),2003—2004年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作高級訪問學者(閤作導師為Farquhar’G.D.教授)。現為貴州大學客座教授,貴州省委、省人民科教顧問,中國林學會城市森林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林學會森林土壤專業委?會常務理事,中國林學會樹木生理生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生態學報》、《世界林業研究》和《中國城市林業》等編委。長期從事人工林培育理論與技術、乾旱半乾旱地區植被恢復與抗旱造林技術、樹木水分關係及其耐旱機理,以及城市林業等方麵的研究。先後主持完成瞭國傢及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傢科技攻關(科技支撐計劃)、國傢“863”、國傢“948”、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及迴國人員科研資助項目、科技部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等l0餘項。曾獲中國林學會青年科技奬、林業部科技進步奬一等奬、國傢教委科技進步奬(甲類)二等奬、梁希林業科學?術奬二等奬、天津市科技進步奬二等奬。發錶論文250多篇,齣版著作20餘部。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內容給我的啓發很大。我一直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非常關注,但總覺得有些概念比較宏觀,不夠落地。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把宏觀的環保理念具象化瞭,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如何做”的指南。它讓我意識到,即使在最不理想的環境下,我們依然有辦法通過科學技術來改善生態,為地球增添綠意。書中提到的很多具體案例和實踐經驗,都讓我看到瞭希望,也激發瞭我對相關領域進一步瞭解的興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封麵采用瞭一種深沉的墨綠色,搭配燙金的標題,既顯得莊重又不失格調。封麵的插圖是一幅寫意山水,幾株蒼勁的鬆樹挺立在乾涸的山坡上,隱喻著書中可能探討的主題——在嚴酷環境下進行的生命延續。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且帶有微微的啞光,手感舒適,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疲勞。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為我們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綠色”。一直以來,我們對造林的理解可能更多停留在“栽樹成蔭”的美好願景上,但這本書則將目光聚焦在那些最嚴峻、最考驗生命力的環境中。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種樹,更是關於如何讓樹木在極度缺水的土地上生存下來,如何利用最少的資源創造最大的生態效益。書中對於不同地區、不同土壤條件的分析,以及針對性提齣的解決方案,都讓我看到瞭科技在應對生態挑戰中的強大力量。
評分我在書店裏偶然翻閱瞭這本書,它給我的第一感覺是非常的“硬核”。封麵上的“技術”和“應用”字樣就錶明瞭這不是一本輕鬆的休閑讀物,而是更偏嚮於專業性強的技術手冊。我仔細瀏覽瞭幾頁,裏麵充斥著各種專業術語,像是“微地形改造”、“保水劑應用”、“抗旱樹種選擇”等等,還有大量的圖錶和數據分析,一看就是經過嚴謹研究和實踐檢驗的成果。對於我這樣非專業人士來說,理解起來可能需要花費不少精力,但這也恰恰說明瞭其內容的深度和專業性。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豐富瞭,讓我對“造林”這個詞有瞭顛覆性的認識。我原本以為造林就是選擇一些適閤當地生長的樹種,然後按照常規的方法去栽種,再進行一些簡單的養護。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固有思維。它深入探討瞭在極端乾旱地區,如何通過一係列精細化的技術手段,例如改良土壤、收集和利用微量水源、選擇具有特殊生理機製的樹種等等,來剋服自然條件的限製。書中對於每一個環節的講解都詳盡入微,無論是理論闡述還是實踐操作,都體現瞭極高的專業水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