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文化行吟
:38.0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陈相飞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03453175
字数:222000
页码:2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文化行吟》由陈相飞著。文化具穿透力。民族复兴,文化是强大支撑;人要活得恬静而有生趣,同样需要文化滋养。我不是文化人,但或许正因为如此,《文化行吟》能够与更多的人心灵交感。《文化行吟》主要包括乡关何处、木屐声声等内容。
初读《文化行吟》,我并未抱有太高的期望,只是觉得书名颇有几分诗意,便随手翻开了。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悄悄地俘获了我的心。它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让你读着读着,便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我发现,作者的文字功底极深,对情感的捕捉也异常精准。他能够用最朴实的语言,描绘出最动人的画面,能够用最寻常的场景,引发最深刻的思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等待”这个主题的探讨。在现代社会,我们习惯了即时满足,习惯了快速获取,对“等待”的耐受力越来越低。而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等待”的另一种可能性,看到了等待背后蕴含的希望,看到了等待中沉淀的智慧。书中描绘的那些人物,他们耐心地等待着花开,等待着收成,等待着团聚,他们的等待,并非是被动的消磨时光,而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是一种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坚定信念。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等待”的价值,也让我对生活多了一份从容和耐心。
评分《文化行吟》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收到了一封来自遥远时空的信件,信里承载着过去的故事,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我是一个对历史不太敏感的人,总觉得那些年代久远的事情,离我太遥远,不具有什么现实意义。但是,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将那些看似枯燥的历史碎片,编织成了一幅生动而充满人文关怀的画卷。作者在描绘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时,并没有简单地勾勒他们的功过是非,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挣扎,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情感。我尤其被其中对某个历史人物在困境中的精神力量的刻画所打动。在那个物质贫乏,信息闭塞的时代,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坚持下去?是什么让他们在绝望中依然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本书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它通过细腻的笔触,让我看到了答案的轮廓,也让我对人性的复杂和坚韧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让我明白,即使身处逆境,人类的精神世界依然可以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这份光芒,正是我们应对未来挑战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宁静与启迪。我总觉得,现代生活的节奏太快,信息爆炸让我们应接不暇,反而丢失了许多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当我翻开《文化行吟》的扉页,仿佛进入了一个可以让人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身与世界的空间。书中对于某些传统文化的探讨,没有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其肌理,挖掘那些被时光冲刷得模糊却又无比珍贵的价值。作者的笔触温润而有力,他笔下的那些人物,那些场景,都栩栩如生,仿佛我正置身其中,感受着那份古朴的韵味,体验着那些久远的智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节气的描绘,不仅仅是天文的记述,更是融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那种顺应天时的生活态度,在如今看来,是一种奢侈,也是一种智慧。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停下来,合上书,默默回味,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佳酿,回甘悠长。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冲突,但它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能够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对生命、对文化、对自身存在的深刻思考。
评分坦白说,《文化行吟》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对“阅读”这件事的看法。我过去常常追求那些情节紧凑、节奏明快的作品,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娱乐性或信息量。但这本书,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体验。它更像是一种“慢阅读”,需要你沉下心来,去体会每一个字句,去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那份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我记得其中一段关于某个传统手工艺的描写,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介绍制作过程,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述这个手艺背后的故事,讲述手艺人一生对技艺的坚守,讲述这门手艺如何承载了一个家族的荣耀和时代的变迁。这种叙述方式,让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变成了参与者,我仿佛能感受到那双粗糙却灵巧的手,在画布上、在泥土里、在木头上,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这种对匠人精神的赞美,对传承的敬意,让我深感震撼,也引发了我对当下社会浮躁风气的反思。这本书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完的,它需要反复品味,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就像一条潺潺流淌的河流,越往深处,越能感受到它的宁静与力量。
评分读《文化行吟》,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我从未真正了解过的世界。我之前对某些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的认知,大多来源于课本或碎片化的信息,总觉得有些隔阂,有些不真实。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具象、非常有代入感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遥远的事物拉近了。作者似乎拥有某种神奇的能力,能够将文字化为画面,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某个古老节日庆典的描写所吸引,那种热闹的场面,那种虔诚的仪式,那种代代相传的信念,让我仿佛能够听到锣鼓喧天的声音,闻到祭祀飘来的香气。我能感受到参与其中的人们,他们脸上洋溢的喜悦,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满足和对传统的敬畏。这种描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还原,更是对文化生命力的展现,让我重新认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静止的符号,更是鲜活的生命,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情感和记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身处的现代文明,固然有其光鲜亮丽的一面,但同时也可能正在加速遗失一些宝贵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恰恰是支撑我们精神世界的重要基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