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创意上海蓝皮书: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
定价:89.00元
作者:王慧敏 王兴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097947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文化创意是上海国际大都会建设的永续驱动力,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助力品牌传播、激化活力、活化社会管理、重构空间布局的主要支点。现阶段文化创意已渐成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维度;在“十三五”开始之际,认识未来上海文化创意行业的战略问题,除了应考虑全局因素,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贸发会议等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国家决策视野对文化创意认识的深入等,还有一些因素的不同情景会深刻影响上海文创行业发展的愿景和路径,这不仅包括*可见度的强力和指向性的政策推进,以及全局性的平衡,还有赖于空间辐射的拓展、转型机遇的把握、旗舰项目的选择、体制改革的成功、文化参与的繁荣,以及技术趋势的准备度。
内容提要
本书基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近几年所进行的有关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课题研究,以及对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创意城市的*实践与经验的调研,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及其路径、制度设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论证和学理分析,以期能进一步开阔和启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战略思路。
目录
Ⅰ 总报告
1 “十三五”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思路研究
【《“十三五”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001
一 现状与问题分析/002
二 背景与趋势研判/017
三 发展理念、战略定位与思路/020
四 发展重点与方向/027
五 政策思路与框架/037
Ⅱ 产业发展篇
2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迈向“十三五”的国际视野和上海路径
——基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十大门类的分析【梁新华】/044
Ⅲ 区域动态篇
3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区县发展报告【曹祎遐 耿昊裔】/092
Ⅳ 专题研究篇
4 全球智慧之都排名(2015)研究【王兴全 李 农 赵付春 陈 隽】/125
5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研究【孙 洁】/161
6 “十三五”时期上海文化发展的趋势及需求分析
【戴建敏 王 骅 吕海燕 缪艳萍 周 明 符 号】/191
7 以“农村创客”下乡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趋势研究【俞 平】/212
8 国家新战略下的文创旅游新发展【于秋阳 金 川】/225
Ⅴ 案例分析篇
9 恋舞OL,女生爱玩的手机游戏【单晓慧】/250
10 回力:复兴中国风【陈嘉欢】/260
Ⅵ 附录
11 附录Ⅰ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目录(2013版)/270
12 附录Ⅱ 2011~2014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分行业总产出、增加值及其增长情况/277
13 附录Ⅲ 2011~2015年国家和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重大政策列表/280
14 附录Ⅳ 2015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活动节庆展会列表/286
15 附录Ⅴ 上海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列表/288
Abstract/293
Contents/295
作者介绍
王慧敏,产业经济学博士,从事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研究,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旅游研究部主任。现任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科研成果:1、信息化战略;2、信息资源管理;3、信息技术应用及其工程管理。
文摘
无
序言
无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城市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结合,而上海无疑是中国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城市之一。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它“创意上海蓝皮书”的标题立刻吸引了我,并且“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的副标题也精准地说明了其内容,这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份非常专业且具有参考价值的报告。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上海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我猜想,这本书可能包含了对上海在特定时期(2015-2016年)的产业规模、结构、就业情况等方面的详细数据分析,并且可能会对一些代表性的创意园区、孵化器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创意企业进行案例研究。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探讨上海在吸引外资、鼓励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产业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总之,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是一个了解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脉络的绝佳窗口,能够帮助我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创新活力。
评分我对城市发展与文化产业的交叉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能够真正展现城市独特气质和创新活力的方面。这本书的标题“创意上海蓝皮书”瞬间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传递出一种权威性、前瞻性和对上海这座城市在创意领域发展进行深度洞察的承诺。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描绘上海在2015-2016年这一关键时期的文化创意产业图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上海在设计、艺术、媒体、科技与文化融合等领域的具体实践和案例,而不仅仅是泛泛的概述。或许,它会深入探讨上海如何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历史传承以及国际化视野,来孕育和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创意产业集群。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路,比如政府的扶持政策、市场机制的运作、人才的培养与流动,以及跨界合作的可能性。光是想象这本书能够为我带来的关于上海创意能量的全面解读,就足以让我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它似乎是一份值得反复研读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信息量和深度,非常吸引我。我一直觉得上海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它的历史积淀和现代活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而“创意上海”这个名字,正捕捉到了这种城市精髓。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视角来呈现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是侧重于政策解读,还是案例分析?或者是对产业的整体梳理和发展趋势的展望?“蓝皮书”这个词,让我联想到的是一份具有高度参考价值的报告,也许里面会有大量的统计数据、图表,以及对行业专家的访谈,这些都将是理解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宝贵信息。我特别想了解,这本书是否会探讨上海在不同创意领域,比如设计、影视、出版、游戏、时尚等方面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及这些领域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上海的创意生态系统的。光是想想这本书可能包含的丰富内容,就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更深入地认识上海这座城市的创意力量。
评分我最近在思考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其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力到底有多强劲,尤其是在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之后。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蓝皮书”这个词,给我一种权威感,让我觉得它不会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宣传性读物,而是会包含大量详实的研究和数据。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对上海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解读创意产业的现状与未来。我很想知道,这本书里是否会提到上海在吸引和留住顶尖创意人才方面的具体策略,比如人才引进政策、创业扶持机制,以及是否会分析一些成功的创意项目或企业案例,从而为我们揭示上海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是如何不断提升其文化软实力的。此外,我对书中对“上海制造”的创意表达,以及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非常感兴趣,想了解上海的创意产业是如何与国际接轨,又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牌。
评分在书架上偶然瞥见这本书的封面,那鲜明的“创意上海”字样和“蓝皮书”的称谓,立刻勾起了我对这座城市创新脉搏的好奇心。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它的装帧和标题上,我已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专业与严谨。它似乎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报告,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城市发展答卷,里面一定蕴含着无数关于上海如何孕育和释放创意能量的洞察。我尤其期待它能揭示那些隐藏在都市繁华背后的文化基因,比如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如何与当代创意产业融合,又或是这座城市在艺术、设计、媒体等领域如何突破传统,焕发新生。光是想象那些可能包含的案例分析、数据图表,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就足以让我对这本书充满期待。它所涵盖的时间跨度,2015-2016年,也正是我对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印象深刻的时期,相信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和更深层次的理解,让我能更清晰地看到这座城市在那个阶段是如何乘风破浪,奠定其创意之都的地位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