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列國誌奧地利
定價:28.00元
作者:孫瑩煒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50970356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4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奧地利共和國地處中歐南部,是連接東、西歐的內陸國傢,全國麵積83858平方公裏,人口812萬。二戰後奧地利確立中立國地位。1995年1月1日加入歐盟。奧地利是聯邦國傢,首都維也納是許多國際組織所在地。奧地利山清水秀,曆史悠久,擁有大量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堪稱旅遊勝地。本書對奧地利的過去和現在進行瞭詳細介紹,讀後會受益匪淺。
目錄
作者介紹
孫瑩煒,女,1978年生人,2003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曆史學院,2004-2005年在德國康斯坦茨大學曆史與社會學係交流學習,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歐洲社會文化、中歐文化關係史及德國文化。主要作品和譯文有《德國國有資産管理體製、經營模式與實
文摘
序言
坦白說,最初拿起《列國誌:奧地利》是因為我對奧地利豐富的音樂遺産和輝煌的帝國曆史充滿好奇。但閱讀過程中,這本書帶給我的遠不止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宮廷軼事和宏偉建築的介紹。作者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奧地利的曆史置於更廣闊的歐洲背景之下進行審視。書中對神聖羅馬帝國的瓦解、三十年戰爭的殘痕、拿破侖戰爭的影響,以及奧地利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角色,都有著深入的分析。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不同曆史時期社會生活的描繪,比如早期貴族的生活方式、市民階層的崛起、農民的抗爭,以及近代工業化帶來的社會變革。這些細節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鮮活的生命圖景。它讓我看到瞭奧地利人民在不同曆史時期所麵臨的挑戰和選擇,以及他們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並最終形成瞭獨特的民族性格。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曆史的進程並非直綫前進,而是充滿瞭迂迴、反復和意想不到的轉摺。
評分我一直認為,要真正理解一個國傢,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政治和軍事層麵,而必須深入其文化、社會和經濟的肌理。《列國誌:奧地利》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在閱讀過程中,我被作者對於奧地利多民族融閤的探討深深吸引。從早期日耳曼部落的遷徙,到後來統治下的斯拉夫、匈牙利、意大利等民族,這些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交流乃至衝突,共同塑造瞭奧地利獨特的身份認同。書中對維也納這座城市在不同曆史時期的變遷,以及它作為帝都所扮演的角色,進行瞭詳盡的描述。從羅馬時期的軍事要塞,到中世紀的封建中心,再到文藝復興時期哈布斯堡王朝的璀璨輝煌,直至近現代的工業化發展,維也納仿佛是奧地利曆史的一麵鏡子,映照著這個國傢的興衰起伏。此外,作者對奧地利在藝術、音樂、科學等領域的貢獻也給予瞭足夠的篇幅,從莫紮特、貝多芬到弗洛伊德,這些偉大的名字不僅僅是文化符號,更是奧地利精神的重要體現。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國傢的靈魂,而不僅僅是它的疆域和權力。
評分當我翻開《列國誌:奧地利》時,腦海中浮現的或許是茜茜公主的優雅,或者是金色大廳的宏偉樂章。然而,這本書所呈現的,是一部更加厚重、更加復雜、也更加引人深思的奧地利史。作者並沒有選擇簡單地歌頌輝煌,而是以一種史詩般的筆觸,勾勒齣奧地利在漫長曆史中的掙紮與求索。從羅馬邊疆的堡壘,到十字軍東徵的參與者,再到奧斯曼帝國擴張的屏障,奧地利始終身處歐洲大陸的關鍵節點,承擔著重要的地緣政治使命。書中對馬提亞斯·科爾維努斯、哈布斯堡王朝早期統治者的策略,以及瑪麗亞·特蕾莎改革的成效與局限,都進行瞭詳盡的剖析。我尤其對作者關於奧地利在19世紀民族主義浪潮中的睏境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那個曾經橫跨中歐的龐大帝國,在內外交睏之下,最終走嚮瞭分裂。這種宏大的曆史敘事,讓我深刻體會到,國傢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瞭挑戰與變革。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國傢的成長軌跡,以及它在曆史大潮中的不屈身影。
評分《列國誌:奧地利》這本書,我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看瞭。雖然我一直對歐洲曆史頗感興趣,但奧地利這個國傢,在我腦海中總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它隻是一個環繞著維也納的音樂與皇室之地。然而,讀瞭這本書,我纔真正意識到,奧地利的曆史遠比我想象的要波瀾壯闊,它不僅僅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榮光,更是無數次戰爭、政治博弈、民族融閤與分裂的縮影。作者以一種旁徵博引、層層剝繭的方式,將奧地利的地理環境、早期部落文明、羅馬帝國的影響、中世紀封建割據、直到近代成為歐洲強權的漫長曆程,娓娓道來。書中對於各個時代重要人物的刻畫也相當生動,不僅僅是簡單的曆史事件堆砌,更深入地挖掘瞭這些人物的動機、抱負以及他們如何一步步塑造瞭奧地利的命運。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奧地利曆史上的一些黑暗時期,例如宗教衝突、民族壓迫等,而是以一種客觀而審慎的態度進行瞭梳理,這使得整本書在敘述宏大曆史的同時,又不失人性的溫度和深刻的反思。它讓我明白,每一個國傢的形成和發展,都是無數復雜因素交織的結果,而奧地利,無疑是歐洲大陸上一個極具代錶性的存在。
評分如果要問我對《列國誌:奧地利》最深刻的感受是什麼,那一定是它所展現齣的那種“掙紮與蛻變”的宏大敘事。奧地利的曆史,與其說是一部輝煌的帝王史,不如說是一部不斷適應、求生存、圖發展的鬥爭史。作者巧妙地將地理環境的製約與政治決策的演變緊密結閤。阿爾卑斯山脈的阻隔,多瑙河的通航便利,以及與周邊強國——法國、普魯士、俄國的復雜關係,都深刻影響瞭奧地利的戰略選擇和命運走嚮。我尤為驚嘆於作者對哈布斯堡王朝內部政治鬥爭的細緻描繪。傢族內部的權力爭奪、與貴族階層的博弈、以及試圖統一不同民族的艱辛努力,都展現瞭帝國的脆弱與韌性。書中對奧匈帝國解體前後的描述,更是充滿瞭曆史的滄桑感。那個曾經龐大的帝國,在民族主義思潮的衝擊下分崩離析,奧地利本身也經曆瞭巨大的國土縮減和政治重塑。這種從帝國到共和國的轉型,充滿瞭痛苦與陣痛,但也孕育著新的希望。它讓我對“國傢”這個概念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曆史的長河中不斷被塑造和重塑的生命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