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书史足自悦:国学名著导读 历史卷
定价:32.00元
售价:21.4元,便宜10.6元,折扣66
作者:苏志芳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64082666
字数:210000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
在中国的历史当中,不仅有史官记录的正史,也有民间流传的野史。因此,有人打趣说:“历史就像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如何还历史以真面目,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但是,在解决这个任务之前,首先要培养对历史的兴趣,这是十分重要的。为此,读者不妨将《书史足自悦:国学名著导读·历史卷》作为一个入门,在有趣的历史故事当中尽量探寻历史的真相,进而以历史为明镜,照亮我们的现在与未来。
内容提要
《书史足自悦:国学名著导读·历史卷》以历史名著为大依托,为读者呈现出与以往了解的历史不同角度的新视角历史,可以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有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哲理和感悟。苏志芳编著的《国学名著导读:书史足自悦》中通过引用古往今来国学经典中的文学经典,向世人展示文学的魅力。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章
尚书:中国上古秘史近年来,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潮。《论语》、《孟子》、《诗经》等儒家经典著作成为人们争相阅读的书目。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的《尚书》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该书在战国时称为《书》,汉代将它改称《尚书》,意即“上古之书”。“尚”,意指“上”,有“上古”“,高居在上”的意思。同时,“尚”在古代有将包裹着的东西解开、展开的意思,而“书”则是指文字、文字记录、文档,所以“尚书”又可以称为“解密的档案”“面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其被誉为中国古老的皇室文集。《尚书》中主要记录的是王和贵族之间的谈话,也是中国古老的记述言论的史书,是中国早的上古历史文件。书中还有许多具政治思想的内容,因此《尚书》还是中国历史上早的政事史料汇编,使得该书成为历代必读的政治教科书,也是士大夫们日夜诵读的“”。当年,孔子就是以《尚书》为教材培养了三千弟子。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尚书》,可以说是国学著作经典中的经典,而自从孔子编出“版”之后,就一直存在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以来它都在塑造着中国的文化经典,培育着中华民族的心灵,成为开启中华文明必不可少的一把钥匙。
1.上古之书——《尚书》概述《尚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其时代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囊括了从尧、舜、禹经夏、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漫长历史。《尚书》所记录的就是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全书有以人名为标题的,如《盘庚》、《微子》;也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还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尚书》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君臣所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言论,同时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事迹。虽然书中君臣们的言行涉及广泛、内容丰富,但其中蕴含的中心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说自了,它的“中心思想”就是为政之道和治国之术。甚至有学者认为,《尚书》的贡献不在于记载了多少史实,而在于它为我们民族培植了一种历史意识,一个记载国家大事要事的方法,形成一部有思想主线的史料,以此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
……
序言
章 尚书:中国上古秘史
1.上古之书——《尚书》概述
2.开创中国历史的三大——《虞书》
3.个王朝的故事——《夏书》
4.并非一无是处的商朝——《商书》
5.历史长河中的巨幅画卷——《周书》
第二章 国语:王公贵族们“口述”的历史
1.一部“说”出来的历史——《国语》概述
2.谏言:忠臣良将的使命——《周语》
3.答疑解惑:圣贤的智慧——《鲁语》
4.治国之道:春秋相的故事——《齐语》
5.志气:成大事者的品格——《吴语》和《越语》
第三章 春秋三传:春秋,并不是一场大梦
1.微言大义:孔子和他的《春秋》
2.摆事实,讲道理——《左氏春秋传》
3.借古喻今——《春秋公羊传》
4.借事明义——《春秋谷梁传》
第四章 战国策:纵横天下,必有一“策”
1.名士的教科书——《战国策》概述
2.统下之“策”——《秦策》
3.国家强盛之“道”——《齐策》
4.寓言的力量——《楚策》
5.军事强国之策——《赵策》
第五章 史记:史坛明珠,千古绝唱
1.史家之绝唱——《史记》概述
2.千古史圣,史界太祖——《史记·太史公自序》
3.大江东去英雄流芳——《史记·项羽本纪》
4.天下无双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
5.旷世奇才的悲哀——《史记·淮阴侯列传》
第六章 汉书:历史长河中的美丽剪影
1.“时代”之书——《汉书》概述
2.传奇的平民皇帝——《汉书·高帝纪》
3·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汉书·霍光传》
4.历史巨轮中的传奇——《汉书·苏武传》
5.世人景仰的风骨——《汉书·循吏传》
第七章 三国志:重回群星闪耀的时代
1.为群星谱写的篇章 ——《三国志>概述
2.一代枭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3.草鞋皇帝——《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4.江东俊杰——《三国志·蜀书·吴主传》
5.谋士——《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第八章 贞观政要:李世民打造的黄金时代
1.历史中精彩的一页——《贞观政要》概述
2.为君之道——《贞观政要·君道》
3.为政之本——《贞观政要·政体》
4.治世贤臣——《贞观政要·任贤》
5.从谏如流——《贞观政要·纳谏》
第九章 资治通鉴:历史是一面镜子
1.不可不读之书——《资治通鉴》概述
2.至公至明——《资治通鉴》中的人才观
3.“不学礼,无以立”——《资治通鉴》中的礼治思想
4.以民为本——《资治通鉴》中的民本思想
5.以和为贵——《资治通鉴》中的民族观
第十章 宋史:千年回眸,走近大国
1.回眸大国的样子——《宋史》概述
2.高超的政治艺术家——《宋史·太祖纪》
3.改革的先驱者——《宋史·王安石传》
4.精忠报国之良臣——《宋史·岳飞传
5.留取丹心照汗青——《宋史·文天祥传》
我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报告集。这本书的资料搜集工作简直是“地毯式”的,汇集了来自不同国家顶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数据详实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的视角非常宏大,从北极冰川融化的实时卫星数据,到发展中国家在能源转型上面临的社会经济困境,都有细致的描述。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提供的“解决方案”部分,并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提出了很多具体可行、甚至已经在一些小范围试点取得成功的创新模式,比如城市垂直农场、碳捕获技术的商业化前景等等。读完之后,我感到了一种沉重的责任感,但同时也燃起了希望,它清晰地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巨大挑战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韧性,是一本振聋发聩的案头必备书。
评分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古代诗词赏析的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古典文学的新世界。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对于李白、杜甫这些大家的作品,不仅仅是做表面文章的解读,而是深入到了他们创作时的心境、当时的社会背景,甚至对一些典故的考证都做到了严谨细致。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意象的分析,比如“月亮”在不同诗人心中的象征意义,被阐述得淋漓尽致,让我回头再读那些熟悉的诗句时,感觉仿佛是第一次接触,充满了新的理解和感动。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用纸质感厚重,排版疏朗有致,读起来非常舒服,让人愿意沉浸其中,细细品味每一个字句的韵味。它不只是一本知识的罗列,更像是一场与古代文人心灵的深度对话,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
评分刚翻阅了一本世界民间烹饪技艺的文化考察录,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食谱”的传统认知。作者是一位人类学家,他走遍了世界各地偏远的角落,记录下的不只是食材的搭配和火候的控制,更是每一种食物背后蕴含的仪式感、家族传承和地方风俗。比如,书中对摩洛哥塔吉锅的详细描述,不仅讲了如何用它慢炖出浓郁的风味,更介绍了家庭成员围绕这个中心器皿分享食物时所形成的独特社交结构。语言风格充满了冒险精神和人文关怀,仿佛带着读者一起穿越了时空,去体验当地人对食物最原始的热爱与尊重。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道菜肴都是一段活着的历史,是人类适应环境、表达情感的无声语言,比单纯的烹饪指南要有价值得多,看完后连做饭的冲动都变得不一样了。
评分手头这本书是关于现代心理学前沿理论的科普读物,内容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还有一些关于人类潜意识运作机制的探讨。坦白说,我对这些晦涩的术语一直抱有敬畏之心,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深谙“化繁为简”的艺术。他大量使用了生活化的案例和生动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理论,比如用“搜索引擎的缓存机制”来比喻我们的记忆模式,瞬间就让人茅塞顿开。全书的行文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有严谨的学术支撑,又不失阅读的趣味性,读起来感觉像是在听一位学识渊博的朋友娓娓道来,充满了启发性。这本书不仅解答了我许多长久以来的困惑,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用一种更科学、更客观的态度去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人的行为模式,实用价值极高。
评分我刚刚看完了一本关于西方艺术史的入门读物,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实在太吸引人了。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编年体流水账的写法,而是以“流派”为核心,通过讲述几个标志性艺术家的生平故事,串联起了整个西方艺术的演变脉络,从文艺复兴的光芒万丈,到巴洛克的戏剧性,再到印象派对光影的捕捉,最后到现代艺术的解构与重塑,逻辑清晰,引人入胜。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于每一幅名画的配图质量极高,色彩还原度很到位,作者还特别加入了对画作细节的放大解析,比如某位画家的笔触特点,那些肉眼不易察觉的“小心思”,都得到了充分展示。读完后,我仿佛拥有了一把钥匙,能更自信地走进任何一个西方的博物馆,不再只是走马观花,而是能看懂门道,体会到艺术背后的时代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