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3版)
定價:31.00元
作者:曹天漢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12109064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分為四部分共12章。部分2章,介紹單片機及單片機芯片的基本硬件結構;第二部分4章,係統地敘述匯編語言指令係統及程序設計的基礎、單片機C語言基礎、C51程序的基本結構與設計和C51的構造類型數據;第三部分4章,介紹單片機片內的標準外圍單元:並行輸A./輸齣口、中斷係統、定時器/計數器和串行口的組成及應用方法;第4部分2章,通過各種應用實例闡述單片機的並行擴展技術和串行擴展技術。
本書已在多所高職院校用做教科書,鑒於其知識點敘述上的科學性、可讀性和內容上的先進性、實用性,本書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和單片機愛好者的自學用書。
目錄
部分 單片機及其基本組成
章 單片機概述
1.1 單片機
1.2 單片機係統
習題1
第2章 MCS-51單片機的基組成
2.1 概述
2.1.1 MCS-51單片機的內部結構框圖
2.1.2 MCS-51單片機的引腳及片外總綫結構
2.2 中央處理器CPU
2.3 振蕩器和時鍾電路
2.3.1 電路組成
2.3.2 時序與時序定時單位
2.4 MCS.51單片機的內部存儲器
2.4.1 MCS.51單片機係統的存儲器結構及地址空間
2.4.2 MCS.51單片機的內部數據存儲器
2.4.3 特殊功能寄存器
2.4.4 堆棧及其存儲特性
2.4.5 內部程序存儲器
2.5 MCS.51單片機的復位
2.6 單片機的幾種工作方式
習題2
第二部分 MCS-51單片機的指令係統及程序設計
第3章 MCS-51單片機的匯編語言指令係統
3.1 指令格式及常用符號
3.1.1 指令的匯編語言格式
3.1.2 指令編碼的格式
3.1.3 指令中常用符號
3.1.4 指令執行的基本過程
3.2 指令中的尋址方式
3.3 數據傳送指令
3.3.1 在單片機片內RAM中傳送數據的指令
3.3.2 讀寫外部RAM的指令
3.3.3 讀程序存儲器的指令
3.4 算術運算類指令
3.4.1 加法指令
3.4.2 減法指令
3.4.3 乘法指令
3.4.4 除法指令
3.5 邏輯運算與移位類指令
3.6 控製轉移類指令
3.6.1 無條件轉移指令
3.6.2 條件轉移指令
3.6.3 調用與返迴指令
3.6.4 空操作指令
3.7 位操作類指令
3.8 MCS-51匯編語言的僞指令
習題3
軟件實訓1
第4章 單片機C語言基礎
4.1 單片機C語言概述
4.1.1 C語言的特點
4.1.2 單片機C語言——C51
4.2 單片機C51語言基本語法
4.2.1 C51的運算量
4.2.2 C51的數據類型
4.2.3 C51的存儲種類和存儲器類型
4.2.4 C51的運算符和錶達式
習題4
第5章 MCS-51單片機程序設計
5.1 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
5.1.1 程序設計的步驟
5.1.2 源程序的編輯、編譯和匯編
5.2 程序的基本形式與設計舉例
5.2.1 匯編語言程序的基本結構與設計舉例
5.2.2 C51程序的基本結構與設計舉例
習題5
第6章 C51的構造類型數據
6.1 數組
6.1.1 數組的引入
6.1.2 一維數組
6.1.3 二維數組
6.1.4 字符數組
6.1.5 數組的存儲空間
……
第三部分 MCS-51單片機的基本功能單元
第7章 MCS-51單片機的並行輸入/輸齣端口
第8章 MCS-51單片機的中斷係統
第9章 MCS-51單片機的定時/計數器
0章 MCS-51單片機的串行口
第四部分 單片機的擴展技術
1章 MCS-51單片機的並行擴展技術
2章 MCS-51單片機的串行擴展技術
附錄A MCS-51單片機指令匯總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曹天漢,男,浙江杭州人,副教授,先後畢業於寜夏大學物理專業和浙江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多年從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和教學管理工作,高校教齡25年。主要從事電子技術和單片機係統設計技術的教學和技術開發。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配套資源支持做得相當到位,這一點對於任何依賴技術學習的人來說,都是決定性的因素。我指的是它在網絡上或者光盤中提供的那些示例代碼和實驗指導。這些資源不是簡單地羅列齣來,而是經過瞭精心組織和版本管理。每一個實驗步驟都清晰地對應到書中的某一個章節或某一個知識點,代碼注釋詳盡到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解釋。我曾經嘗試著去自己搭建一個復雜的實驗環境,但光是軟件工具鏈的配置就耗費瞭我大量精力,而使用書中的配套資源包,我能快速地導入項目、編譯、燒錄,然後立刻進入到驗證理論知識的階段。這極大地提高瞭學習效率,將寶貴的時間從繁瑣的配置工作中解放齣來,專注於核心的算法和硬件交互邏輯的理解上,真正做到瞭“所學即所用”。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一點也不故作高深。作者在講解一些復雜的協議或者時序關係時,總能找到一個非常巧妙的比喻或者類比,瞬間就能打破閱讀中的“卡殼”感。我最喜歡那些作者“旁白式”的注釋,它們不像正文那樣嚴肅,但卻透露齣豐富的實戰經驗和“過來人”的忠告,比如“注意這裏的時序,否則你會花上兩天時間來調試一個毫無頭緒的錯誤”。正是這些充滿人情味的提示,讓學習過程變得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像跟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耳邊交流。這種亦師亦友的寫作風格,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學習麯綫,讓他們敢於去嘗試和犯錯,因為他們知道,書裏已經預見並指齣瞭大多數的“陷阱”。這種溫度感在技術書籍中是相當稀缺的品質。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內頁的布局相當考究,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特彆是那些電路圖和程序代碼的展示,清晰得像是直接印在瞭白紙上,每一個細節都看得真切,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反復對照、仔細分析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關鍵概念解釋時所采用的視覺化手段,那些流程圖和狀態機的描繪,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一下子就讓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可感。翻閱起來,手感也很好,紙張的質量明顯高於市麵上很多同類教材,讓人有一種很踏實的研讀感。而且,書脊的裝訂也相當牢固,即便是經常需要翻開查找資料,也不用擔心會輕易散架。整體而言,這本書在物理形態上就傳遞齣一種嚴謹和專業的態度,讓人從拿起書本的那一刻起,就願意沉下心來去學習裏麵的知識。可以說,光是這份對閱讀體驗的尊重,就值迴票價瞭。
評分從一個資深工程師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參考基準。隨著技術標準的不斷演進,很多老舊的資料會逐漸過時,但這本書卻能保持其核心理論的穩定性和前瞻性。它不僅僅教授瞭“如何做”,更重要的是闡述瞭“為什麼這麼做”背後的設計哲學。例如,在討論片上資源分配的策略時,作者引入瞭多維度的考量視角,這對於我們日常進行係統架構設計時,提供瞭一個非常成熟的思考框架。即便是對於已經掌握基礎知識的讀者,迴過頭來翻閱這本書,也總能從那些看似基礎的章節中,挖掘齣新的、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是那種讀完一遍就束之高閣的速成手冊,而是一本可以常備案頭、隨時可以從中汲取智慧的“工具書”,其內容的沉澱價值非常高。
評分我接觸過不少關於嵌入式係統的入門讀物,但這本書在理論深度與實踐操作之間的平衡拿捏得極為精準,這一點我必須點贊。它不像有些書那樣,停留在概念的錶麵,隻會簡單地介紹幾個寄存器,而是深入到瞭底層硬件的運行機製,比如時鍾樹的配置、中斷體係的層級劃分,這些對於想真正掌握係統底層邏輯的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信息。更難得的是,在講解完理論之後,緊接著就會給齣非常貼閤實際工程應用的案例分析,這些案例不是那種為瞭演示而演示的“玩具”程序,而是能讓人感受到真實項目開發流程的縮影。通過對這些例子的逐步剖析,我發現自己對於如何將數據手冊上的參數轉化為可執行代碼的能力得到瞭顯著的提升。這種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的敘事結構,讓學習過程充滿瞭邏輯上的連貫性,讀完一個章節,腦海中關於該模塊的知識體係也就自然而然地搭建起來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