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
定价:31.00元
作者:曹天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1210906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四部分共12章。部分2章,介绍单片机及单片机芯片的基本硬件结构;第二部分4章,系统地叙述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的基础、单片机C语言基础、C51程序的基本结构与设计和C51的构造类型数据;第三部分4章,介绍单片机片内的标准外围单元:并行输A./输出口、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和串行口的组成及应用方法;第4部分2章,通过各种应用实例阐述单片机的并行扩展技术和串行扩展技术。
本书已在多所高职院校用做教科书,鉴于其知识点叙述上的科学性、可读性和内容上的先进性、实用性,本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和单片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目录
部分 单片机及其基本组成
章 单片机概述
1.1 单片机
1.2 单片机系统
习题1
第2章 MCS-51单片机的基组成
2.1 概述
2.1.1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
2.1.2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及片外总线结构
2.2 中央处理器CPU
2.3 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2.3.1 电路组成
2.3.2 时序与时序定时单位
2.4 MCS.51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
2.4.1 MCS.51单片机系统的存储器结构及地址空间
2.4.2 MCS.51单片机的内部数据存储器
2.4.3 特殊功能寄存器
2.4.4 堆栈及其存储特性
2.4.5 内部程序存储器
2.5 MCS.51单片机的复位
2.6 单片机的几种工作方式
习题2
第二部分 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
第3章 MCS-51单片机的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3.1 指令格式及常用符号
3.1.1 指令的汇编语言格式
3.1.2 指令编码的格式
3.1.3 指令中常用符号
3.1.4 指令执行的基本过程
3.2 指令中的寻址方式
3.3 数据传送指令
3.3.1 在单片机片内RAM中传送数据的指令
3.3.2 读写外部RAM的指令
3.3.3 读程序存储器的指令
3.4 算术运算类指令
3.4.1 加法指令
3.4.2 减法指令
3.4.3 乘法指令
3.4.4 除法指令
3.5 逻辑运算与移位类指令
3.6 控制转移类指令
3.6.1 无条件转移指令
3.6.2 条件转移指令
3.6.3 调用与返回指令
3.6.4 空操作指令
3.7 位操作类指令
3.8 MCS-51汇编语言的伪指令
习题3
软件实训1
第4章 单片机C语言基础
4.1 单片机C语言概述
4.1.1 C语言的特点
4.1.2 单片机C语言——C51
4.2 单片机C51语言基本语法
4.2.1 C51的运算量
4.2.2 C51的数据类型
4.2.3 C51的存储种类和存储器类型
4.2.4 C51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习题4
第5章 MCS-51单片机程序设计
5.1 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5.1.1 程序设计的步骤
5.1.2 源程序的编辑、编译和汇编
5.2 程序的基本形式与设计举例
5.2.1 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与设计举例
5.2.2 C51程序的基本结构与设计举例
习题5
第6章 C51的构造类型数据
6.1 数组
6.1.1 数组的引入
6.1.2 一维数组
6.1.3 二维数组
6.1.4 字符数组
6.1.5 数组的存储空间
……
第三部分 MCS-51单片机的基本功能单元
第7章 MCS-51单片机的并行输入/输出端口
第8章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第9章 MC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
0章 MCS-51单片机的串行口
第四部分 单片机的扩展技术
1章 MCS-51单片机的并行扩展技术
2章 MCS-51单片机的串行扩展技术
附录A MCS-51单片机指令汇总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曹天汉,男,浙江杭州人,副教授,先后毕业于宁夏大学物理专业和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多年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高校教龄25年。主要从事电子技术和单片机系统设计技术的教学和技术开发。
文摘
序言
从一个资深工程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参考基准。随着技术标准的不断演进,很多老旧的资料会逐渐过时,但这本书却能保持其核心理论的稳定性和前瞻性。它不仅仅教授了“如何做”,更重要的是阐述了“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设计哲学。例如,在讨论片上资源分配的策略时,作者引入了多维度的考量视角,这对于我们日常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时,提供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思考框架。即便是对于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读者,回过头来翻阅这本书,也总能从那些看似基础的章节中,挖掘出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速成手册,而是一本可以常备案头、随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的“工具书”,其内容的沉淀价值非常高。
评分我接触过不少关于嵌入式系统的入门读物,但这本书在理论深度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平衡拿捏得极为精准,这一点我必须点赞。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停留在概念的表面,只会简单地介绍几个寄存器,而是深入到了底层硬件的运行机制,比如时钟树的配置、中断体系的层级划分,这些对于想真正掌握系统底层逻辑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更难得的是,在讲解完理论之后,紧接着就会给出非常贴合实际工程应用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不是那种为了演示而演示的“玩具”程序,而是能让人感受到真实项目开发流程的缩影。通过对这些例子的逐步剖析,我发现自己对于如何将数据手册上的参数转化为可执行代码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种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让学习过程充满了逻辑上的连贯性,读完一个章节,脑海中关于该模块的知识体系也就自然而然地搭建起来了。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一点也不故作高深。作者在讲解一些复杂的协议或者时序关系时,总能找到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或者类比,瞬间就能打破阅读中的“卡壳”感。我最喜欢那些作者“旁白式”的注释,它们不像正文那样严肃,但却透露出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过来人”的忠告,比如“注意这里的时序,否则你会花上两天时间来调试一个毫无头绪的错误”。正是这些充满人情味的提示,让学习过程变得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像跟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耳边交流。这种亦师亦友的写作风格,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学习曲线,让他们敢于去尝试和犯错,因为他们知道,书里已经预见并指出了大多数的“陷阱”。这种温度感在技术书籍中是相当稀缺的品质。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内页的布局相当考究,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特别是那些电路图和程序代码的展示,清晰得像是直接印在了白纸上,每一个细节都看得真切,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反复对照、仔细分析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关键概念解释时所采用的视觉化手段,那些流程图和状态机的描绘,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一下子就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翻阅起来,手感也很好,纸张的质量明显高于市面上很多同类教材,让人有一种很踏实的研读感。而且,书脊的装订也相当牢固,即便是经常需要翻开查找资料,也不用担心会轻易散架。整体而言,这本书在物理形态上就传递出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态度,让人从拿起书本的那一刻起,就愿意沉下心来去学习里面的知识。可以说,光是这份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就值回票价了。
评分这本书的配套资源支持做得相当到位,这一点对于任何依赖技术学习的人来说,都是决定性的因素。我指的是它在网络上或者光盘中提供的那些示例代码和实验指导。这些资源不是简单地罗列出来,而是经过了精心组织和版本管理。每一个实验步骤都清晰地对应到书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个知识点,代码注释详尽到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解释。我曾经尝试着去自己搭建一个复杂的实验环境,但光是软件工具链的配置就耗费了我大量精力,而使用书中的配套资源包,我能快速地导入项目、编译、烧录,然后立刻进入到验证理论知识的阶段。这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将宝贵的时间从繁琐的配置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核心的算法和硬件交互逻辑的理解上,真正做到了“所学即所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