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學Arduino玩轉電子製作
:39.00元
售價:27.3元,便宜11.7元,摺扣70
作者:(美)威爾徹,翁愷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1153147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列於瞭基於Arduino的具體製作項目,每個章節介紹一種産品,其中包括各種實驗、圖錶和操作步驟,還介紹瞭電子測試儀器的使用方法,蔣姐晶體管驅動電路、發光二極管、傳感器、電路測試等專題。理論與實踐相結閤,適閤初學者閱讀。此係列書是中國市場上完整的Arduino係列圖書。
《學Arduino玩轉電子製作》介紹如何用簡單的原型技術製作齣很酷的Arduino電子小玩意兒。每個章節都會深入討論一個作品的製作方法,輔以針對某半導體器件的實驗。 《學Arduino玩轉電子製作》適閤喜歡動手製作的讀者閱讀並按照書中的步驟實際操作。
章 電子鳴鳥
元件列錶
1.1 什麼是物理計算
1.2 工作原理
1.2.1 脈寬調製基礎
1.2.2 晶體管基礎
1.2.3 變壓器的原理
1.2.4 分壓電路
1.2.5 用光敏電阻的光綫檢測電路
1.2.6 用電壓錶和示波器測試光綫檢測電路
1.2.7 在麵包闆上組裝電子鳴鳥電路
1.2.8 創建交互控製軟件
1.2.9 什麼是程序
1.3 電子鳴鳥的終測試
1.4 進一步的探索方法
第2章 迷你數字輪盤遊戲機
元件列錶
2.1 工作原理
2.2 給LED正嚮偏置
2.2.1 LED電路分析
2.2.2 LED柱狀顯示器
2.3 版迷你輪盤遊戲機
2.4 加入遊戲機軟件
2.5 7段數碼管基礎
2.5.1 測試7段數碼管
2.5.2 做一個基於Arduino的7段數碼管閃爍測試器
2.6 7447 BCD譯碼集成電路基礎
2.7 做一個用7段數碼管的BCD-十進製電路
2.8 在麵包闆上組裝終的電路
2.9 加入迷你數字輪盤遊戲機軟件
2.10 迷你數字輪盤遊戲機的終測試
2.11 建議進一步的探索方法
第3章 交互式流水燈裝置
元件列錶
3.1 組閤方法迴顧
3.2 工作原理
3.3 電位器
3.4 測量準備過程
3.5 如何用一個單片機驅動多個LED
3.6 搭建組閤而成的交互式LED流水燈
3.7 建立流水開關軟件
3.8 交互式流水燈的終測試
3.9 進一步探索的方法
第4章 物理計算和直流電機控製
元件列錶
4.1 組閤再研究
4.2 工作原理
4.2.1 基極偏置晶體管驅動電路
4.2.2 D1:迴歸二極管
4.2.3 晶體管繼電器驅動直流電機電路的實驗
4.2.4 準備繼電器
4.3 電機的物理計算基礎
4.4 用物理計算實現電機速度控製
4.4.0 電位器輸入控製
4.5 2N2222晶體管引腳布局
4.6 電機速度控製軟件
4.7 光綫檢測輸入控製
4.8 終的測試
4.9 進一步探索的方法
第5章 用Arduino控製運動:伺服電機和步進電機控製
元件列錶
5.1 組閤運動控製
5.2 工作原理
5.3 伺服電機實驗
5.4 Fritzing軟件
5.5 試一下
5.6 物理計算:一個有電位器的伺服電機
5.7 物理計算:用遊戲杆的伺服電機
5.8 物理計算:用FlexiForce壓力傳感器的伺服電機
5.9 運動控製基礎知識
5.10 達林頓晶體管
5.11 單極步進電機
5.12 單極步進電機的Multisim數字控製器模型
5.13 做一個Arduino的單極步進電機控製器
5.14 增加一個速度控製功能
5.15 伺服電機和步進電機終的測試
5.16 進一步探索的方法、建議
第6章 八音盒
元件列錶
6.1 組閤的物理計算和驅動接口電路
6.2 工作原理
6.3 做PWM實驗
6.4 製作和測試一個基本的八音盒控製器
6.4.1 試一下
6.4.2 驅動一個揚聲器
6.5 物理計算與八音盒控製器
6.5.1 什麼是PMOSFET?
6.5.2 PMOSFET的Multisim電路模型
6.5.3 交互式八音盒控製器的程序
6.6 製作並測試帶小鍵盤的基礎八音盒控製器
6.7 八音盒控製器終的測試
6.8 進一步探索的方法、建議
第7章 觸覺之趣
元件列錶
7.1 組閤物理計算和驅動接口電路
7.2 工作原理
7.3 振動電機實驗
7.4 物理計算:振動電機
7.5 試一下
7.6 小鍵盤觸覺
7.7 機電學和觸覺
7.8 FlexiForce壓力傳感器觸覺
7.9 機器人末端執行器測試架
7.10 觸覺控製器的終測試
7.11 進一步探索的方法、建議
第8章 LCD與Arduino
元件列錶
8.1 組閤物理計算輸入接口電路
8.2 工作原理:LCD測試架
8.3 真實的“Hello World”:Arduino與LCD
8.4 試一下
8.5 正在消失的文字
8.6 做一塊評估闆
8.7 進一步探索的方法
第9章 邏輯電路檢查儀
元件列錶
9.1 輸入接口電路
9.2 工作原理
9.3 與非門測試
9.4 7段數碼管顯示器與Arduino
9.5 做一個智能邏輯探頭
9.6 做一個改進型的智能邏輯探頭
9.7 進一步探索的方法
0章 溫度測量與控製
元件列錶
10.1 什麼是精密攝氏溫度傳感器
10.2 工作原理
10.3 做一個電子溫度計
10.4 一個計算機溫度計
10.4.1 終完成的計算機溫度計
10.4.2 試一下
10.4.3 一個LCD電子溫度計
10.5 溫度控製器
10.6 進一步探索的方法
10.7 後的想法和建議
DonaldWilcher有26年的電子工程經驗。他曾工作於工業機器人係統、汽車電子模塊與係統和小型傢電的嵌入式無綫控製領域。在剋萊斯勒公司工作期間,他為城裏的孩子們開展瞭豐富多彩的周末工程預科活動。他還是《樂高頭腦風暴接口》(LEGOMindstorms Interfacing)和《樂高頭腦風暴機電裝置》(LEGO MindstormsMechatronics))兩書的作者(由McGraw-Hill齣版)。他還自齣版瞭一本關於科技和機器人小製作的書。他的書是為發明者、學生和工程教育者所寫。他還在大學、社區學院和技術學院裏教授計算機和電子工程技術方麵的課程。
說實話,我手裏頭已經有好幾本關於基礎電路入門的書瞭,但大多要麼是過於偏嚮理論的教科書,要麼就是純粹的“貼圖教學”,看完後知識點很零散。這本《學Arduino玩轉電子製作》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構建瞭一個非常連貫的項目體係。它不是零散的知識點堆砌,而是將那些看似獨立的傳感器、執行器和控製闆有機地串聯起來。比如,前麵對光敏電阻的學習,隻是為瞭讓你理解如何讀取模擬信號;但到瞭後麵做一個自動遮陽係統時,這個知識點就被重新激活,並與舵機控製結閤起來,産生瞭一個實際的、有意義的應用。這種“學以緻用、循序漸進”的結構,讓我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再是停留在錶麵的理解,而是真正內化成瞭解決問題的工具箱。而且,作者似乎深諳初學者的心理障礙,總能在關鍵節點加入一些“停下來思考”的環節,引導讀者去迴顧和總結已經學到的內容,而不是像趕火車一樣,一味地嚮前衝。這種設計讓學習節奏非常舒服,既有推進的動力,又有消化的時間,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評分我特彆喜歡這本書在軟件和硬件結閤上的處理方式,它沒有過度依賴某個特定的、封閉的開發環境。相反,作者鼓勵讀者去理解底層邏輯,然後盡可能地使用開放和通用的編程思路。書中對庫文件的介紹就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導入這個庫就行瞭”,還會簡要說明這個庫內部做瞭哪些關鍵函數的封裝,以及為什麼選擇使用它而不是自己從頭寫。這對於希望未來能拓展到其他微控製器平颱或者進行更底層開發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神助攻。此外,它對各種常用元器件的物理特性描述也相當精準。比如,在講解步進電機時,書中會配上清晰的接綫圖,並明確指齣不同引腳的功能和電流要求,而不是簡單地給一個隻能運行的基礎代碼。我記得有一次我嘗試用它提供的代碼驅動一個比書中示例功率稍大的電機時,差點燒瞭驅動模塊,幸好翻迴去查閱瞭書中關於電流限製的章節,纔及時調整瞭供電策略。這種對安全性和極限條件的關注,體現瞭作者對實踐者負責任的態度。
評分這本書的實踐性強到讓人忍不住立刻動手,幾乎沒有一句廢話。我通常看技術書會有個習慣,會先快速瀏覽一遍目錄,看看它涵蓋的深度和廣度。這本的內容布局非常閤理,從最基礎的元件識彆和麵包闆連接入門,到後期涉及到傳感器融閤和數據可視化,每一步的跨度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你感覺每完成一個小實驗,自己的能力樹就亮起瞭一個新的技能點。最讓我贊賞的是它對“故障排除”這一塊的重視程度。以往我遇到的問題都是在網上漫無目的地搜索各種論壇帖子,效率極低。而這本書裏,針對一些常見的焊接錯誤、軟件配置衝突或者硬件連接順序錯誤,都給齣瞭非常直觀的“可能原因及對策”。我記得有一次我嘗試用一個特定的模塊跑程序總是卡死,按照書上的一個排查清單走下來,最後發現是某個電阻的阻值偏高導緻的,這種細節的關注,極大地減少瞭我調試代碼和電路的時間,真正體現瞭“授人以漁”的理念。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經曆過無數次失敗和試錯後,纔總結齣這些寶貴的經驗的,所以讀起來特彆踏實,完全不用擔心走彎路。
評分從整體風格來看,這本書充滿瞭“動手吧,彆怕犯錯”的熱情。文字讀起來非常流暢自然,完全沒有那種冷冰冰的技術手冊感。很多地方的注釋和說明,都像是作者在耳邊輕聲提醒,充滿瞭鼓勵。例如,在介紹到數據類型轉換時,作者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將整數比作一個裝滿蘋果的箱子,浮點數則是一個可以裝水也可以裝蘋果的容器,這種生動的比喻極大地降低瞭抽象概念的學習門檻。我最看重的一點是,這本書不隻停留在“能用”的階段,它一直在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優化”。當你完成瞭一個基礎的項目後,後麵總會跟隨著一小節“進階探索”或者“效率提升建議”,比如如何通過更精簡的算法來減少資源占用,或者如何利用中斷而不是輪詢來提高係統的響應速度。這些內容雖然不是核心必需,卻是區分一個“操作者”和一個“設計者”的關鍵所在。閱讀體驗非常像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充滿驚喜的電子製作馬拉鬆,讓人意猶未盡,並且渴望立刻開始下一個挑戰。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深得我心,封麵那種略帶磨砂質感的紙張,握在手裏就有一種親近電子元件的踏實感。內頁的排版也處理得非常到位,大段的代碼和電路圖都有清晰的留白,不像有些技術書籍,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塞進一個小小的方框裏,看著眼睛都要抽筋。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復雜概念時,那種層層遞進的敘述方式。比如,初次接觸到PWM調光模塊時,我腦子裏隻有一團漿糊,但作者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公式,而是先用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電燈的閃爍頻率——來類比,讓我瞬間就抓住瞭核心原理。隨後,再去閱讀那些關於占空比和周期的技術描述時,感覺像是為已經搭好的骨架添磚加瓦,而不是憑空想象。而且,書中對各個實驗模塊的介紹,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這麼做”。這種深入到設計思想層麵的講解,對於一個想真正理解電子製作而不是隻會復製粘貼代碼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我感覺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教材,而是在跟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對話,他既有極高的專業素養,又不失耐心和幽默感,讓枯燥的技術學習過程變得像解謎一樣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