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好好喝茶 |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6-01 |
| 作者:赵英立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128.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805546773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茶,生长于土木,沉寂于金火, 复活于水中,茶是生命。 喝茶是一门学问,身为资深茶专家,赵英立先生之前创作出版的《喝茶的智慧:养生养心中国茶》《名茶馆特色茶艺学习指南》 二书均得到业内外爱茶人士的好评,且取得不俗的市场效益。《喝茶的智慧》等书侧重于介绍茶的品类、养生作用、茶艺、茶道等专业知识,本书侧重介绍了博大深远的茶文化,特别是附录中赵先生精心搜集、整理的“茶诗”,涵盖古今名人佳作,为其他茶类书籍所无。 茶味禅味 味味一味 诗心佛心 心心相印——林清玄 茶文化是灿烂的华夏文明一部分。传承并使之走向世界,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茶人的使命。好好喝茶,用心灵品味这盏茶汤,你一定会爱上这大自然的赐予。 ——九旬茶人 吴甲选品味茶使我们懂得并利用茶的自然性来养身。 品味茶艺使茶进入我们的艺术生活与精神生活。 品味茶文化则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们可以任意地选择心灵的归宿。 ——剧评人 史航 茶是一个色彩斑斓、让人流连忘返的世界。每一泡茶,都经历了日晒雨淋,大山中的孤独生长,再被金火锤炼,才出无穷回味,正如一直在路上的我们。那盏茶是绚丽的,并*终指向心灵的归宿。 ——《鸡毛飞上天》《白鹿原》编剧 申捷
茶,不仅能解渴、提神、去火、消食,还是“万病之药”“养生之源”,有益于保健、养颜、陶冶心情,对一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此外,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唐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随着时代的进步,品茶、识茶的技术越来越专业、精深?,渐渐成为一门专业知识, 知名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赵英立先生在《好好喝茶》中为热衷于品茶、研习茶艺的读者详细阐释了“茶道”“茶品”“茶技”“茶意”,教您如何识茶、辨茶、知茶,可说是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茶学专著。
赵英立,笔名京华闲人,著名茶文化学者,琳琅智库茶文化专家,茶养生专家。始学中文,后入茶界,多年来走访祖国大小茶山,于茶类、茶性、茶养生、茶诗词等均有深入的研究。是“吴觉农贡献奖”获得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作者一直致力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培养了众多中、高级茶艺师、评茶员。著有《中国茶艺全程学习指南》《喝茶的智慧》等畅销茶文化图书。
**卷 踏遍青山茶正好:说茶谈水 茶的起源与发展/ 005 茶叶概说/ 017 盏中春色——绿茶/ 021 茶类的源头——白茶/ 043 不太被认可的茶类——黄茶/ 049 绚丽多彩的乌龙茶类(上)/ 057 绚丽多彩的乌龙茶类(下)/ 069 对茶性*彻底的改造——红茶/ 079 *后崛起的茶类——黑茶/ 087 淡妆浓抹总相宜——再加工茶/ 099 搅动中国茶坛的普洱茶/ 105 茶类与茶性/ 113 选相应之水/ 119 第二卷 茶语人生——养生篇 茶的本质就是药/ 131 看茶喝茶/ 141 二十四节气与茶(上)/ 153 二十四节气与茶(下)/ 169 看人喝茶/ 181 饮茶的误区/ 193 第三卷 悠悠千载茶中情——文人的茶盏 茶文化的起源与准备期/ 203 茶文化**次高潮【唐代】/ 211 风生两腋欲何之——唐代茶诗鉴赏(上)/ 221 天赋识灵草—唐代茶诗鉴赏(下)/ 235 茶文化的**【宋代】/ 251 从来佳茗似佳人—北宋茶诗词鉴赏/ 259 晴窗细乳戏分茶—南宋茶诗词鉴赏/ 275 融入民间的茶汤【元代】/ 285 文人的楼阁【明代】/ 295 民族融合的奢华【清代】/ 311 古典名著中的茶/ 327 《红楼梦》中的茶/ 337 第四卷 禅茶一味——禅茶如何一味 此茶非彼茶/ 355 独特的禅宗风尚/ 363 彼茶即此茶/ 375 禅茶一味的实修/ 383
最近刚结束了一段漫长的旅程,终于有时间拿起一直想读的《好好喝茶》。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那种沉静而温暖的色调,仿佛瞬间就能将人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角落。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很舒服,不是那种过于光滑的亮面,而是带着一点自然的纹理,让我感觉很踏实。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流畅而富有韵律的文字所吸引。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开篇的几段,就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腻的观察。文字间弥漫着一种淡淡的禅意,好像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时间的沉淀,饱含着智慧和对人生的思考。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找到内心平静的技巧,或者一些关于如何品味生活点滴的感悟。有时候,我们总是匆匆忙忙地向前奔跑,却忽略了脚下的风景,甚至忘了自己为何出发。《好好喝茶》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莫名的治愈感,仿佛在邀请读者慢下来,感受当下的美好。我猜想,这本书一定蕴含着作者多年来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或许会是一些关于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与世界相处的心得。我喜欢这种能够引发思考的书,它们不仅仅是消遣,更是心灵的滋养。
评分刚拿到《好好喝茶》这本书,我还没深入阅读,但它的整体风格就吸引了我。封面设计非常雅致,配色也十分舒服,给人一种宁静、沉稳的感觉。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很细腻,拿在手里也很有分量,这让我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我只是随意翻阅了几页,就被作者的笔触所吸引。文字流畅而富有诗意,仿佛能看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悠然自得地品味生活,分享她的感悟。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应该会围绕着“喝茶”这一行为展开,但绝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泡一杯好茶,更深层次地,它可能是在探讨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求平衡和宁静的方式。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关于如何从日常的点滴小事中找到快乐,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培养耐心和感恩之心等方面的论述。作者的文字给我一种“慢下来”的暗示,仿佛在邀请读者一起,用一杯茶的时间,去审视自己的内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评分我是一个对“慢生活”概念非常感兴趣的人,所以当我在书店无意中看到《好好喝茶》时,立刻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它不像那些激进的“人生改变指南”,而是用一种非常柔和、亲切的方式,暗示着一种更悠闲、更具觉知的生活态度。我还没开始细读,只是浏览了一下目录和一些零星的章节,但已经能感受到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我发现其中一些段落描写得极其生动,仿佛能闻到茶的清香,听到水烧开的声音,看到阳光透过窗棂洒下的斑驳光影。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文字,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我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好好喝茶”的理念,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品饮,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安顿。比如,如何在繁忙的工作间隙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如何在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中注入更多的温情?如何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而不是被过去困扰或对未来忧虑?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位对生活有着深刻体验和独到感悟的人,他/她笔下的文字,定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我们对自身生活方式的重新审视。
评分最近这段时间,我感觉生活有些失焦,总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挥之不去。《好好喝茶》这本书,就像是它名字所暗示的那样,给了我一种回归宁静的希望。我还没来得及把整本书读完,但仅仅是翻阅的几页,已经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细节的关注。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一些日常场景的描绘,比如清晨的一缕阳光,一杯热茶的温度,甚至是一片飘落的叶子,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格外有意义。这种将平凡事物升华为诗意的能力,让人不禁赞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引导我去发现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去体悟那些隐藏在平淡日子里的深刻哲理。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处理情绪、如何与自己对话的技巧,又或许是一些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得。总而言之,《好好喝茶》这个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治愈的力量,我非常看好它能成为我心灵旅途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评分说实话,最近我的生活状态有些低迷,总感觉提不起精神。《好好喝茶》这本书,就像是一股清泉,在我干涸的心田里激起了涟漪。我还没来得及一口气读完,但每一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力量。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她不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描绘各种场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豁达和从容。我尤其喜欢她对细节的捕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在她笔下却变得格外生动和富有哲理。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讲述一些关于如何在这种平淡的日子里找到乐趣的故事,又或者是一些关于如何与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的感悟。我特别期待它能够给我一些关于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找回生活热情的方法。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治愈的魔力,它不强调“改变”,而是鼓励“接纳”和“品味”,这让我感觉非常安心。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深入阅读,去探索书中隐藏的智慧和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