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B-17空中堡垒:美军第95轰炸机大队传
定价:39.80元
作者:罗伯·莫里斯 伊恩·霍金斯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387554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二战*强飞行队第95轰炸机大队的发展历程
◆一部二战欧洲空战亲历者的深情回忆
◆二战欧洲空中战争的精彩讲述
内容提要
美军第95轰炸机大队是一支具有代表性的B-17轰炸机大队,也是二战时期*负盛名的轰炸机组。自1943年5月起直至二战的结束,他们参加了每一项重大任务,地赢得了三次总统嘉许。
本书*本完整地讲述了这个轰炸机大队从二战初期建立到参与战斗的历程。两位作者搜集了对近一百名空军老兵的采访记录、数十份未被公之于众的轰炸组成员回忆录,以及近百种其他资源,使我们对这支富有传奇色彩的轰炸机大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目录
章 空军的诞生..................................... 001
第2章 跨洋越洲....................................... 018
第3章 奥尔康伯里和早期任务........................... 027
第4章 任务日......................................... 035
第5章 基尔惨剧....................................... 051
第6章 英国人......................................... 062
第7章 寒冷天空....................................... 075
第8章 不包括飞行的任务............................... 080
第9章 从基尔到雷根斯堡............................... 089
0章 补充兵员...................................... 094
1章 妻子和母亲.................................... 102
2章 突然死亡...................................... 114
3章 娱乐和伦敦.................................... 121
4章 雷根斯堡战役.................................. 133
5章 黑色一周...................................... 142
6章 战俘(一).................................... 159
7章 在瑞士和瑞典的拘留事件........................ 172
8章 脱险.......................................... 180
9章 失踪人员...................................... 191
第20章 “探路者”和“阿佛洛狄忒”项目................ 202
第21章 重要一周...................................... 211
第22章 大写字母B..................................... 219
第23章 D日........................................... 232
第24章 飞往苏联的穿梭任务............................ 238
第25章 后的战斗任务................................ 248
第26章 战俘(二).................................... 262
第27章 “天赐/贪吃”行动............................ 269
第28章 回国.......................................... 279
第29章 继承遗产...................................... 285
致谢.............................................. 294
作者介绍
罗伯·莫里斯,美国作家,著有《未曾提及的英勇:被遗忘的关于二战中欧洲上空美军轰炸机机组人员的故事》,编有《战斗轰炸员:关于二战中欧洲上空的两次战斗任务的回忆录》。
伊恩·霍金斯,英国作家,著有《轰炸柏林》《明斯特:就是这样》。
文摘
序言
无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这本书,不是因为它冗长,而是因为我总想放慢速度,细细品味那些被历史尘封的瞬间。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沉重”与“光荣”的辩证统一。作者没有回避战争的残酷性,对于伤亡和精神创伤的描写是毫不留情的,这使得胜利的光环更显来之不易。但同时,书中也记录了无数次战友之间的互相扶持,面对绝境时展现出的非凡韧性,以及完成任务后那种劫后余生的复杂情感。最让我动容的是书末部分,作者对战后这些老兵们的生活状态的简短回顾,他们如何努力地回归普通人的生活,以及那些挥之不去的战场阴影,这让整个故事有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收尾。它超越了一般的军事传记,更像是一部关于集体记忆和个人救赎的深刻探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思。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二战的空战题材涉猎不深,大部分的印象还停留在好莱坞电影的夸张渲染上。但是,这本关于第95轰炸机大队的作品,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它将重点放在了那些执行任务的“人”身上,而不是单纯的“战争机器”。作者似乎花费了数年时间,挖掘了大量的口述史料和私人信件,使得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显得血肉丰满,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幽默、他们对胜利的执着,都鲜活地呈现在纸面上。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飞行环境时的那种精准度,例如在高空低温下,通讯设备的失灵,或者机舱内氧气不足造成的判断失误,这些技术细节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和紧张感。它让人明白,每一次安全返航都不是侥幸,而是无数次专业素养和超凡勇气的累积。读完之后,我对那些在漫长轰炸航线上飞行的年轻人,产生了一种近乎崇敬的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非常精妙,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线叙述,更像是一个多视角的拼图。你会在不同的章节里,从地面指挥官的视角看到大队的战略布局,然后视角立刻切换到某架B-17机舱内,感受炮手和领航员的实时压力。这种叙事上的立体感,使得原本可能有些抽象的军事行动,变得异常具体和可触碰。此外,作者在穿插背景知识时处理得非常自然,他不会为了解释一个术语或一个战役背景而打断故事主线,而是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到机组成员的对话或内心独白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大量的专业信息。对于像我这样对外文原著的翻译作品持谨慎态度的读者来说,这个中文译本的流畅度和专业度也令人印象深刻,没有太多生硬的直译痕迹,阅读体验非常顺畅,仿佛这就是一部本土创作的纪实文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历史感,那种泛黄的纸张质感和老照片的排版,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二战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我记得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旧书店里翻到的,当时就被它的名字吸引了——“空中堡垒”,光是这个词汇就充满了力量和重量。书的装帧很厚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里面承载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细节的考据,从飞机的技术规格到每一次任务的航线规划,都写得非常扎实。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把重点仅仅放在飞机的轰鸣和炸弹的爆炸声上,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绘那些年轻的机组成员们,他们对家乡的思念、面对死亡时的挣扎,以及他们在万米高空之上建立起来的战友情谊。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跟随他们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那种身临其境的压迫感,让我常常需要停下来,深吸一口气。这本书无疑是献给所有热爱航空历史和那段特殊年代的读者的珍宝,它不仅记录了一段军事史,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光辉与坚韧的史诗。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炉火纯青,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非虚构写作范本。它没有那种平铺直叙的历史陈述的枯燥感,反而像一部精心剪辑的战争纪录片,在宏大的战略背景和微观的个人经历之间,流畅地穿梭切换。开篇的部分,作者用了相当大的笔墨来铺陈第95大队组建初期的种种不易,从新兵的磨合到装备的调试,那种从零开始摸索前行的艰难,读来让人感同身受。随后进入实战阶段,每一章都围绕着一次关键的空袭展开,信息量巨大却井井有条,关键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牵动人心。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对“损失”的处理方式。他不会轻描淡写地带过任何一次机毁人亡,而是会深入挖掘幸存者的回忆,去探讨那些永远缺席的座位,这种尊重历史和生命的笔触,让这本书的厚重感倍增。对于那些追求深度和真实感的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绝对值得拥有,它提供的远不止是数据和事实,更是一种沉浸式的历史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