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傢王玉文
定價:186.00元
售價:120.9元,便宜65.1元,摺扣65
作者:趙迎新/ 王玉文/攝影
齣版社:中國攝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790675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他的精彩之作,是“內容充實而有光輝”“形式自然而呈美感”,有著厚重的思想內涵和真實生動的藝術效果,畫麵自然生動,視覺語言流暢,多視覺多層麵真實藝術地錶現瞭中國工業生産建設發展進程、成就以及需要改革創新的問題,真實藝術地錶現瞭中國工人在生産勞動過程中的真實身影、生動形象、創造精神、力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真情實感,顯示瞭工業攝影影像所具有的見證現實、振奮人心、推動時代、改變世界的特殊力量。
內容提要
本書是攝影傢王玉文近四十年工業攝影的作品精選。攝影傢用手中的鏡頭,對所處的既艱辛多變又豐富多彩的時代,對身處這個變革時代的人民,對這個時代遼寜工業發展變化的曆程都做齣瞭忠實的記錄,讓我們看到瞭遼寜老工業基地過去的輝煌、改革的陣痛、重新振興的豪情;也讓我們看到瞭遼寜人民,特彆是遼寜工人階級的奉獻精神與奮鬥情懷,更為後人留下瞭迴眸曆史的見證。
目錄
作者介紹
趙迎新,中國攝影齣版社社長,中國攝影傢協會理事、北京藝術攝影協會副主席。主編《中國影像史》十捲本,《世界遺産影像誌》《中國魅力古鎮》《閤傢歡》等。策劃引進齣版《世界攝影史》、“中國攝影史”叢書三捲本、“改變世界的100個觀點”係列叢書、《照片的本質》《影像製造者》等圖書。
王玉文,1948 年生,曾任第六、第七屆中國攝影傢協會副主席,現任中國攝影傢協會顧問,中國工業攝影協會主席,遼寜省文聯副主席,遼寜省攝影傢協會名譽主席,國傢一級攝影師。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就足夠引人遐想——《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傢王玉文 趙迎新/ 王玉文/攝影》。光是“工業時代”這四個字,就勾勒齣瞭一幅波瀾壯闊的畫捲,它不僅僅是關於生産力、技術革新,更是關於社會變遷、人們生活的巨大轉型。1978年到2017年,這近四十年的時光,是中國曆史上一個極其特殊的時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從農村到城市,從個體到集體,一切都在加速嚮前。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這場席捲全國的浪潮中,攝影傢王玉文和趙迎新是如何捕捉時代的脈搏的。他們鏡頭下的工業化進程,是否會展現齣那些宏偉的工廠、林立的高樓,還是更側重於在這樣的背景下,普通勞動者的麵孔、他們的汗水與夢想?我尤其好奇,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但精神麵貌可能更加純粹的年代,他們的作品會流露齣怎樣的情感?是蓬勃的希望,還是夾雜著時代的陣痛?這本書的名字暗示著一段用影像記錄的史詩,我期待著那些定格在快門下的瞬間,能夠讓我穿越時空,親身感受那個激蕩人心的年代。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捕捉時代氣息的攝影作品情有獨鍾,而《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傢王玉文 趙迎新/ 王玉文/攝影》這個書名,瞬間就抓住瞭我的目光。1978年,那是個什麼概念?那是一個中國開始重新審視自身,嚮世界敞開心扉的關鍵年份。而2017年,已經是我們習慣瞭高樓林立、互聯網普及的現代化社會。這四十年的跨度,足以涵蓋中國社會翻天覆地的巨變。工業化,作為一個核心的驅動力,無疑是那個時代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我猜想,王玉文和趙迎新這兩位攝影傢,他們的作品一定不隻是冰冷的工業機械的展現,更會深入到工業化浪潮中每一個鮮活的個體。我期待看到那些在工廠車間裏辛勤勞作的工人,他們堅毅的眼神,他們被汗水浸濕的衣衫,他們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時,我也好奇,在城市化進程加速的同時,那些曾經的傳統景觀又是如何被工業化的痕跡所改變的?他們的鏡頭語言,是宏大敘事還是細膩描摹?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一個多維度、有溫度的中國工業時代。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傢王玉文 趙迎新/ 王玉文/攝影》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瞭我內心深深的好奇。1978年到2017年,這段時間在中國曆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是改革開放的年代,是經濟騰飛的年代,更是工業化大潮席捲一切的年代。我總覺得,攝影是記錄曆史、捕捉時代精神最直接、最有力量的藝術形式之一。王玉文和趙迎新,這兩位攝影傢的名字,我雖然不算特彆熟悉,但從書名來看,他們顯然是聚焦於這個波瀾壯闊的時期。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可能的畫麵:高聳入雲的煙囪,川流不息的生産綫,改變瞭地貌的建築工地,以及在這些宏大場景中忙碌的身影。但我更期待的,是攝影傢們如何通過他們的視角,去解讀工業化帶來的深層影響。是那些改變瞭人們生活方式的工廠,是那些從農村湧入城市的勞動力,是那些因為工業發展而産生的新的社會景觀。這本書,我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最真實、最生動的影像記錄。
評分《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傢王玉文 趙迎新/ 王玉文/攝影》——僅僅是書名,就勾勒齣一幅恢弘的曆史畫捲。1978年,中國邁開瞭改革開放的步伐,隨之而來的是一場深刻的工業化浪潮,席捲瞭這片古老的土地。而2017年,我們已經站在瞭新的發展起點上。這四十年的時光,是中國從一個相對封閉的農業國,蛻變為世界工廠,並積極擁抱科技革新的關鍵時期。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這本書,去看看攝影傢王玉文和趙迎新是如何用他們的鏡頭,記錄下這場波瀾壯闊的變革。我期待的,不隻是那些聳入雲霄的工廠建築、龐大的機械設備,更是那些在工業化進程中,普通中國人的身影。他們的汗水,他們的辛勞,他們的夢想,他們的生活。我希望通過這些影像,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特有的脈搏——那種在建設、在奮鬥中迸發齣的生命力,那種在物質條件逐步改善過程中,人們精神世界的豐富與變化。這本書,對我而言,無疑是瞭解中國現代工業發展史的一扇重要窗口。
評分“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傢王玉文 趙迎新/ 王玉文/攝影”,這個書名本身就承載瞭太多的信息量,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1978年,意味著改革的起點,一個國傢走嚮開放的決心;2017年,則是我們已經站在一個全新發展階段的節點。這三十多年,中國經曆瞭前所未有的工業化進程,它不僅僅是經濟的飛速增長,更是社會結構、人們生活方式、乃至精神麵貌的全方位變革。我很好奇,王玉文和趙迎新這兩位攝影傢,他們是如何在這個大時代背景下,用他們的鏡頭去詮釋“工業時代”的。是聚焦於那些宏大的工業奇跡,還是關注身處其中的個體命運?我希望在這本書中,我能看到那些曾經遍布城鄉的工廠,那些為國傢建設默默奉獻的勞動者,他們的麵孔,他們的故事。我更想知道,在攝影傢們獨特的視角下,工業化所帶來的進步與陣痛,是怎樣被捕捉和呈現的。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與中國現代工業史的對話,一次通過影像重溫激蕩歲月的機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