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徐国兴摄影作品与文集
定价:68.00元
售价:44.2元,便宜23.8元,折扣65
作者:徐国兴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15516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摄影作品部分郭沫若为文艺界人士书写条幅(1960年)茅盾与群众在书市(1957年)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在门诊(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周小燕在执教(1960年)被誉为“农民科学家”的植棉能手吴吉昌(1964年)向老农民学习(1964年)麦田选种(1964年)渔船出海(山东石岛,1957年)情同姐妹(1994年)巾帼民兵双(1964年)土家妹子(1993年)青春年华(1994年)歌唱家李谷一(1991年)北京人艺:演出《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剧照)(1960年)松花江畔(1959年)大雁塔(1964年)张家界天子山(1993年)从知春亭遥望万寿山(1962年)蓬莱阁(1978年)出淤泥而不染(1982年)畅游(1998年)小丰满水电站(1959年)五台山骡马交易会(1964年)
文选部分漫话批评性图片发挥新闻照片的作用谈新闻摄影和革命浪漫主义谈标题写好新闻照片的说明也谈新闻摄影的形象特点从运动变化中选择典型——看新闻照片随笔借景——新闻摄影的一种表现手法新闻摄影是不是创作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漫谈摄影创作基本功新闻摄影静物摄影拍摄技术拍摄技法
译文部分闪光摄影方法十五种(上)镜头的清晰度和色彩平衡摄影的几种特殊效果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徐国兴摄影作品与文集》,我深感一种久违的宁静与启迪。徐国兴先生的文字,如同他的摄影作品一样,洗练而富有哲思。他笔下的思考,不浮躁,不喧哗,却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我特别欣赏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平凡瞬间,在他的笔下却绽放出别样的光彩。他能从一片落叶、一次交谈中,提炼出人生的智慧,引导读者去反思自身的存在和与世界的联系。这种将摄影与文学融为一体的表达方式,极具独特性。他的文字不是单纯的叙述,而是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个人印记,让人感受到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读他的文章,就像与一位睿智的老友在悠闲地交谈,一点点地被引导着,走向更广阔的心灵空间。这本书,是一次关于自我认知和生命意义的探索之旅。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惊喜的摄影集。初翻开,就被那些细腻入微的影像牢牢吸引。徐国兴先生的镜头语言,与其说是记录,不如说是他对世界的一次次深情凝视。无论是宏大的自然风光,还是寻常巷陌中的人文气息,他总能捕捉到最触动人心的瞬间。画面构图讲究,光影运用更是出神入化,仿佛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空气,听到细微的声音。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人物的刻画,那些皱纹里藏着的故事,那些眼神里闪烁的光芒,都如同镌刻在画布上一般,真实而充满力量。这本书不只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情感的传递。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能停下来,静静地欣赏这样一组充满温度和深度的作品,仿佛一次心灵的洗涤。每一页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作品集,更是一本关于生活、关于热爱、关于观察的书。
评分初次接触徐国兴先生的作品,就被那份独特的艺术气息所折服。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显得相当考究,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对艺术的尊重。翻开书页,那些精美的摄影作品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它们不仅仅是影像的堆砌,更是作者情感与思想的载体。从那些画面中,我看到了他对自然界鬼斧神工的赞叹,对人文景观的深情描绘,以及对生命瞬间的捕捉。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引人入胜。而穿插其中的文字,更是为这些画面增添了更深层次的解读。它们没有喧宾夺主,而是恰到好处地补充和升华了摄影作品所要传达的意境。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的书籍。
评分《徐国兴摄影作品与文集》是一本需要慢慢品读的书。初次翻阅,我可能只会被其精美的影像所吸引,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体会到其中更深层次的意涵。徐国兴先生的作品,展现了他对生活独到的见解和细腻的情感。他笔下的文字,并非是那种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以一种平实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他能够将看似寻常的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也能将抽象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触动人心。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摄影集,不如说是一本关于人生观的哲学读物。它引导我去思考,去感受,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仿佛与作者进行了一场心灵的交流。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徐国兴先生的文字,与其说是文章,不如说是一种心灵的独白,一种对生命、对世界、对艺术最本真的感悟。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却描绘出了极其生动而深刻的画面。我常常在阅读某一段文字时,仿佛眼前也浮现出了作者所描绘的场景,甚至能感受到当时的情绪。这种“写”景“写”情的能力,非常罕见。他的思考,不拘泥于形式,不追逐潮流,而是源自内心最真切的感受。读他的文字,就像是在聆听一位智者在娓娓道来,没有说教,没有矫饰,只有纯粹的思考与分享。这本书,是一次与作者心灵的深度对话,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也让我对艺术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