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雕塑城市:光明日报微博“寻找美城市雕塑”摄影大赛作品选 | 作者 | 袁祥 |
| 定价 | 28.00元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 ISBN | 9787511299314 | 出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从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日报微博承办的“寻找美城市雕塑”摄影大赛中选取作品,并摘选“城市雕塑乱与治”系列报道。从作品题材看,涵盖了历史名人、革命先烈、重要事件、城市精神、各地民俗等。征集期间,经过仔细挑选和编辑,光明日报微博共发布参赛作品80余篇。 |
| 作者简介 | |
| 主编:袁祥,光明日报社新闻策划部汇聚报社的人才队伍,自成立以来就力求以先进的创意理念,富有开拓的精神努力实践,策划了一大批高质量、有深度的报道。 |
| 目录 | |
| 目录作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001家破人亡?002求生?004挣扎?006孤儿?008祖孙?010母与子?012老母亲?014圣洁?016后一滴奶?018小孙儿?020抚魂?022和平少女?024开荒牛?026圆融?028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030宋庆龄?032李大钊纪念像?034红棉生命?036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友谊?和平?春天?038雷锋双面雕塑?040西湖边上的抗日纪念碑?042沱江英魂?044庄周梦蝶?046万福树?048遛鸟?050东北:冬天的记忆?052西迁之路?054英雄铜马?056彝人踏歌?058创作故事?创作心路“以灵魂唤醒灵魂,唤醒更多的人”?062纤纤细手彰显的静默与爆发之美?074改革开放的象征?078包容、和谐与大同精神?082生命向生命的敬礼?086城市雕塑乱与治“梦露”的倒下?092“城市雕塑应传递正能量”?095让老百姓成为城市雕塑的主角?099城市雕塑要给后人留足空间?103城市需要什么样的雕塑?108如何塑造城市的灵魂?112他山之石洗尽铅华见沧桑?128诞生易立足难?132城市灵魂的一部分?136大赛记事用雕塑弘扬城市精神和力量?142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赏*美城市雕塑,了解城市文化。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寻找美城市雕塑”这个主题本身就充满了一种探索的意味,仿佛是一场寻宝游戏,只不过这次寻觅的是隐藏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艺术瑰宝。我一直认为,城市雕塑的美,往往需要一些引导和发现,它不像一幅挂在博物馆里的画那样直观,而是需要融入城市的生活肌理,在不经意间触动观者的心弦。这本书,通过摄影大赛的形式,汇聚了众多摄影师的视角,去捕捉那些被大众所认可和喜爱的城市雕塑。我很好奇,这些作品会呈现出怎样的“美”?是宏伟壮观的纪念碑式雕塑,还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品?是现代抽象的艺术表达,还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写实作品?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雕塑与城市环境之间微妙而又紧密的联系,例如雕塑如何与建筑、广场、街道甚至是天空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幅生动的城市画卷。同时,我也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摄影师们是如何捕捉到雕塑的独特韵味,如何运用光影、构图和视角来展现雕塑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欣赏摄影作品,更是一次学习如何去“看”城市雕塑的绝佳机会。
评分从书名来看,这本书的定位似乎非常明确,那就是聚焦于城市雕塑的摄影呈现。我一直觉得,摄影师是城市的“眼睛”,他们能够用镜头捕捉到常人容易忽略的细节和美感。而“雕塑城市”这个概念,更是让我联想到那些将城市变成一座大型艺术展览馆的场景。每一个雕塑,都是城市的一段记忆,一段故事,或者一种宣言。我很好奇,本书收录的作品,会以怎样的角度去解读这些雕塑?是展现它们的宏伟气势,还是刻画它们的细腻纹理?是捕捉它们在不同天气、不同时间下的光影变化,还是记录它们与城市居民的生活互动?我尤其对那些能够反映雕塑背后人文精神的作品感兴趣,例如雕塑所象征的城市精神、历史变迁,或者承载的集体记忆。这本书,或许能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雕塑,发现它们隐藏的深层含义和艺术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作品集,更像是一本关于城市艺术和文化的导览手册,让我有机会去深入了解那些塑造我们城市形象的艺术元素。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虽然略显冗长,但“雕塑城市”这几个字无疑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我一直认为,城市雕塑是城市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无声的语言讲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这本书,汇集了“寻找美城市雕塑”摄影大赛的作品,这本身就说明了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广泛性,是由大众参与发现美、再由专业评选出的精华。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呈现出不同城市、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不仅仅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地标性雕塑,也包括那些隐藏在街巷角落、却同样充满艺术价值的隐藏瑰宝。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看到摄影师们如何运用独特的视角和光影技巧,捕捉到雕塑的灵魂,展现它们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例如,是清晨阳光洒在雕塑上的温暖,还是夜晚灯光映衬下的神秘?是雕塑与行人互动时的趣味,还是它与城市建筑的巧妙融合?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次与城市对话的机会,一次重新认识和欣赏我们身边艺术的旅程。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城市文化以及它们所承载的艺术形式抱有极大的热情。当看到《{RT}雕塑城市:光明日报微博“寻找美城市雕塑”摄影大赛作品选-袁祥 光明日报出版社 97》这本书名时,我内心涌现出一种强烈的期待。它似乎预示着一场视觉的盛宴,一次关于城市雕塑的深度探索。我很好奇,这些摄影师们是如何从万千的作品中挑选出最能代表“美”的雕塑?他们是如何用镜头语言去诠释这些静止的艺术品,让它们在照片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我想象着书中的画面,可能是雄伟的青铜巨人,也可能是抽象的几何线条,它们静静地矗立在繁华的都市中心,或是隐藏在静谧的角落,每一个都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我尤其期待能够看到那些能够引发共鸣的作品,那些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湛,更能触及心灵深处的雕塑。这本书,或许能够帮助我发现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城市之美,让我重新审视我所生活的环境,发现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
评分这本书名虽然有点长,但光是“雕塑城市”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想象一下,那些矗立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艺术品,它们不仅仅是冰冷的石头或金属,更是城市灵魂的载体,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符号。我一直对城市雕塑有着浓厚的兴趣,它们往往能诉说着一个城市的故事,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记忆。不知道这本书里收录的摄影作品,能不能捕捉到这些雕塑最动人的一面?是它们在阳光下的辉煌,还是在雨中的沉思?是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融,还是它们独特的个性和张力?更何况,这是光明网微博“寻找美城市雕塑”摄影大赛的作品选,这意味着这些作品一定经过了大众的眼睛和专业评委的筛选,其艺术价值和感染力应该毋庸置疑。我特别期待看到那些能够打动人心、展现城市独特魅力的摄影作品,它们或许能让我重新认识我生活的这座城市,或者激发我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城市之美。这本书,感觉就像是一次穿越雕塑艺术的旅行,一次与城市对话的体验,我迫不及待想要翻开它,感受那些被定格在光影中的雕塑之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