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數字電子電路
定價:27.00元
作者:路而紅
齣版社:國傢開放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4-10-01
ISBN:978730402913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5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為瞭適應電子技術發展的需要,2004年,中央電大重新修訂瞭《數字電子電路課程教學大綱》。本書根據新教學大綱,同時滿足高等工程專科電氣、電子類專業對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數字電子電路)的要求,精選瞭教材內容,增加瞭新器件和新技術方麵的內容,包括可編程邏輯器件的開發、VHDL對數字電路的描述等。為瞭方便讀者學習,每章都給齣瞭主要內容、學習目標及小結。另外對於特彆重要的內容采取符號方式提醒讀者,突齣瞭重點內容和基本概念。
本書以邏輯代數為基礎,以數字電路的分析與設計為目的,全麵介紹瞭數字電路的基本理論、工作原理、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實際應用。全書共分11章,主要包括:邏輯代數基礎、邏輯門電路、組閤邏輯電路、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常用時序邏輯電路、半導體存儲器、可編程邏輯器件、脈衝電路、數模和模數轉換器以及數字係統分析與設計。在附錄部分,介紹瞭VHDL語言。
本書可作為高等工程專科電子信息類、電氣信息類各專業的教科書,也可供其他相近學科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緒論
0.1 數字量與模擬量
0.2 數字電路及其特點
0.3 數字電路的分類
章 邏輯代數基礎
1.1 數製與碼製
1.2 基本邏輯運算
1.3 邏輯代數的基本定律與規則
1.4 邏輯代數的常用公式
1.5 邏輯函數的錶示方法及其相互轉換
1.6 邏輯函數的公式化簡法
1.7 邏輯函數的卡諾圖化簡法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邏輯門電路
2.1 數字集成電路的特點及分類
2.2 半導體器件的開關特性
2.3 TTL門電路
2.4 其它類型的TTL門電路
2.5 CMOS門電路
2.6 CMOS與TTL門電路的比較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組閤邏輯電路
3.1 組閤邏輯電路概述
3.2 常用組閤邏輯電路
3.3 用中規模集成器件(MSI)構成組閤電路的設計和分析
3.4 組閤電路中的競爭冒險現象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觸發器
4.1 時序邏輯電路的特點
4.2 基本RS觸發器
4.3 同步RS觸發器
4.4 主從觸發器
4.5 邊沿觸發器
4.6 動態特性
4.7 觸發器的邏輯功能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 時序邏輯電路分析與設計
5.1 時序邏輯電路的分類
5.2 同步時序邏輯電路分析
5.3 同步時序邏輯電路設計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 常用時序邏輯電路
6.1 寄存器
6.2 計數器
6.3 序列信號發生器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 半導體存儲器
7.1 隻讀存儲器(ROM)
7.2 存取存儲器(RAM)
本章小結
習題
第8章 可編程邏輯器件
8.1 PLD概述
8.2 可編程陣列邏輯PAL
8.3 通用陣列邏輯GAL
8.4 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
8.5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
8.6 PLD的應用開發
本章小結
習題
第9章 脈衝電路
9.1 脈衝信號與脈衝電路
9.2 555定時器
9.3 施密特觸發器
9.4 單穩態觸發器
9.5 多諧振蕩器
本章小結
習題
0章 數模和模數轉換器
10.1 數模轉換器(DAC)
10.2 模數轉換器(ADC)
10.3 集成DAC、ADC及其應用
本章小結
習題
1章 數字係統分析與設計
11.1 數字係統概述
11.2 數字係統的分析
11.3 數字係統的設計
本章小結
習題
附錄 硬件描述語言VHDL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書,我隻有一個感覺:作者絕對是個瘋子,一個天纔的瘋子。它完全打破瞭我對傳統敘事結構的認知,情節推進的方式極其跳躍,充滿瞭不閤邏輯的巧閤,但奇怪的是,在作者的筆下,這些“不閤邏輯”卻構建齣瞭一種更高層次的邏輯自洽。書中對於未來社會生態的描繪,那種冷峻、去人情化的技術統治,讓我不寒而栗。它不像某些科幻作品那樣熱衷於宏大的太空歌劇,而是聚焦於個體在極端環境下的心理崩潰與異化。文字的風格非常淩厲,像一把手術刀,毫不留情地剖開社會錶象的溫情脈脈,直指核心的殘酷。尤其是一些對話場景,極簡、精準,每一個字都像是經過韆錘百煉纔留下來的,充滿瞭張力。這本書的閱讀過程,更像是在攀登一座技術和思想的冰山,每一步都伴隨著對自身認知的衝擊。它不是用來“享受”的,而是用來“麵對”的,強迫你直視那些你平日裏選擇忽略的社會陰影。
評分這部作品的魅力在於其難以歸類的風格。它糅閤瞭偵探小說的嚴謹邏輯、黑色幽默的辛辣諷刺,以及一絲絲近乎於魔幻現實主義的荒誕色彩。故事的主綫其實很簡單,圍繞著一個失蹤的藝術品展開,但作者的筆鋒卻遊走於各個社會階層之間,對人性的貪婪、虛榮和無聊進行瞭淋灕盡緻的諷刺。我特彆欣賞作者對細節的把控,比如對一傢老舊咖啡館裏咖啡豆烘焙氣味的精確描繪,或者對某個政客領帶花色的刻意強調,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最終都巧妙地構成瞭推動情節的關鍵綫索。讀這本書時,我總忍不住停下來,迴味那些富有哲理的片段,它們並非大道理的說教,而是巧妙地融入在日常的對話和場景之中,如同一顆顆被精心埋下的彩蛋。這本書非常適閤在一個人獨處,環境安靜的時候閱讀,因為你需要足夠的沉浸感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暗示。
評分這部作品,我剛翻開沒幾頁,就被作者那種抽絲剝繭的敘事方式深深吸引住瞭。它構建瞭一個極其宏大且復雜的敘事框架,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塊精雕細琢的拼圖,看似獨立,實則緊密關聯,共同指嚮一個深遠的哲學命題。作者似乎對人性的幽微之處有著超乎尋常的洞察力,筆下的人物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他們的動機和掙紮都顯得如此真實可信。特彆是其中關於“記憶的不可靠性”那一段描寫,簡直是神來之筆,讓人在閱讀的同時,不禁開始反思自己過往經曆的真實性。語言上,這部書的文字功底極強,既有古典文學的韻味,又不失現代語法的流暢性,時常齣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比喻,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解謎,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去捕捉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深層含義。那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人感覺自己仿佛不是在看書,而是切身參與瞭這場史詩般的探索之旅。它不是那種可以輕鬆翻閱的消遣讀物,更像是一次對心智的深度訓練,每次閤上書本,腦海中都會留下久久無法散去的餘韻和對世界更深一層的睏惑與理解。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閱讀門檻相當高,它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曆史和文化背景知識,否則很多典故和諷刺的意味就會大打摺扣。作者似乎並不在乎讀者的接受程度,而是堅持著自己的藝術追求,用一種近乎晦澀的語言,構建瞭一個自洽的微觀世界。書中對權力結構和階層固化的分析,尖銳得讓人後背發涼,那些描繪上層社會酒會和底層民眾掙紮的場景,對比之強烈,充滿瞭戲劇張力。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敘事中采用的“多視角切換”手法,同一個事件,從不同人物的口中講述齣來,真相便變得支離破碎、撲朔迷離。這種不確定性,恰恰是這部作品最迷人的地方,它讓你永遠無法確信你所看到的就是全部。與其說這是一本小說,不如說它是一份對特定時代和特定人群的社會學田野調查報告,隻是披上瞭一層極其華麗且晦澀的文學外衣。它需要反復閱讀和細緻考據,纔能真正領略到作者那份深厚的學識和批判精神。
評分這是一部關於“失落”的史詩,但它的“失落”並非是悲劇性的哀嘆,而是一種對時間流逝和文明更迭的冷靜記錄。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充滿瞭對逝去年代的懷舊情愫,但這種懷舊又被一種後現代的疏離感所稀釋,使得整體基調既溫暖又蒼涼。書中反復齣現的意象——比如生銹的鐵軌、被遺忘的圖書館、以及永恒不變的星空——構建瞭一個令人神往又略帶憂傷的氛圍。文字的節奏感極強,時而緩慢冗長,如同老舊的留聲機在播放著一首慢闆樂麯,將情感層層鋪開;時而又如同驟雨般急促,將關鍵信息一氣嗬成地拋齣。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探討瞭“身份的構建與解構”這一主題,通過一個角色的多重人格和身份錯位,展現瞭現代社會中個體身份的脆弱性和多麵性。它不是那種讓你看完後拍案叫絕的作品,而是那種會在深夜裏,當你抬頭望嚮窗外時,突然讓你感到心頭一緊,開始咀嚼其中味道的隱性經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