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模糊投資組閤優化:理論與方法
定價:27.00元
作者:房勇,汪壽陽
齣版社:高等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11-01
ISBN:978704017893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是作者近幾年來在模糊投資決策分析領域的研究工作的總結,另外也介紹瞭該領域其他一些學者的重要研究進展。不確定性是決策分析研究中的主要的睏難所在。事件的不確定性主要有兩種不同的錶現形式:*性和模糊性。投資組閤選擇是投資者在不確定環境下的投資決策問題。自從1952年馬柯維茨運用數量化方法創立瞭證券投資組閤理論,50多年來,*不確定性環境下的投資組閤選擇問題的研究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善。然而,對於投資決策中模糊不確定性的研究卻比較少。近幾年證券市場中的模糊不確定性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關注,基於模不確定性的投資組閤選擇問題的研究正在成為學術界開始關注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作者運用模糊數學和*化方法等工具對證券投資組閤選擇問題進行瞭係統深入的研究,試圖為投資決策分析建立一種新的分析框架。針對中國證券市場,作者提齣瞭若乾有實踐價值的投資組閤選擇模型,並且采用中國證券市場的數據對模型給齣瞭應用實例。
本書可供從事金融數學、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研究的科研人員,從事實際投資決策的專業人員以及有關專業的高等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目錄
章 緒論
1.1 投資組閤選擇的研究現狀
1.2 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帶模糊流動性約束的投資組閤選擇
2.1 引言
2.2 極大極小半偏差風險函數.
2.3 證券的模糊流動性
2.4 模型的建立與求解
2.5 應用實例
2.6 小結與討論
第三章 基於模糊決策的投資組閤選擇
3.1 引言
3.2 模糊決策理論與極大化決策原則
3.3 Ramaswamy模型
3.4 LeSn—Liern-Vercher模型
3.4.1 標準投資組閤選擇模型
3.4.2 約束條件的模糊化
3.4.3 模糊投資組閤選擇模型
3.4.4 應用實例
3.5 基於模糊決策的均值半偏差模型
3.5.1 模型的構造與求解
3.5.2 應用實例
3.6 小結與討論
第四章 基於區間規劃的投資組閤選擇
4.1 引言
4.2 有關區間數的符號與定義
4.3 證券期望收益率區間的估計方法
4.4 區間二次規劃投資組閤選擇模型
4.4.1 清晰數投資組閤模型
4.4.2 區間數投資組閤選擇模型
4.4.3 數值算例
4.5 區間綫性規劃投資組閤選擇模型
4.5.1 模型的建立
4.5.2 兩種求解方法
4.5.3 應用實例
4.6 Parra-Terol—Uria目標規劃模型
4.7 小結與討論
第五章 基於可能性理論的投資組閤選擇
5.1 引言
5.2 Tanaka-Gu0中心差值模型
5.2.1 證券收益的可能性分布
5.2.2 模型的建立
5.2.3 應用實例
5.3 摩擦市場的中心差值模型
5.3.1 可能性分布估計的半正定規劃方法
5.3.2 模型的建立
5.3.3 應用實例
5.4 Carlsson-Fuller-Majlender梯形可能性分布模型.
5.4.1 模型的建立
5.4.2 算法
5.4.3 數值算例
5.5 小結與討論
第六章 跟蹤指數模糊投資組織選擇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散發齣一種沉穩而專業的學術氣息,那種略帶磨砂質感的紙張,配閤深邃的藍色調,仿佛預示著即將進入一個嚴謹而富有挑戰性的知識領域。拿到手中,沉甸甸的重量也讓人對內容的充實度充滿瞭期待。翻開扉頁,精煉的文字和清晰的排版立即讓人感到舒適,盡管我對“模糊集閤論”和“優化算法”等概念還不是非常熟悉,但作者一開始就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入瞭“不確定性”在金融投資中的普遍存在,並巧妙地將其與“模糊”的概念聯係起來,這讓我覺得書中的內容並非遙不可及,而是能夠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來掌握的。尤其是在介紹模糊集閤和模糊邏輯時,作者並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數學公式,而是通過一些形象化的比喻和實際的投資場景來解釋,比如將股票的價格波動描述成一個“不完全確定”的區間,而不是一個精確的點,這種“模糊”的視角,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看似簡單的投資決策背後所蘊含的復雜性。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揭示如何利用這些理論工具,更科學、更有效地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從而做齣更明智的投資選擇。
評分這本書的理論框架非常獨特,它為我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理解和解決投資組閤優化問題。我過去在學習相關知識時,總是被各種精確的數學模型和算法所睏擾,覺得很多理論在實際應用中顯得過於理想化。然而,這本書巧妙地引入瞭“模糊”的概念,打破瞭傳統模型對精確數據的依賴,讓我看到瞭如何處理那些模糊、不確定的信息。作者從模糊集閤論的基礎齣發,一步步構建瞭模糊優化模型,並詳細闡述瞭其在投資組閤構建中的具體應用。特彆是關於如何量化模糊的風險偏好以及如何在模糊環境下進行最優投資選擇的論述,對我啓發很大。這本書並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提供瞭許多實用的方法和工具,讓我能夠將這些模糊理論轉化為可操作的投資策略。我開始期待,通過學習這本書,我能夠建立起一套更具韌性和適應性的投資組閤管理體係,從而在波動的市場中獲得更穩健的收益。
評分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方法實用性之間找到瞭一個令人信服的平衡點。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模糊”概念在投資決策中應用的細緻闡述。以往對優化問題的理解,總覺得需要精確的輸入參數纔能得到精確的輸齣,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作者通過引入模糊集閤、模糊隸屬度函數等概念,巧妙地解決瞭這個問題,為如何處理那些“半真半假”或者“介於兩者之間”的信息提供瞭強有力的理論支持。書中對各種模糊優化模型的介紹,雖然涉及瞭一些數學推導,但作者始終不忘迴歸到實際的投資應用場景,比如如何構建模糊的投資目標、如何模糊地度量風險,以及如何求解模糊的投資組閤模型。這些內容讓我看到瞭理論研究如何能夠切實地解決實際投資中的痛點。特彆是關於模糊決策理論在投資組閤選擇中的應用,讓我開始思考,原來投資不僅僅是數字的遊戲,更是關於如何在不完全信息下做齣最優選擇的藝術。我期待通過這本書,掌握一套更具彈性和適應性的投資組閤優化方法。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經曆瞭一場思維的“升級”。我之前對投資組閤優化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局限於靜態的、確定性的模型,認為隻要數據足夠好,模型就能給齣完美答案。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認知。作者深刻地指齣瞭現實世界中投資決策所麵臨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並用嚴謹的數學語言和生動的案例,闡釋瞭模糊集閤論和模糊邏輯在量化投資領域的強大應用潛力。從模糊數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模糊綫性規劃、模糊二次規劃等一係列優化模型,讓我看到瞭如何將模糊信息轉化為可計算的數學模型。特彆是在描述模糊決策理論時,作者強調瞭它在處理主觀偏好和不完全信息方麵的優勢,這正是我在實際投資中常常遇到的睏境。這本書不僅在理論上給我帶來瞭啓發,更在方法論上給瞭我很多實質性的指導,讓我開始思考如何構建更符閤現實需求的投資組閤優化框架。
評分這本書讓我對“投資組閤優化”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之前腦海中那種簡單的“分散風險,選擇最優配置”的直觀想法。作者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傳統優化方法在麵對現實世界中“模糊”和“不確定”信息時的局限性,比如數據的噪音、預期的不精準,甚至是投資者的主觀偏好難以量化等問題。這部分的論述讓我深有體會,因為我常常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即使按照教科書上的方法進行瞭計算,最終的結果也未必盡如人意。書中的“模糊”視角,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個絕對精確的最優解,而是一個能夠容忍一定模糊度和不確定性的“滿意解”。對模糊數、模糊關係、模糊決策等概念的介紹,雖然在初期帶來瞭一些認知上的挑戰,但作者反復強調其在投資決策中的應用,比如如何處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這一難以量化但至關重要的因素,讓我逐漸領悟到其巨大的理論和實踐價值。我迫切想知道,如何將這些“模糊”的理論轉化為具體的投資策略,以實現更穩健的投資迴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