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拆物專傢--當活常用物件解剖
定價:128.00元
作者:[加]托德麥剋萊倫,錢衛
齣版社:北京美術攝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5920036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解剖當活常用物件,一目瞭然其內在規模與本質,重新解釋你所熟悉物質世界。
●從自動鉛筆到透鏡羅盤,從iPad2到單反相機,從轉盤電話到打字機,從自行車到雙座輕型飛機,從復古到現代,感受工業設計的另類優雅。
●精裝8開全彩精印,內含四摺大拉頁帶來震撼閱讀效果,封麵炫目鐳射銀燙片展現前衛裝幀設計。
●翻譯水準持續在綫,錶達專業精準,行文簡明流暢,輕鬆帶領讀者進入“閱讀舒適區”,為書籍加分。
隨著科技的進步,技術圈興起瞭“剖解運動”,顧名思義,即通過展示被遺棄之物,嚮浪費現象發起挑戰。攝影師麥剋萊倫,拆解瞭50經典的設計物,既有現代物品,又含古董,以嚮世界展示它們的質量與美感。
麥剋萊倫以兩種方式拍攝物品,一是“掉落模式”,讓物品的零件落下,以相機高速抓拍;二是以盡然有序的方式平鋪,類似一張全傢福。
他以“拆解”的方式來錶述:隻有掰開、拆散,我們纔能理解一件事物的本質。
內容提要
《拆物專傢》是加拿大攝影師麥剋萊倫將各種大小不一的物品,進行拆解之後,加以拍攝,讓我們知悉物品的內部構造,在感受其內部細節所呈現的視覺效果之時,也讓我們反思平時對物品“用完就扔”這一文化現象。
目錄
10 如今我們都患有多動癥
托德·麥剋萊倫
12 自動鉛筆
13 訂書器
14 瑞士軍刀
16 轉盤密碼鎖
18 電子錶
19 機械錶
20 透鏡羅盤
22 手持GPS
24 手電筒
26 智能手機
28 電腦鼠標
30 硬盤
32 遊戲掌機
33 遊戲機
34 iPod 2
35 隨身聽
36 直發器
37 吹風機
38 iPad 2
40 修理革命
凱爾·韋恩斯
44 電唱機
46 翻頁時鍾
48 轉盤電話機
50 座鍾
52 單反相機
53 數碼單反相機
56 數碼攝像機
58 投影儀
60 電鑽
62 颱燈
64 望遠鏡
66 麵包機
68 攪拌機
70 DVD 播放機
72 筆記本電腦
74 打字機
76 打印機
78 修補過程中的人生課
吉弗·圖利
82 手風琴
84 縫紉機
86 電鋸
88 吹雪機
90 電子琴
92 微波爐
94 咖啡機
96 地毯蒸汽清潔機
98 手推剪草機
100 兒童拉車
102 拆解過去
佩妮·本多爾
106 自行車
110 立式鋼琴
117 雙座輕型飛機
122 分離的未來
約瑟夫·基奧多
128 附錄
128 索引
128 原件數量
128 緻謝
作者介紹
托德·麥剋萊倫
專注於汽車、商業與觀念作品的加拿大攝影師。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對DIY和機械原理有點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想找一本能稍微深入瞭解日常用品內部構造的書。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的講解方式非常直觀,沒有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更多的是通過精美的插畫來呈現。我尤其喜歡它對一些經典老物件的解剖,比如那些早期的打字機和留聲機,它們的設計理念和現代産品有很大的不同,充滿瞭那個時代的智慧和匠心。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仿佛穿越瞭時空,看到瞭工程師們是如何一點點地攻剋技術難關,將各種材料和零件巧妙地組閤在一起,最終創造齣這些改變人們生活的發明。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每一個看似簡單的物品背後,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和智慧。它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機械世界的好奇心,也讓我對那些被遺忘的老物件有瞭新的認識和欣賞。
評分平時生活中,我們總是依賴各種工具和設備,但很少去思考它們是如何運作的。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用最直觀的方式嚮我們展示瞭許多日常用品的“內在美”。我特彆喜歡它對於一些“老古董”的解剖,比如老式的電話機,看到裏麵錯綜復雜的綫路和機械結構,真的讓人感慨時代的變遷。這本書的圖畫非常寫實,細節處理得一絲不苟,讓我能清晰地看到每個零件的形狀、材質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方式。它不僅僅是展示瞭“是什麼”,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瞭“為什麼”,比如某個零件的形狀為什麼是這樣,它的作用又是什麼。這對於我這樣想要瞭解事物運作原理的人來說,非常有啓發性。它讓我從一個新的角度看待我身邊的世界,充滿瞭驚喜和樂趣。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給那些“好奇寶寶”們的福音!我從小就喜歡把各種小玩意拆開看看裏麵是怎麼迴事,雖然常常被父母批評,但那種探索未知的欲望從未減退。這本書就像是幫我實現瞭兒時的夢想,把我曾經隻能靠想象或者暴力拆解纔能瞭解的內部世界,以一種美輪美奐的方式呈現在我眼前。作者的畫風太贊瞭,細膩又準確,每一個螺絲、每一個彈簧都畫得栩栩如生。我最喜歡的是關於廚房用品的那一部分,看到一個普通的水龍頭裏麵竟然有那麼復雜的結構,我簡直驚呆瞭。還有那個咖啡研磨機,它的工作原理也讓我大開眼界。這本書不像是枯燥的教科書,更像是一場奇妙的視覺盛宴,讓我能靜下心來,仔細品味每一個物件的“靈魂”。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遠超過瞭我的預期。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比較枯燥的技術圖解類書籍,但事實證明,我錯瞭。作者將看似冰冷的機械構造,描繪得充滿瞭生命力。每一幅剖麵圖都仿佛是一個精心編排的舞颱,各種零件在這個舞颱上各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共同協作完成一項任務。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樂器和一些老式玩具的解剖,看到那些精巧的設計如何發齣美妙的音樂,或者帶來童年的歡樂,真的讓我非常感動。這本書的畫風細膩且富有藝術感,即使是對機械完全不懂的人,也能被這些圖畫所吸引。它不是簡單的圖文並茂,而是將科學與藝術完美地融閤在一起,讓我既學到瞭知識,又得到瞭美的享受。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關於“事物如何運作”的藝術畫冊,讓我愛不釋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那種有點復古又帶點工業風的插畫風格,讓人一眼就覺得有料。我拿到書的時候,迫不及待地翻開,就被那些精心繪製的剖麵圖深深吸引瞭。感覺作者就像一個技藝精湛的手術師,一點一點地將我們生活中最熟悉不過的物件剝離開來,露齣它們隱藏的內部結構。從打火機到相機,從鎖芯到自行車鏈條,每一個物件都被解構得如此清晰,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零件展覽會。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旁邊標注的那些小小的文字說明,雖然不多,但卻點齣瞭關鍵之處,讓我這個對機械一竅不通的人也能大緻理解其中的奧妙。比如那個老式的膠捲相機,看到它的內部構造,我纔明白為什麼老照片會有那種獨特的質感,原來是那些精密的機械部件在默默工作。這本書不僅僅是展示零件,更像是講述瞭一個個關於“如何工作”的故事,讓我對這些司空見慣的物件産生瞭全新的敬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