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研究
定價:32.00元
作者:樊炳有
齣版社:蘇州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67220157
字數:
頁碼:15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樊炳有教授的《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研究》作為一種開創性研究,較好地闡述瞭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內涵與價值,並且從時間、要素、層次三個維度構建瞭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框架結構,以及從記憶的來源、載體、途徑等構建瞭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基本框架體係。該研究通過體育文化記憶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分析,提齣瞭通過城市體育文化記憶促進城市形象、城市環境和文化産品發展的思路。其在以上海為對象進行的城市體育文化記憶考察過程中,獲得大量一手資料和城市體育文化遺産保護信息,為上海城市體育文化記憶工程奠定瞭良好的基礎,受到瞭官方人士的好評。該研究為城市體育文化記憶工程製定的規劃構想給部門建設城市體育文化記憶工程提供瞭有益的參考。
目錄
序言
自序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2 相關研究綜述
1.2.1 國外相關研究及實踐
1.2.2 相關研究及實踐
1.3 問題提齣
1.4 研究目的、意義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義
1.5 研究對象、視角與方法
1.5.1 研究對象
1.5.2 研究視角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框架、內容
1.6.1 研究思路框架
1.6.2 研究內容
2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內涵及價值闡釋
2.1 相關的概念及特徵辨析
2.1.1 集體記憶
2.1.2 社會記憶
2.1.3 集體記憶與文化記憶的特徵揭示
2.1.4 文化記憶在媒介發展的階段變化
2.1.5 功能記憶與儲存記憶的區分
2.2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內涵、特徵及功能
2.2.1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內涵
2.2.2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特徵
2.2.3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功能
2.3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價值
2.3.1 文化價值:曆史的、藝術的、科學的綜閤展示
2.3.2 經濟價值:文化作為發展資源
2.3.3 社會價值:價值觀念的共生與融閤
2.4 小結
3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框架
3.1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框架結構
3.1.1 時間結構:過去一現在一未來
3.1.2 要素結構:人一事一物
3.1.3 層次結構:主體一載體一客體
3.2 記憶來源:城市體育文化
3.2.1 文化釋義:理解城市體育文化的起點
3.2.2 城市體育文化的要素與結構
3.2.3 城市體育文化內涵厘定
3.3 記憶要素:“人、事、物”類彆及標準
3.3.1 記憶要素構成要件
3.3.2 城市記憶要素觀點集納與歸類分析
3.3.3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要素的確立
3.4 記憶載體
3.4.1 載體類彆
3.4.2 載體特性
3.5 記憶途徑:獲取城市體育文化記憶信息的渠道及方式
3.5.1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信息資源的含義
……
4 體育文化記憶資源展示及其對城市的影響
5 上海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現狀考察分析
6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工程規劃構想
7 結論與展望
附錄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科研經曆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樊炳有,博士,教授,研究方嚮為體育人文社會學,主要從事學校體育、體育公共服務、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等研究。曾主持國傢社科項目、教育部人文課題、國傢體育總局課題、省社科規劃項目、上海市大文科新人培育項目等多項;齣版專著、參編教材等多部,獲得省級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等奬項,公開發錶論文50餘篇。
文摘
序言
序言
自序
1 導論
1.1 研究背景
1.2 相關研究綜述
1.2.1 國外相關研究及實踐
1.2.2 相關研究及實踐
1.3 問題提齣
1.4 研究目的、意義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義
1.5 研究對象、視角與方法
1.5.1 研究對象
1.5.2 研究視角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框架、內容
1.6.1 研究思路框架
1.6.2 研究內容
2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內涵及價值闡釋
2.1 相關的概念及特徵辨析
2.1.1 集體記憶
2.1.2 社會記憶
2.1.3 集體記憶與文化記憶的特徵揭示
2.1.4 文化記憶在媒介發展的階段變化
2.1.5 功能記憶與儲存記憶的區分
2.2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內涵、特徵及功能
2.2.1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內涵
2.2.2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特徵
2.2.3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功能
2.3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價值
2.3.1 文化價值:曆史的、藝術的、科學的綜閤展示
2.3.2 經濟價值:文化作為發展資源
2.3.3 社會價值:價值觀念的共生與融閤
2.4 小結
3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框架
3.1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的框架結構
3.1.1 時間結構:過去一現在一未來
3.1.2 要素結構:人一事一物
3.1.3 層次結構:主體一載體一客體
3.2 記憶來源:城市體育文化
3.2.1 文化釋義:理解城市體育文化的起點
3.2.2 城市體育文化的要素與結構
3.2.3 城市體育文化內涵厘定
3.3 記憶要素:“人、事、物”類彆及標準
3.3.1 記憶要素構成要件
3.3.2 城市記憶要素觀點集納與歸類分析
3.3.3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要素的確立
3.4 記憶載體
3.4.1 載體類彆
3.4.2 載體特性
3.5 記憶途徑:獲取城市體育文化記憶信息的渠道及方式
3.5.1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信息資源的含義
……
4 體育文化記憶資源展示及其對城市的影響
5 上海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現狀考察分析
6 城市體育文化記憶工程規劃構想
7 結論與展望
附錄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科研經曆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這本書的作者,樊炳有,名字給我一種循循善誘的感覺,仿佛他是一位充滿智慧的長者,準備將自己對城市體育文化的心得娓娓道來。雖然我對這位學者並不熟悉,但我從書名和齣版社的信息來看,這本書很可能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論述。我更期待的是,它能夠以一種更加生動、更有畫麵感的方式,帶領我們走進城市的體育世界。比如說,作者會不會在書中穿插一些珍貴的曆史照片?那些黑白照片中的運動員,他們的眼神,他們的動作,是不是都訴說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又或者,作者會不會引用一些當時的新聞報道、文學作品,來描繪齣那個年代的體育氛圍?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體育活動如何與當時的社會思潮、生活方式相互影響,又如何反過來塑造著城市的麵貌。我腦海中已經浮現齣一種畫麵:在某個安靜的午後,手捧著這本書,品一杯香茗,隨著作者的文字,穿越時光,親臨那些久遠的體育現場,感受那份熱血與激情。
評分讀這本書,我總會不自覺地聯想到一些我個人與體育相關的零星記憶。比如,在我小時候,傢門口有一個小小的籃球場,每天傍晚都會聚集很多的大人和小孩,一起打球,那種熱鬧的氛圍至今還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裏。這本書會不會也提到類似這樣貼近生活的、屬於普通市民的體育場景呢?我非常希望它能捕捉到那些屬於“我”們時代的體育記憶,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宏大敘事的層麵。很多時候,一座城市的文化,恰恰就體現在這些細枝末節之中。那些街頭巷尾的運動愛好者,那些在業餘時間組織起來的球隊,那些在學校操場上揮灑汗水的年輕人,他們纔是城市體育文化最鮮活的組成部分。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這本書,讓我們看到體育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到體育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這本書的齣版,對於那些想要瞭解一座城市“活著的曆史”的人來說,無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切入點。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我,那種復古的色調和城市剪影的運用,一下子就把人拉迴到那個年代。我尤其喜歡封麵上那個模糊卻又充滿故事感的運動員的形象,感覺他身上承載著無數的汗水和榮耀。拿到書後,書的紙張觸感也很好,厚實且帶有一點點紋理,翻閱的時候沒有那種廉價的漂浮感,讓人覺得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著作。盡管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觸碰這本書,就已經能感受到它背後所蘊含的厚重曆史和文化底蘊。我一直在尋找一些能夠喚起城市集體記憶的讀物,特彆是那些關於體育的記憶,因為我知道體育不僅僅是競技,更是城市精神的載體,是人們情感的寄托。這本書的書名《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研究》恰恰擊中瞭我的興趣點,讓我充滿瞭期待。我腦海中已經開始勾勒齣那些老照片、老故事,那些曾經輝煌的球隊、令人難忘的比賽,還有那些在街頭巷尾流傳的關於體育的傳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我拼湊齣那些零散的記憶碎片,構建齣一個更完整、更生動的城市體育文化圖景,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我所居住的這座城市,它的過去,它的現在,以及它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嚮。
評分這本《城市體育文化記憶研究》給我帶來瞭一種非常新穎的閱讀體驗。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那種極其嚴謹的學術態度所摺服。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通過大量的史料搜集和細緻的分析,試圖挖掘齣城市體育文化背後更深層次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因素。我尤其對其中關於體育場館變遷的部分感到好奇。我知道很多城市的老體育場館都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它們的興衰往往也反映瞭城市的發展軌跡。作者是如何將這些具體的物質空間與抽象的文化記憶聯係起來的呢?他有沒有引用一些口述史料,讓那些曾經親曆過這些輝煌時刻的老一輩人,能夠通過文字再次“發聲”?我非常期待看到他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探討,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獨特的見解。同時,這本書的引文和參考文獻部分也做得非常紮實,這讓我相信作者的研究是有根基的,而不是憑空想象。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對於一本學術性較強的書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付齣的心血,也更能建立起對內容的信任感。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在研究體育,更是在研究“人”和“城市”。體育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必然與城市的曆史、經濟、政治、社會結構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處理這些復雜的關係的。比如,在某些特定的曆史時期,體育是否成為瞭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工具?或者,當城市麵臨經濟轉型時,體育産業又扮演瞭怎樣的角色?這些宏觀的視角,我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得到體現。同時,我也關注這本書對於“記憶”的探討。記憶本身就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流動的存在,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也會受到個人經曆的影響。作者是如何去“研究”和“重構”這些零散、甚至可能存在偏差的城市體育記憶的?是通過采訪、檔案分析,還是其他更具創造性的方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方法論上的啓示,讓我們看到如何以更深刻、更全麵的方式去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傳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