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遠鄉的手,以及手作》
定價:59.00元
作者:三榖龍二
齣版社:湖南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3568023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無
內容提要
繼《木之匙》《日日器物帖》後,日本木藝大師三榖龍二帶來散文集《遠鄉的手,以及手作》。
沿著成長的足跡,三榖龍二重訪福井、京都和鬆本,與生活在三座城市裏的手藝人、工坊主傾心交談。
這是一次對往日人生的迴望,也是對日本手工藝的曆史、今生和未來的叩問。
福井是手作之鄉,我榖盆、越前漆、岩佐黑闆、山元眼鏡商會……福井手藝人為日本貢獻瞭彆具特色的手作工藝。
京都是傳承之都,木工黑田辰鞦、瓷土藝術傢娓奈奈子、紙藝傢井上由季子……在日本,沒有任何地方比京都更重視匠人精神的傳承。
鬆本是工藝新城,鬆本工藝祭、瀨戶內生活工藝祭,手藝人與使用者在這座城市聚集交流,工藝與生活的交匯在這裏重新開始。
帶著一雙記憶之眼與現實之眼,三榖龍二與手作的美、生活的美真誠相會。
目錄
福井
去福井 旅行開始
我榖盆
手作之鄉八軒町
雨鎮
眼鏡
鑒賞力 製作力
京都
黑田辰鞦的工作間
圓柱形茶筒
中量生産的工坊
甜品與活版印刷
新河
手與心的關係
瓷土工作
鬆本
從京都到鬆本
登上小山丘
市內的水井
一個人的時間
鼕夜的快樂
露天溫泉與書
時光重疊的城市
鬆本工藝祭
生活 手作
手中的小小漩渦
拒絕束縛
後記
作者介紹
三榖龍二
木藝師,畫傢,裝幀設計師,日本設計委員會成員,“生活工藝”的倡導者和領軍人物。
他是當代木質器物的開拓者,在日本年輕人中引發瞭使用“好用不貴的木質小物”的風潮。
除瞭各種平麵和立體的作品以外,三榖龍二也參與瞭伊阪幸太郎的《哦!爸爸們》《重力小醜》和本哈德施林剋的《朗讀者》等書籍封麵的製作。籌備並持續參與日本*的工藝博覽會“鬆本工藝祭”,後又發起“工藝的五月”“瀨戶內生活工藝祭”等活動。
著有《日日器物帖》《木之匙》《三榖龍二的木器》等。
譯者小米呆
七十年代初生於湖北,學生生涯在東北,畢業於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語言文化專業。現旅居日本。
譯作有《做衣服》(山本耀司著)、《好物100》(鬆浦彌太郎 、伊藤正子著)、《深夜食堂 嚴選之味》(飯島奈美、安倍夜郎著)等。
文摘
序言
無
坦白說,我並不是一個專業的工匠,甚至在動手能力方麵有些笨拙,但這本書對我産生的啓發卻是巨大的。它沒有用復雜的專業術語嚇退我,反而激發瞭我內心深處那種想要創造、想要留下點什麼的原始衝動。我開始嘗試用更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的小物件,哪怕隻是簡單地修補一個損壞的杯子,或是為禮物做一些額外的包裝裝飾。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打開瞭一扇窗戶,讓我看到瞭“創造力”並非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滋養心靈的力量。它更像是一種生活哲學,提醒著我們,真正的價值往往隱藏在那些需要我們付齣時間和耐心的實踐之中,而不是那些唾手可得的便捷。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種對生活本真的迴歸。那些描述的手作過程,不僅僅是步驟的羅列,更像是作者對時間、對材料、對自身心境的深刻反思。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非常接地氣地展現瞭一種將日常瑣事轉化為藝術的可能。我常常在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太快瞭,快到忘記瞭手中可以創造齣什麼。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那些被我們忽略的“慢”的價值。每一次翻頁,都像是一次心靈的洗滌,讓人感到平靜和充實,那種被現代生活高速運轉所帶來的焦慮感,似乎都在這些字裏行間找到瞭暫時的休憩之所。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實在太引人注目瞭,那種帶著歲月的痕跡和手工的溫度感,一下子就能抓住我的眼球。我拿到書的時候,那種沉甸甸的質感,讓我感覺這不是一本普通的印刷品,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器物。從這本書的裝幀細節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那種專注和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這種對“物”的尊重,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知道這絕不僅僅是一堆文字的堆砌,而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充滿匠人精神的對話。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去探索那些隱藏在紙張背後的故事和技藝。它散發齣的那種獨特的氣質,讓它在眾多書籍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仿佛自帶一種光環,讓人忍不住想去靠近和瞭解。
評分這本書引發瞭我對“距離”和“連接”這兩個概念的重新思考。書名中提到的“遠鄉”,本身就帶有一種漂泊感和對故土的眷戀,而“手作”則是最直接、最堅實的連接方式。這種對比非常耐人尋味。它讓我意識到,無論我們身處何方,我們總能通過某種有形的方式,與我們關心的人或事建立起一種持久的聯係。這種聯係不是冰冷的數據交換,而是充滿溫度和時間的沉澱。每一次觸摸、每一次打磨,都是一種無聲的宣言,錶達著創作者的情感和對世界的態度。它讓我開始珍視手中正在做著的每一件小事,因為它們都可能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評分作者的敘事風格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像是老友間的娓娓道來,親切卻不失深度。他的文字像極瞭他手下的作品,結構清晰,綫條流暢,每一個段落的起承轉閤都處理得恰到好處,讓人讀起來毫不費力,但迴味起來卻又餘味悠長。我尤其欣賞那種在描述製作細節時,所流露齣的那種剋製而又飽含情感的筆觸。他似乎懂得如何用最樸實的語言,勾勒齣最動人的畫麵感,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材料的紋理和溫度。這種文字的“手感”,是很多現代書籍所缺乏的,它構建瞭一個既具體又富有詩意的精神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