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学生实用古汉语词典-第6版 | 出版社: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5-01 |
| 作者:冯蒸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58.00 | 页数: | 印次: 6 |
| ISBN号:9787811151275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6 |
本词典共收古汉语常用单字5000余个,古汉语常用词约1万条,是一部介于 中型和小型之间的古汉语工具书,适合广大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研习古代汉 语之用,也适合一般的古代汉语爱好者使用。 本词典字且按音序排列,并附有汉语拼音索引和部首检字表。 本词典对每个字目均用现代汉语加以解释,不只一个义项的,分别用①②……等序号加以区分。基本意思相同而只是用法或指称上略有差异的语境义,一般不分立义项。 为了便于准确理解各词的含义及用法,分别标注词性,这也是本词典的特色之一。为节省篇幅,标注词性一律用简称,如名词一(名),形容词一(形)等。 例证典型、主要选自语文课本、历代文史名篇及历年高考试题。 疑难字、词加注拼音,并予以简明释义。
冯蒸,北京市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汉语音韵学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冯蒸教授自幼即酷爱音韵学,“文革”前曾私淑**音韵学家陆志韦和王静如教授,尤其是师从王静如先生的时间尤长。1978年1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又受到**学者邵荣芬、王显教授的指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风格。1989年12月获杭州大学博士学位。目前已发表了70余篇音韵学论文和多部专书。
序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正文 附录:我国历代纪元表
说实话,我对古汉语词典的印象往往是晦涩难懂,充满了各种繁复的注释和冗长的引文,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学生实用古汉语词典-第6版》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极大地优化了阅读体验。我注意到它的字体选择和排版设计都非常考究,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一些常见但容易混淆的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现象的处理方式。例如,对于一些在古代常被误用的词汇,它会特别标注出“今义与古义有别”,并给出明确的辨析,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我感觉编写者非常理解我们这些非专业学习者的需求,他们不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而是在搭建一座通往古代文学的桥梁,让我们能平稳、自信地跨越过去。这本词典的实用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更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良师益友。
评分这本《学生实用古汉语词典-第6版》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尤其是在我准备古诗文鉴赏课程的时候。之前翻阅那些厚厚的古籍,遇到生僻字词就得停下来查阅,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这本书的编排非常人性化,索引做得清晰明了,想找的词汇一下子就能定位到。我特别欣赏它对例句的选取,不仅是简单的解释,还附带了具体的出处和上下文,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比如,对“微”这个字的解释,它就分了好几个层面,从“细小”到“隐晦”,再到“治理”,每个义项后面都有精炼的例句支撑,这比单纯的字典解释要丰富得多。对于一个正在努力提升古文阅读能力的学生来说,这种详尽而不失简洁的释义,简直是学习利器。我已经把它放在书桌最顺手的位置了,随时需要都能立刻翻阅,大大提升了我的学习体验。
评分我是在整理一篇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散文的毕业论文时开始使用这本词典的。那段时期的用词风格比较飘逸,很多地方的词语含义和后世相去甚远,查阅起来非常头疼。我用了好几本不同的工具书,但最终还是觉得这本《学生实用古汉语词典-第6版》的“精准度”最高。它的收词量在“学生”级别的词典中算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对于那些在特定历史时期才出现的专有名词或当时的俗语,它也有收录和解释,这一点非常难得。记得有一次我被一个“遽”字卡住了,不同的工具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侧重,而这本词典结合了当时的书面语习惯,给出了最贴切的解释,让我顺利地理解了那段文字的深层意境。可以说,它在保证了基础覆盖面的同时,还兼顾了进阶学习者的深度需求,实属难得的精品。
评分自从上了大学,接触到更多文言文和古籍的阅读任务后,我的书架上就少不了一本趁手的工具书。这本《学生实用古汉语词典-第6版》是我最近购入的新版,与旧版相比,进步非常明显。我发现新版在一些文化常识性的解释上做了补充,比如对一些古代官职、礼仪用词的解释,不再是冷冰冰的定义,而是会简要介绍其在当时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这对于理解文章的背景大有裨益。另外,编者对一些多音字的处理也十分细致,标注了在古汉语中的读音和对应的释义,避免了现代汉语发音带来的理解偏差。我特别喜欢它在一些成语典故的解释中,会附带一个精炼的典故来源摘要,既能解释词义,又能普及文化背景,一举两得。这本书的更新迭代确实体现了学术界对教学反馈的重视。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经常阅读一些古代的笔记小说和地方志。对于这类非主流、非正统教材范围内的文本,很多标准字典反而查不到或者解释得不够到位。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这本《学生实用古汉语词典-第6版》,结果收获颇丰。它似乎在力求收录更广泛的“实用”古汉语词汇,而不仅仅局限于高中课本的范围。例如,我对一些古代的计量单位和日常用品名称的查找,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非常满意的解答。编者在处理这些实用性词汇时,不仅给出了解释,还常常注明其演变,这让我能更好地将古人的生活场景“复原”在脑海中。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携带方便,但内容深度却让人感到惊喜,它成功地在“实用”和“精深”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非常适合经常与古籍打交道的非专业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