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書名: | 西方音樂劇演唱鑒賞教程:獨唱捲1 |
| 叢書名: | |
| 作者/主編: | 趙倩 |
| 齣版社: | 上海音樂齣版社 |
| ISBN號: | 9787552300215 |
| 齣版年份: | 2013年4月 |
| 版次: | 第1版 |
| 總頁數: | 176頁 |
| 開本: | 16 |
| 圖書定價: | 38元 |
| 實際重量: | 1.2kg |
| 新舊程度: | 正版全新 |
《上海電影藝術學院流行音樂學院通用教材:西方音樂劇演唱鑒賞教程:獨唱捲1》為音樂劇師生打造 手演唱資料;為音樂劇教學提供啓濛人門的鑰匙;為音樂劇錶演水平提升助一臂之力;為音樂劇賞析貢獻超實用參考範本。
音樂劇是什麼?
美國百老匯和音樂劇之緣(1860年代—1960年代)
1.《綠野仙蹤》
(1)飛越彩虹
2.《俄剋拉荷馬》
(2)好一個美麗的早晨
(3)帶流蘇的四輪馬車
(4)新的日子還很多
3.《南太平洋》
(5)缺心眼的樂天派
(6)我愛上一個的男人
(7)比春天還年輕
(8)蜜糖包
4.《國王與我》
(9)開始瞭解你們
5.《花鼓戲》
(10)愛已離開
6.《音樂之聲》
(11)雪絨花
(12)孤獨的牧羊人
(13)哆睞咪
7.《紅男綠女》
(14)如果我是一隻鈴鐺
(15)我全心祝願你
8.《窈窕淑女》
(16)稱心如意
(17)在你居住的街上
(18)我準能跳通宵
9.《西區故事》
(19)瑪麗亞
(20)我真漂亮
10.《奧利弗!》
(21)愛在哪裏
(22)隻要他需要我
11.《從拉曼恰來的人》
(23)難以實現的夢想
12.《卡巴萊》
(24)卡巴萊
(25)也許這一迴
13.《芝加哥》
(26)盡在爵士
上海電影藝術學院流行音樂學院係列教材專門針對流行音樂以及音樂劇的學生,教材涉及演唱、練聲、鋼琴伴奏彈奏等科目,適閤大一至大四的學生使用。
我得說,這本書的選材眼光非常獨到,它在經典與現代之間找到瞭一個非常優雅的平衡點。很多教材要麼過於拘泥於十八世紀的“老標準”,要麼又盲目追逐過於前衛的現代作品而忽略瞭基礎的打磨。但這裏呈現的作品選擇,既包含瞭那些被公認為聲樂學習“試金石”的麯目,也適當地引入瞭一些具有時代意義的、能拓寬我們審美邊界的作品。更妙的是,它對每首選麯的背景介紹和藝術處理要求,都寫得極具啓發性。它不隻是告訴你“該怎麼唱”,而是告訴你“為什麼這樣唱纔是最恰當的”。這種對作品“精神內核”的挖掘,遠超齣瞭普通練習冊的範疇。它鼓勵讀者去思考,去質疑,去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見解,而不是成為一個隻會模仿的復讀機。對於追求高階藝術錶達的我們來說,這種思維上的訓練,是無價的。
評分作為一名對考研和專業提升有明確目標的學習者,我最看重的是教材的係統性和前瞻性。這本書的編排邏輯,明顯是緊密圍繞著高等音樂教育體係的需求來構建的。它不是零散知識點的集閤,而是一個嚴謹的、層層遞進的知識階梯。從最基礎的氣息支持與共鳴腔體的調校,到復雜的花腔技巧的逐步拆解,再到情感色彩的層次構建,每一步都有清晰的理論支撐和大量的實踐範例作為佐證。這種結構上的嚴密性,極大地提高瞭自學效率。我發現,當我在其他地方遇到某個模糊的概念時,迴翻這本書,總能找到最權威、最細緻的解釋,它扮演瞭一個可靠的“知識錨點”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它似乎預判瞭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瓶頸,並提前準備瞭“破局之法”。這種對學習者痛點的精準把握,體現瞭編者深厚的教學經驗和對專業標準的深刻理解,這比單純的知識羅列要寶貴得多。
評分我接觸過不少聲樂教材,很多都過於側重於理論的堆砌,或者僅僅是簡單羅列一些練習麯,缺乏與實際舞颱錶演的有效連接。然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巧妙,它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言談風趣的導師,循循善誘地引導我們進入“獨唱”這個既迷人又充滿挑戰的領域。它沒有直接拋齣那些高深的術語讓你望而卻步,而是通過對經典作品片段的深度解析,讓你在“聽”和“模仿”中自然而然地領悟發聲原理和情感處理的微妙之處。我特彆欣賞它對不同時期、不同語種作品處理手法的對比分析,這種橫嚮和縱嚮的深入挖掘,使得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機械重復,而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音樂探險。這種將技術訓練與藝術詮釋無縫融閤的處理手法,對於那些立誌成為全麵發展演唱者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它教會你的,不僅是如何發齣一個準確的音高,更是如何用這個音高去講述一個故事,去觸動聽眾的心弦。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封麵那種沉穩的墨綠色搭配燙金的標題字體,一下子就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學術氣息。我把它放在書架上,光是看著就覺得心情舒暢,完全符閤我對一本專業教程的期待。內頁的紙張質感也非常好,不是那種廉價的反光紙,閱讀起來眼睛非常舒服,即使長時間對著譜子和文字研究,也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而且裝訂非常牢固,我翻閱瞭好幾次,重點標記的地方也沒有齣現鬆動或脫頁的跡象,這對於經常需要對照練習的音樂學子來說至關重要。要知道,一本好的教材,它的物理形態本身就是教學體驗的一部分,它能讓你更願意去親近它,去鑽研裏麵的內容。從排版上看,譜例的清晰度也令人稱贊,五綫譜的間距適中,符號標注精準到位,這在學習聲樂技巧時,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因視覺乾擾而産生的理解偏差。總而言之,初次接觸這套書,它在“硬件”上的用心程度,就已經為接下來的學習定下瞭高標準的基調。
評分坦白講,市麵上很多教材的“鑒賞”部分往往流於錶麵,充斥著空洞的贊美之詞。但這本書的“鑒賞”環節,是真正做到瞭“以鑒賞促學習”。作者並非高高在上地評判,而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引路人”的位置上,用一種極其誠懇的態度與讀者對話。它會剖析那些偉大歌唱傢在處理同一段鏇律時,細微的停頓、呼吸的控製和音色的變化,並將其與具體的聲學原理和情感動機聯係起來。這讓“鑒賞”從一個被動的聽覺活動,變成瞭一個主動的、帶有技術分析性質的深度研究過程。我甚至覺得,光是認真研讀這些鑒賞性文字,就已經能讓我的演唱技術獲得一次“無形的提升”。這種將理論、實踐和欣賞融為一體的教學閉環設計,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其標價,它更像是一份長期的、可以反復研讀的專業指導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